黄五洋
(湖北省石首市第一中学 434400)
在指导高三备考复习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对某些知识心里明白却写不到位、不规范或者词不达意。例如,表述农杆菌在农杆菌转化法中的作用,有学生表达为将基因弄到植物细胞中去,或者带领基因侵入到植物中;回答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行为特点,有的学生表达为每一对同源染色体躺(睡、横)在了赤道板;解释为什么100℃时产生氧气的速率明显降低,一些学生的答案是高温杀死了酶。显然,不规范的表达反映了语言表达训练欠缺。高三复习备考如何提升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笔者从三个途径进行了探索,结合具体案例说明。
例如: 复习染色单体,教师事先布置任务: 请解说对于染色单体的想法。一名学生解说: 对于染色单体的想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DNA复制后不还是“丝”的状态吗,怎么是“体”呢,是不是应该叫染色单丝;二是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同一个着丝点连接两个DNA,怎么是“单”呢;三是染色单体与染色体究竟是什么关系。学生有了认知冲突,然后在教师引导下,明白了什么场合写染色单体,什么场合写染色体。
又如,复习“基因的表达”时,人教版教材“遗传与进化”模块第67页有一条RNA串联多个核糖体的示意图,可激励学生上讲台对该图解说。一名学生说到: 核糖体从mRNA的左端同时开始合成肽链,最后多条肽链组成了蛋白质,这样缩短了每条肽链的合成时间。当他说完后,他会意识到: 核糖体是不是同时开始工作?有没有缩短每条肽链合成时间?每条肽链最终各不一样吗?他最终修正了自己的表述。
通过解说,把表达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的解说训练可以倒逼学生组织规范词语,形成自我逻辑,进而提升表达能力。
例如,人教版教材“遗传与进化”模块第20页,绘制了以一对同源染色体为起点的图解。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看图写小作文: 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此图的信息。一名学生写到: 有交叉互换时1个初级精母细胞应该产生4种精子,1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2种精子。如果没有交叉互换时1个初级精母细胞应该产生2种精子,1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1种精子,4个精子中有2个相同,另外2个相同。
又如,在“细胞的增殖”专题复习课前,可布置学生写小作文: 比较各个时期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情况。一名学生写到: 有丝分裂前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后期每极有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中期有同源染色体有联会,后期每极无同源染色体有染色单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无同源染色体无联会,后期每极无同源染色体无染色单体。
通过写作,把表达的时空延伸到课后。教师提供了表达的“渔场”,再由学生提炼加工信息,主动捕“鱼”,还总结捕“鱼”的经验,以期突破学生内心明白却写不到位的瓶颈。
例如,喷瓜的性别类型由aD、a+、ad三种基因决定,喷瓜的性别类型与基因型关系如下: 雄性植株(aDa+、aDad),两性植株(a+a+、a+ad),雌性植株(adad)。自然界没有雄性纯合植株的原因是________。
学生纷纷说出想法: ①以前做题,说没有某种表现型的个体原因是致死,所以雄性纯合植株致死;②两性植株和雌性植株的基因型中没有aD,因此后代没有aDaD;③a+、ad突变为aD之后才表现为雄性,突变为两个aD的可能性更低;④雄性植株只有aDa+、aDad两种基因型;⑤雄性植株为三倍体;⑥雄性植株之间有生殖隔离。然后组内评析,哪些是无效的表达?
图1 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某阶段的示意图
很多学生已经知道,基因型aDaD个体的两个亲本各有一个aD,都是雄性,精子怎么可能与精子结合呢。但却出现以下表达: 雄性植株没有产生雌配子;雄配子中只有aD;雄配子必须与雌配子结合;雄性植株之间不能传粉,雄性植株之间不能交配;雄性植株之间没有自交。大家通过讨论,一致认为“无基因组成为aD的卵细胞”“雄性植株之间传粉无法产生后代”是最佳表达。
又如,图1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细胞分裂某阶段的示意图。此细胞中出现基因a的原因是________。
学生甲说道: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在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就出现了等位基因: A和a。在甲说完后,笔者请他再次注意题干。学生乙马上说是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于是笔者提问: 既然是AA,通过交叉互换,可以出现a基因吗?学生甲恍然大悟,马上提出问题: 什么时候不要考虑交叉互换?学生丙表述: 如果个体是纯合子,或者是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或者题目中姐妹染色单体颜色一致,姐妹染色单体出现等位基因的原因就没有交叉互换。
通过说题,挖掘出了学生真正需要的东西。学生的质疑和错误是表达的“源头活水”,只有经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恰如其分地表达,才能做到规范、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