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亮
互动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互动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可以说,互动是高中英语课堂中最频繁的教学行为。但是,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许多互动是无效的,没有达成互动的教学目标,无效互动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因而,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尽量实现有效互动。
有效互动是指能够实现预设教学目标的互动。有效互动有三个特性,即针对性,启发性、简洁性。针对性指互动是为了针对某一个问题而进行的课堂行为,而不是随意而为的;启发性是指互动能够启迪学生思考,让学生获得问题解决的方法,或者形成知识的理解建构;简洁性是指互动形式简洁明快,用最少的话、最简单的动作来完成互动。要实现有效互动,教师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精心设计,实现互动的高质量。
2.1互动形式要配合教学目标
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的互动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提问、书写、表演、操作等。这四种形式能够实现不同的教学目标,提问针对学生对语言问题的思考,书写针对学生的记忆和应用,表演针对学生的表达技能,操作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在一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需要选择四种互动方式,让四种互动方式发挥各自特长。进行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八Unit 4 Films and film events中Reading: Important film events around the world教学时,笔者使用了多種互动形式,来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首先,让一名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学生读到专有名词时,笔者插入解释和提示。比如,学生读到“Venice Film Festival”时,笔者迅速插入:“威尼斯电影节。”通过及时的插入互动,让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之后,掌握了课文中的专有名词。然后,笔者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要求学生在精读课文之后回答。问题有:How many film festival representatives appeared on the show? Which film festivals are mentioned in the transcript? 等。学生阅读课文之后,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很快回答了问题,通过问题互动,让学生深入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在学生熟读课文之后,笔者让几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对话表演,这些学生分别扮演Host、Maria、Kathy、Isabel、Hanz、Mike、Xu li。通过表演互动,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可见,多种形式的互动要根据教学目标而选择,才能发挥互动的价值,实现教学目标。
2.2互动对象要依据教学实情
目前,我国的高中班级模式基本是大班,人数较多,学生基础和能力各不相同。在这种教情下,设计互动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常见的互动形式有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等,三种互动形式针对了不同的对象。师生互动针对特定学生,师班互动针对整个班级,师组互动针对某一小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情来选择适合的互动对象,有针对性地实施互动。进行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五Unit 2 The environment教学时,笔者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了师生互动、师班互动、师组互动等。比如,讲解单词时,笔者使用师班互动,笔者解释单词意思、用法后,带领全班学生跟读,师班互动有效地解决了词汇教学。讲解课文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时,笔者使用了师生互动。笔者提出相关问题,指定学生进行回答,让学生对课文的意思有了深入理解。在进行课文阅读教学时,笔者又使用了师组互动,笔者让各个小组一起读课文的一段,每个小组轮流读一段,很快全部学生都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在本单元的教学中,笔者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了互动,照顾了全班所有学生,互动参与率高,教学效果好。
2.3互动时间要参照教学设计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时长相差较大,有短至几秒的问题互动,有长至十几分钟的展示互动等。互送时间的选择既要考虑互动的形式,也要考虑互动的对象。进行译林版高中英语模块十一Unit 1 Careers and skills教学中,笔者认真设计了互动时间,保证教学时间的充分利用。单词跟读互动用了大约五分钟时间,课文跟读互动用了大约十分钟时间,课文提问互动穿插在课文讲解中,大约用了十分钟时间。互动时间安排得比较合理,学生在学习中感觉比较自然,学习的效果比较好。有许多英语教师在实施互动环节时,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扰乱了预先的教学设计,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互动中,教师要做到有条不紊,环环紧扣。为了达到此互动效果,教师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将互动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考虑,这样就能保证在互动环节中做到沉着冷静。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的安排,将互动穿插在教学流程中,使互动和教师的讲解融为一体,实现有条不紊的教学。
总之,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互动是教学的重要形式,是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必要环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互动之前,要做好教学设计,将互动的形式、互动的时间、互动的对象都考虑到,这样可以保证互动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