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郑冰 高鑫豪
摘要:中央在“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抓住机遇、把握趋势、依照中央顶层设计、结合自身发展实际适时调整发展策略,对于推动文化产业提质提效、变革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文化也渐渐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城市人民追求的美好愿望,成为城市合理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内在力量,城市的文化本身是具有独特性的美。
本文阐述了城市文化和城市发展的关系。怎样让优秀的历史文化能够让人们一眼就能看到,了解文化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单纯的看景点,一味的看建筑,让人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都能了解一座城市本身的价值,知道一座建筑是具有历史意义,而不是单纯的看到气势磅礴。以字绘武汉项目为基础,对武汉的城市文化进行考察、发掘、提取和利用。以典型的繁体字为主题将城市的历史故事融入繁体字中,给人强烈的视觉感受。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元素;汉字;文化创意
一、项目背景
武汉,位于江汉平原中部,位置优越,贯同南北,承接东西,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莫过于:“武汉每天不一样”。武汉文化的大气端庄,历来为世人瞩目,蕴含着荆楚文化,长江文化,盘龙文化,东湖文化,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等优秀文化。鄂州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自春秋战国以来,始为东楚首府,其间曾两度成为帝王都城。武汉的城市建设也一直被重视,这是一座国家中心城市,历史古韵丰厚,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拥有高校数量居全国第二的城市,这是一座历史名城,教育之城,文化之城,不断崛起的城市。武汉虽为“历史文化名城”,但武汉的优秀历史建筑却在逐渐消失。在城市化的浪潮中,不少历史建筑和遗迹遭遇非正常死亡。这深深的刺痛武汉本土人民的内心,武汉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是荆楚文化,长江文化,盘龙文化,朋克文化,码头文化,东湖文化的发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租界,码头,革命,钢材等字眼和武汉密切相关。然而武汉文化在岁月的长河中渐渐消逝,城市的文化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被光鲜艳丽的大楼埋没。城市人民文呼吁加强历史街区和工业遗产保护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大规模的拆迁和城市的不断发展使武汉這座充满历史和文化情怀的城市渐渐变得不像武汉本来的面貌。
二、项目的思路与探索
十八大以来,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交流活动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不断拓展,以价值认同和文化影响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凸显,并逐渐成为国家发展的“硬支撑”。汉字文化蕴含在汉字的形体和本义之中。利用汉字方方正正的特点,切入城市文化的创作中。不断地对武汉文化的学习,认识,了解,走遍武汉所有不为人知的街道小巷,观察武汉的建筑,体验武汉的生活,了解武汉的故事。多次的尝试,摸索,调查。繁体汉字的题材是最具有中国的特色文化之一。致力于做出一本可以代表武汉文化的书籍,使之成为武汉最美好的一张名片,能够体现武汉的历史和人文。将汉字与武汉城市文化相结合,利用各种城市文化中的文化元素辅以装饰的花纹和传统的中国元素填充入汉字,包含本土城市的内在文化特征。对武汉人来说是对自己生活的城市的一种集中赞美和总结,对未曾来过武汉的人来说是认识武汉的渠道和了解武汉历史的方式。寻找武汉最真实的文化,发现最美丽的元素。为武汉创作一系列属于武汉的文化创意产品,表白武汉,让武汉人在自己的城市里旅行,让人们不忘记老武汉的历史。
三、项目的研究特征
字绘武汉是以城市文化为元素,以汉字为题材进行创作的的文化创作。以留住最原始的武汉为目的,以“在自己的城市里旅行”为口号。将武汉从荆楚文化,东湖文化到因“武”而昌的城市雏形再到城市化进程的产物楚河汉街,欢乐谷等。包含这武汉最具有特色,最广为人知,最别具一格的人情世故,历史点滴。在通过长达两年的武汉文化了解和走街串巷的调查中得到最真实,最具有武汉味道的城市文化,利用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繁体汉字为创作题材,将不断提炼的传统元素进行美化改造最终填充繁体汉字的基本形体,这是自古至今,武汉第一本以本土文化为题材,以城市文化为出发点,以汉字为基本形态的文化产物,是武汉一张亮丽的名片。让更多武汉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故事,让更多喜欢武汉的游客更进一步的了解那些不为人知的历史故事。
“留住城市文化之根。”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百万武汉人心中的呼声,面对历史和遗迹遭遇着“非正常死亡”的遭遇,人们渐渐坐立不安,不忍漠视这座位依江而立,靠江发展的城市渐渐的失去本土的气息。
参考文献:
[1]主要引用:徐郑冰丶沈娟,手绘中国《字绘武汉》,武汉:长江出版传媒/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2]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成就综述》新华网2015
[3]易中天,《武汉的城市文化于城市性格》2015
[4]《武汉:一座有文化温度的城市》,中国文化报/中国城市文化网2016
[5]范周,《推动转制文化企业成为合格市场主体》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