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这个网络化“信息”充斥的时代,大多信息都是以碎片形式呈现给我们,碎片化信息对我们来说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但是认知过程中凸显出来的问题也日益明显,通过对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思维等局限性的分析,从而得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提出可行性建议,从而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碎片化信息进行学习。
【关键词】:碎片化信息、碎片化思维、思维能力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出现及发展,每天有海量的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人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碎片化信息充斥着我們的生活,人们适应这种碎片化传播的现象,利用一些碎片化时间,来接收这些最新潮流的信息。
1.碎片化信息的特征
碎片化信息是指们通过网络传媒了解阅读与以往相比数量更加巨大而内容趋向分散的信息,长篇的完整的信息被分解成各种各样的以点存在的碎片信息,与原来长篇的文章作对比,它的篇幅短小、内容凝练,这是信息爆炸的成因与显著体现。例如微博、微信订阅号、搜索引擎、各类新闻门户、知乎日报、今日头条等多种方式获取信息。
碎片化信息有以下特征:
首先,它往往一些事实的集合而非逻辑。比如一些新闻门户类网站,往往就是一些事实的集合,一些标题的罗列,新闻标题的首要目的是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所以出现了很多“标题党”,用一些很能吸引读者目光的标题,但是陈述事件与事实严重不符,缺乏真实性。其次,信息的碎片化传播并不全面而且也不严谨,有时甚至是虚构的。例如说“西安手术室自拍事件”,为了能够吸引大众的目光,大多报道者难免只是将事件中能够吸引大家的表面化信息、以及事件的局部信息和局部影响进行报道,并且将其夸张放大。再次,它往往简化了事实的推演过程,只是将事件结果罗列出来,选择篇幅极为短小的模式报道。
2.碎片化信息的可取之处
第一,碎片化信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在现在的工作环境中,微信、QQ等沟通软件使用广泛,正在工作的员工随时都有可能被打断,现在生活方式的改变已经将人们的时间分解成碎片,所以碎片化信息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碎片化信息的阅读可以有效利用这些被分解成碎片的时间,更符合了人们对大量知识的需求。第二,碎片化信息拓宽了我们对事物认识的维度,提供了全面的认知事物的可能。碎片化的信息短小精炼,碎片化信息阅读可以让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事物,从有利于我们形成对事物全面系统的认知。在被曝出的“医生晒万元羽绒服”的事件中,可以看到来自社会各个领域持不同观点的人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这些多维度的信息让我们形成了对事物全方位的认知。第三,碎片化信息推动了当代人对多种领域的基础认知的形成。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家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这样就产生了新的检索方式,从而节省了我们接收知识的时间以及花费的精力。这样会使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得到满足,会激发人们的学习兴趣,因此人们会更自主的去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从而扩充人们的知识储备,形成更全面的、多领域的认识。
3.碎片化信息的局限性
由于碎片化信息是对事件表面信息、事件的局部信息和局部影响的报道,只告诉大家事件表面的信息,却不会告诉大家背后的隐情,以及与其他事件之间的关系,这样就会使我们的知识结构碎片化。知识是由观念和联系组成的,观念是人们对事情的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之集合体。而这些信息只是使人们对这些现实事件形成主客观的认识,但是没有意识到之间的联系。当我们接收到越来越多的信息时,我们一直在扩充眼界认识,没有将其联系起来,所以信息就像节点一样漂浮在我们的脑海中,不能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这些信息一直在更新,我们的思维一直在被刺激,我们就一直沉浸在获得新鲜信息的喜悦中,这些信息极易被我们获取,但是这些没有联系的信息,很容易被我们遗忘,所以就造成我们一直在接收,但是都不能记住。我们的知识体系,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式。当我们习惯了从单一的角度去看问题的时候,就不能一层一层的深入的去看问题,这样将弱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弱化了我们的思维能力,不善于深入思考。
认知水平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认知水平的高低与实践经验、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信息储量等因素有关,是影响人们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之一。
我们每天会浏览海量的碎片信息,对这些信息很难进行深入思考,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之间转换就会分散大家的注意力。研究发现,我们长期在互联网中同时进行多重任务,但是在脱离互联网时处理各种任务的能力也会下降,我们无法从复杂的信息中提取重要的内容,所有的东西都会使我们的注意力分散。当我们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对这些信息的关注也会减少,那么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就会下降,对信息也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最后就会把这些信息遗忘。碎片化信息由于篇幅短小,文字字数很少,将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诠释分析简化,将主要结果传播给大家,人们越来越习惯不经过思考就能得到结果的方式,当这种思想长久的驱使我们,就会使我们失去了深入思考的能力,即使遇到有价值的碎片信息,也难以理解。我们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判断、评价的能力就会弱化,也会越来越不善于深入思考,就会导致我们的认知水品下降。
由于碎片化信息的阅读占用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这样就导致与他人面对面沟通的时间下降。我们通过这些移动终端与他人交流实际上信息的传播是不全面的,在这样的传播过程中,我们会忽略对方的表情语言、肢体语言。长此以往,我们与他人的沟通时间变短,沟通能力也会下降。
4.如何避免碎片化信息对我们的思维的影响
关注这些平台上的媒体时,尽量多关注一些精品媒体,慢慢减少用在碎片化阅读的时间,增加阅读信息的质量。
如果在微信、微博及各大新闻门户上得到很有趣的知识点,就从这个知识点出发,去探究它的背景、联系及应用,去查看相关资料,一步一步深入思考。可能重要的不是这个信息点,而是你去探索这个信息点的过程。经过自己研究得到的知识,就会变成自己的知识,扩充自己知识体系,成为构成我们思维系统的一部分。
当你已经构建了思维体系的时候,可以利用碎片化信息对以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补充,这样可以完善我们的信息体系。
【参考文献】:
[1]长期接收碎片化信息有什么弊端? [2015-06-26]
http://mt.sohu.com/20150626/n415688080.shtml
[2](澳)史蒂夫·萨马蒂诺(Steve Sammartino) 著 念昕 译 《碎片化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8-01]
[3]严庆 著《我们被碎片化了的生活》 东方出版社[2016-07-01]
作者简介:姓名:王思宇 专业:视觉传达设计 学校:大连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