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导读

2018-08-07 03:22
世界博览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人类

闲话家常本无害

每一期的《大西洋月刊》都有这样一篇短小精干的文字,从一个特别的人文社会话题切入,引用大量文献,以学術的视角做一个有趣的解读。本期拆解的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人类行为,即说闲话。在四川,它叫摆龙门阵。在北京,它叫侃大山。在1980年代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中,星斗市民爱看八卦周刊,私底下对别人评头论足的大妈被称为“八婆”,这里面带有贬义的色彩。显然,人们不喜欢那种在人背后说三道四的行为。

不过,本文指出,流言蜚语真正有害的只占百分之三到四,总的来说是好的。而且就算是有害的那一部分流言蜚语,也可以起到团结群众的作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两个人在一起说第三人坏话时的感觉比在说第三人好话的时候要更加亲近。背后说闲话甚至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荷兰的一个研究小组报告说,听到关于别人的闲言碎语让实验对象有所思考,说别人的好话激发人们自我改进,说别人的坏话让人们更加以己为傲。对说闲话评价最为正面的当属人类学家和进化心理学家Robin Dunbar,照Dunbar的说法,我们的灵长类祖先曾经是依靠互相整理毛发和挠痒痒来建立密切关系的,以便在遇到危险时彼此照应,可是当类人猿越来越聪明,越来越社会化,群体很大,要团结起来,单靠整理毛发就不够了,这个时候,更宽泛定义的说闲话即语言就出现了。Dunbar认为,闲聊让早期的人类有了共同的身份归属,帮助他们增强对环境的察觉,由此孕育出辉煌的人类文明。

可以说,闲话家常本无害。只是有人利用它搬弄是非,拉帮结派,挑拨离间,把它变成一个斗争工具。所谓众口铄金,由流言蜚语产生了社会矛盾和舆论的压力,这时就绝不只是闲话一场了。

进步的悖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始如是说。对同一个世界,人们竟然可以有着截然相反的认知。那么,应该如何评价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呢?事情是在变好还是在变坏,这篇《纽约客》杂志的长文指出,回答这个问题要比它听上去更难。

本文开篇讲述了Branko Milanovic的故事,他是1960和1970年代在前南斯拉夫长大的,后来他成为了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和纽约城市大学的教授,他在一篇博客中谈到了他过去的青年时代,与大家所预期的不同,他谈到的更多是美好的回忆。历史和统计数据表明,过去的人类寿命更短,更穷,更危险,更不自由。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许多像Milanovic这样的人,对旧时光有如此的依恋呢?

美国人也有类似的倾向,众多的他们也认为,过去的生活更美好。哈佛的认知科学家Steven Pinker在《启蒙进行时》一书中提到,有1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人一致认为,世界正在变得更糟糕而不是更美好,除了中国,中国是唯一对未来表示乐观的大国。Pinker说,这种悲观是大错特错,他希望把人们带回现实。他引用统计数据,证明这个世界真的在变好。Pinker想传达的讯息很简单:人类取得的进步是真实广泛且意义深远的。可是,真实的数据,宏大的叙事,并没有让我们的心情轻松起来,这又是为什么呢?

其一,本文提到了新闻媒体的影响,全球的新闻内容都越来越负面。有啥看啥的认知偏见,放大了坏消息的力量,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迎合这种倾向,进一步加剧了新闻的负面性。其二,我们看待历史的方式,就是以坏事情来划分阶段的,比如,我们常说,自二战以来,自冷战以来,我们是根据危机事件来认识过去,同样以危机事件来想象未来。其三,悲观主义甚至可以回应我们的精神需求。现代的世俗生活,让我们心无所属,我们的精神家园需要悲观的力量,这样的苦是一种修行。

其四,Pinker规劝我们,要克服文化的、心理的、政治的和精神层面的偏见,持有一个更客观的世界观。可是,本文指出,人类并非客观的动物。社会科学家们研究的多是反映生活质量的客观指标,而不是难以捉摸的主观幸福感。但调查结果显示,客观指标不能落实到个体的感受上。比如,自1972年以来,美国的人均收入增加了两倍多,但是,美国人的幸福感却不增反降。这主要是因为客观指标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而主观幸福感还受到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

其五,幸福的“固定点”理论指出,我们的情绪某种程度上是自平衡的,好事情来的时候,欢乐的心情冲击着我们,然后我们逐渐适应,心情回归到“固定点”,最后到达原先差不多的水平。这个理论令人沮丧,它隐含的意思是,进步让我们快乐的程度是有局限的,但它也表明,进步比我们所感受到的更广泛深远。

其六,最后一个原因是,未来各种各样潜在的可能性让人害怕。黑天鹅,灰犀牛,不确定性带来风险。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时间维度,危机到来,短期让人悲观,但是,长期来看人类依靠创造力,化危险为机遇,这又让人乐观。人类就是这样,在乌托邦和反乌托邦之间震荡。我们对世界的描述,要么过于悲观,要么过于乐观。更好的态度是取其中间,好比是恒温器中的早产儿,虽情况堪忧,但在好转。

是的,在每个人的眼中,社会呈现出不同的样子。世界的走向,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它。误判和悲观都不要紧,因为问题与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如何对付低头族

说实话,我不太相信,有什么简单的窍门,可以让人们放下手机,立正听讲。满大街的低头族,手机控,真是难啃的骨头。

本文指出,我们做不到一心二用,特别是工作中的沟通,手机带来的干扰,不但影响到生产力,还会破坏同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手机就算是安静地躺在一边,都会影响到我们。今天,社交习俗和礼仪跟不上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多数人对手机干扰很难做到大声说不。

以身作则也许是一个好的开始。具体来说,可以尝试由以下做法切入:第一,从数据入手,轻松讨论,以理服人。第二,针对个人,进入一对一的对话模式。开诚布公,目光直视,全身心投入。第三,坚守共识,这是最困难的部分。有人越界,就要直言劝止。自己有越界的冲动,应大方承认。

总之,手机越来越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它带来的干扰本质上是沟通问题,我们就要力争在沟通中加以解决。

(本栏目撰文 刘虎)

猜你喜欢
人类
颤抖吧,人类
人类会成长起来吗?
人类没有进化好
人类过去长啥样
出发!去最北人类定居地
人类第一杀手
共建“人类之眼”
人类,快醒醒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当人类缩小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