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彩化的特点与技术探讨

2018-08-07 08:01吴建新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原则技术

吴建新

【摘 要】:村庄绿化彩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文章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并对村庄绿化建设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的加强村庄绿化水平的技术。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彩化;内容;原则;技术

【引言】:自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以来,我们一直以其为未来农村发展的指导方针,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镇化建设和农村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生”,村庄绿化彩化也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不仅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能为村民生活提供优良的居住环境,更是实現党在十九大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1. 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彩化的主要内容

1.1绿化彩化

主要是对村庄中共有的道路、河岸、公共场所等地方种植一些绿色、彩色的树种,这是村庄绿化彩化的主要内容。

1.2庭院绿化

主要是各个村民家中,院子和周边的绿化。

2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彩化原则

2.1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绿化建设体现农村特色、乡土风情,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协调,提倡“一村一品、一村一色”等灵活多样的绿化特色,不千篇一律。

2.2生态优先,兼顾经济。绿化与观光、采摘、休闲等农家乐、乡村旅游相结合,兼顾生态与经济效益。

2.3整体协调,统一规划。根据主干道绿化、河塘沟渠路绿化、公共区域绿化、庭院绿化等不同类型,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3.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彩化技术

3.1绿化彩化树种的选择

在进行绿化树种选择时,要尽量考虑周全本地农村的实际经济水平和村民对于绿化的需求,合理选择树种。一般来说要选择当地常见的绿化彩化树种,以乔木为主,减少草坪、外来树种的侵入种植,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成本,还能提高绿化种植成功率。一批“高富帅”树种已经被专家们纳入了彩化浙江的调色板。其中,“高”是指身材高大的乔木,“富”指珍贵树种,“帅”指彩色的叶片。

3.1.1公共绿地。 村庄中的公共绿地以为广大村民提供休闲游玩场所为主要目的。园林建设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率应大于70%。推荐树种为:竹子、香圆、樟树、雪松、银杏、无患子、杜英、桂花、广玉兰、红(白)玉兰、含笑类、樱花、合欢、红叶石楠、紫薇、紫荆、杜鹃类、红花继木、茶花等。

3.1.2 道路绿化的树种配置应以乔木为主。行道树应选择生长快、耐瘠薄、抗污性强、病虫害少的树种。推荐树种为香樟、水杉、湿地松、银杏、无患子、杜英、女贞、桂花、广玉兰、红(白)玉兰、樱花、合欢、石榴、红叶石楠、紫薇、紫荆、杜鹃类等

3.1.3 河、渠、堤绿化应根据绿化地段的水位高低、水质情况选择陆生、湿生、水生的植物,要营造出“水清岸绿”的水乡美景,体现水乡特色。推荐树种为桃树、湿地松、水杉、池杉、垂柳、杨树、无患子、红叶李、龙柏等。

3.1.4 庭院绿地的范围主要是房前、屋后、宅旁。庭院绿化可分为花卉型、林木型 、果树型 等几种类型。推荐树种为:雪松、桂花、银杏、罗汉松、广玉兰、李、桃、杏、枣、枇杷、樱桃、柿子、石榴、香圆、竹子、红叶石楠、紫薇、紫荆、杜鹃类、红花继木、茶花等。

同时在树种选择中,目前正在大力推广珍贵树种,也可以在村庄绿化彩化中加以应用,适合推荐的主要有:银杏(非嫁接)、江南油杉、柏木、南方红豆杉、榧树(非嫁接)、光皮桦、赤皮青冈、榉树、浙江楠、闽楠、桢楠、浙江樟、刨花楠、檫木、杂交马褂木、红豆树、毛红椿、香椿、黄连木、黄檀等。

3.2 合理配置珍贵彩色树种。

彩色树种主要是指以树种各部位色彩(非绿色)作为观赏特性的树种,通常包括观叶、观干、观花、观果等几种,其中主要以彩色叶为主的树种,又称彩叶树种。彩色树种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在增强景观效应的审美情趣中具有画龙点睛的视觉功能。一般有孤植、丛植、片植、彩篱或模纹花坛等几种配置方式,均能起到较好的景观效果。主要推荐树种:红叶李、紫叶桃、洒金柏、金叶国槐、红叶杨、金叶珊瑚朴、三色女贞、红叶南天竹、红花继木、金叶女贞、金叶含笑、金边黄杨、金叶水杉、云田彩桂、紫叶小檗等。

3.3 合理制定苗木规格

为了保证绿化树种的成活率,既能彰显绿化彩化效果,又能减少资源浪费,在进行设计时要选择合理的苗木规格。首先要选择中等规格的苗木,胸径以4-8厘米为宜,这个阶段的苗木处于高速生长阶段,恢复能力强,存活率高,既便于运输种植,也能适当降低成本。其次要选择无病虫害的全冠苗进行种植,这样有利于苗木移植后的尽快恢复,提高种植成活率,也能尽快体现绿化彩化效果。最后,苗木规格的选择也要考虑种植地段的变化,如果是种在道路两侧的,既要考虑树苗的生长,同时也要照顾到交通安全,一般选择高大型乔木,而且树干分叉点相对要高一些,不会阻挡视线。在河道边种植的,应选择水杉、湿地松等,以防汛期积水。在庭院里种植可选择香泡、杨梅等具有香味或会结果的树种。

3.4提高绿化种植技术水平

3.4.1 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我们浙江等南方地区,一般种植时间选择在冬季或春季,以10月到次年4月为宜,这时树木大多处于休眠期,移栽成活率较高,养护成本较低。

3.4.2 熟练掌握种植技术。一要挖大穴,一般的苗木种植,我们要求种植穴直径比苗木土球大一半以上,深度一般要比土球深20-30厘米,这样种植容易操作,也种得实。二要施基肥,在种植穴底部施上腐熟的土杂有机肥,施好后用土回填到穴尝试的一半左右。三要踏实浅种,苗木种植一般要适当浅一些,土球适当高于地面,但土球周围要踏实,面盖松土。四要整枝修剪。移栽的苗木,特别是全冠苗,整枝力度一定要强,树叶、小的枝条一般保留一半以下,尽量减少树冠蒸发,保持水份平衡,提高成活率。五要强养护。必要的除草、施肥、浇水等养护措施要及时,“三分种、七分管”是必不可少的。

结语

总之,村庄的绿化彩化与城市绿化相比,有着鲜明的特点,在具体的工作中,要妥善把握这些原则,注意树种的选择搭配和苗木规格的确定,合理安排种植时机,提高村庄绿化水平,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红兵,顾斌.新农村建设中村庄绿化的特点与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7,(11):6.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原则技术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原则与原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