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对策

2018-08-07 08:01孙彦斌
中国绿色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虫害

孙彦斌

【摘要】: 园林花卉病虫害综合治理,我们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病虫害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样才能提高花卉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 。文章介绍了园林花卉常见的病虫害,并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其防治措施,以期减少花卉病虫害的威胁。

【关键词】:园林花卉;病虫害;防治技术

花卉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卉的病虫害防治也是园林景观维护的主要工程。花卉苗木病虫害防治应预防为主,及时施治。掌握并熟知花木本身的生物学特性,适花适养。遵循花木生长的自然规律,营造花木生长的适宜环境,以便更好地防治花木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养好花木。

1 、园林花卉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

1.1 病害

植物病害,一般分为生理病害和生物侵染(病理)病害。常见生理病害有:夏季强光照射引起的灼伤、冬季低温造成的冻伤、水分过多导致的烂根、水分不足发生叶片焦边或萎蔫、土壤中缺乏某些营养元素等。常见生物侵染病害,主要由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类菌质体等侵染植株后引起。园林花卉常见病害主要有:

1.1.1白粉病。多危害花木嫩梢、嫩芽、嫩叶和花蕾。主要危害蔷薇、玫瑰、月季、梅花等植物。发病初期,受害部位出现褪绿斑点,以后逐渐变成白色粉斑,犹如覆盖1层白粉;后期病斑变成灰色。受害植株日渐矮小,嫩梢弯曲,叶片凹凸不平,花少而小或不能绽放或花形畸变。严重时叶片卷缩、干枯,甚至整株枯死。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停止喷叶面水。

1.1.2立枯病。引起立枯病的病原体会侵入花卉的根部及靠近地面的嫩芽,花卉在感染立枯病的早期阶段,叶片一般会呈褐色,接着表皮慢慢的病变,在感染的后期阶段会导致植株死亡。

1.1.3灰霉病。主要危害叶、茎、花和果实,多危害牡丹、仙客来、四季报春、翠菊、山茶等多种植物。发病初期出现水渍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褐色或紫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灰色茸毛,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其他还有细菌性软腐病、根癌病、线虫病等。

1.2虫害

1.2.1蚜虫。俗名腻虫,种类繁多,常見为害花卉的主要有棉蚜、桃蚜、菊蚜、蔷薇蚜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危害许多种花卉,如菊花、三色槿、大丽花、月季花等。蚜虫在嫩叶、嫩梢及花蕾上,刺吸组织内养分,引起叶片变色、萎缩、卷曲,严重时叶枯萎,甚至整株死亡。蚜虫排泄的蜜露,使花卉生理功能受阻,同时蜜露又是霉菌的培养基,易诱发煤污病等病害。此外,桃蚜又是病毒病的重要传毒昆虫,蚜虫危害较大,需及时防治。

1.2.2蚧壳虫。此类害虫种类很多,食性很广,能危害仙人掌、月季花、竹桃、桂花等多种花卉。蚧壳虫的分泌物中也含有蜜露,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上出现黑色霉斑,影响花卉生长。

1.2.3红蜘蛛。红蜘蛛和蚜虫汲取营养的方式差不多,但是汲取的部位有所区别,红蜘蛛主要汲取叶片的汁液,破坏花卉的叶绿素,让叶片出现灰色和黄色斑点,接着蔓延成斑块,最终导致叶片脱落。红蜘蛛单个体积较小,不容易找到,但是受其危害的花卉却有很多,菊花、玫瑰、月季等都深受其害。因此一旦发现花卉上有红蜘蛛的踪迹,绝不拖延,立即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1.2.4粉虱。个体很小,仅有1 mm长,白色,繁殖速度快,因此危害严重。被粉虱危害过的植株,也能导致有害微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叶片霉变呈黑色。

1.2.5土蚕,又叫地蚕、地老虎,危害多种花卉幼苗,咬食嫩叶、嫩茎和嫩根,造成缺窝。六是蛀干性害虫。这类害虫也有多种,钻入枝干蛀食,致使枝条、整株枯死。

2、花卉病虫害防治的措施

2.1农业防治

通过一定的方法来培育无病虫的健壮种苗,可十分有效地控制此类病虫害的发生栽培措施需得当,还要进行中耕除草、翻土培土。如防治白粉病应适当增施磷、钾肥、停止喷叶面水;对生理病害,只要及时改善栽培环境,采取相应的适于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措施,就有可能好转。

2.2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最大的特点是对人、植物、畜安全,害虫不产生抗性,天敌来源广泛,并且有长期的抑制作用。生物防治是直接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产生的活性物质来防治病虫的措施,需与其他防治措施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生物防治包括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激素治虫、遗传不育治虫、以菌除草、以菌治病等方法。

2.3 物理机械防治

一是捕杀法。人工捕杀适合于具有假死性、群集性或其他目标明显易于捕捉的害虫。二是阻隔法。根据害虫的活动习性,人为设置各种障碍,切断病虫害的侵害途径,这种方法称为阻隔法,也叫障碍物法。三是诱杀法。利用害虫的趋性,人为设置器械或饵物来诱杀害虫的方法,利用此法还可以预测害虫的发生动态。四是高温处理法:任何生物,包括植物病原物、害虫对热有一定的忍耐性,超过限度生物就会死亡。

2.4化学防治

当病虫害大发生时,使用化学防治法,能在短时间内迅速预以控制最有效的方法。快速高效是化学防治的最大优点,便于大面积机械化操作,不受地域限制。缺点是容易引起污染环境、人畜中毒、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 可以通过发展选择性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以及通过改变施药方式,减少用药次数等措施,可有效地克服化学防治方法的缺点,充分发挥化学防治的优越性,扬长避短,减少其毒副作用。

2.5引进新技术,更新模式

花卉病虫害防治工作必须要有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对病虫害的防治模式和理念必须及时的更新调整,才能满足新时期花卉建设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县花卉建设主要的问题是病虫害防治工作与生物多样性发展、环境保护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必须及时调整工作方法,转变工作思路,更新管理和工作模式,加大科研工作,积极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引用飞机防治技术和3wf-3s喷雾喷粉机等一系列高新设备进行病虫害防治。

结语

园林花卉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也逐渐成为了园林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应对园林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引入,应结合虫害的抗性对园林花卉进行综合考虑,对病虫害的发展程度采用园林技术及生物技术进行控制,从而对农药的应用造成环境污染现象发生的几率降低。

【参考文献】:

[1] 杨清美.花卉病虫害的预测和防治[J].植物保护,2010(15 )

[2]黄莉洁.南宁市花卉公园主要景观植物配置现状与病虫害防治对策[D].广西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虫害
探析森林病虫害无公害防治策略
浅谈林业病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
南方甘蓝主要病虫害防治安全用药表
林业的病虫害及生态防治研究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梨病虫害防治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