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OUT了”

2018-08-06 13:30张伟
魅力中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流行语对话评价

张伟

摘要:本文采用辩论赛的方式进行论述,正方认为:流行语进入课堂,甚好。而反方的观点:流行语进入课堂,“成何体统”。两个观点之间通过提出观点、课堂案例证明、结案陈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结合正方和反方的观点,提出总结性观点:“流行语”进入课堂势不可挡,教师作为课堂的辅助者,应引导学生把握其使用“度”。

关键词:“流行语”;对话;评价

教育家弗莱雷说:“教育具有对话性,教学即对话。”课堂当中只有两个群体:教师和学生。无论是在年龄、经历、生活状态等等方面这两个群体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似乎经常会有学生在课堂上感叹:“老师,你OUT了。”表面看起来像是代沟问题,实质上是两个群体之间的对话问题,往往很多时候师生之间的对话是不成功不和谐。如何才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课堂中师生的对话更加融洽。这其实是每个教师一直在探索思考的问题。俗语有云: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且不管流行语到底好不好,至少它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灵活、风趣、融洽,人们的思想也顺应时代的变化越来越灵活多变。而且毋庸置疑的一点就是它给学生群体带来的影响。观点要能让人心服口服,必须有例有证。

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流行语引入到课堂的利弊做如下浅析。用辩论赛的方式由正方与反方各执自己的观点进行“PK”。

正方:流行语进入课堂,甚好

反方:流行语进入课堂,“成何体统”

正方观点例证阐述:现在是网络时代,信息更新高速,流行语已经快速走进我们的生活。作为最具有青春活力的青少年,从心理需求上有标新立异、求新求异的要求。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恰恰迎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他们喜欢用这样的语言来达到调侃、自嘲等目的,同时也认为这些语言是与同伴交流的新型符号,流行语的运用更能够拉近小伙伴们的距离,使原本冷漠的人际关系多了一些轻松的氛围。既然流行语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教师作为学生教学中的引导者,为什么不能够借流行语这个媒介,搭起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呢?往往在课堂中适当运用流行语会给课堂带来不一样的色彩,例如下面这个课例。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课堂的重点部分是介绍潘玉良的自画像,具体分析其自画像作品时,让学生通过作品了解潘玉良的形象、性格。

1、《黑色旗袍自画像》 问:如果不告诉你们她的身份,你们会觉得她画中所呈现的女子会是什么身份的人?学生:(端庄典雅大气的富家夫人的形象)

师:用现在时下的话,她在自画像中呈现的是一个“白富美”的自我。(学生对于我用的流行语,他们表示认同,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她并不算“美”,“颜值”不高最多算“白富”。

2、《自画像 醉》在这幅画里,潘玉良酒酣耳热,敞衣袒胸,醉意淋漓,形象正如人们描述的那样:喜好喝酒,不拘细节,气势不让须眉,颇有男子气度。(和“女汉子”给学生的印象是吻合的)

两个简单的流行语“白富美”、“女汉子”就把潘玉良自画像中反差极大的形象概括出来。这样合时宜地穿插流行语可以帮助学生更加贴切地理解作品,这样的语言比任何更多的解说来得更加有用。

无论是鉴赏作品还是评价作品,学生在课堂中也会经常运用流行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除了教学案例中所提到的“流行语”,还有许多例如评价美术作品时,学生往往会用“很有feel、自己的style”等等流行语来表达自己对于所见的艺术作品的感受。流行语进入现代的课堂是大势所趋,教师无法阻止它渐渐成为课堂的一份子。

这是我方的观点,“元芳,你怎么看”?

反方观点例证阐述:从语言角度讲,流行语是不规范的语言系统。网络流行语,尤其是在“90”后中广为流行的“火星文”在丰富传统的语言、扩大新词汇的同时,随意更改中国汉字,断章取义,导致错别字横行,破坏了语言的纯洁,使传统语言规范面临严重的挑战。

再说“流行语”进入课堂,如果在正常的教学课堂中运用流行语,那么严肃的课堂教学变得没有章法可循,会打乱课堂的节奏,影响教学效果。特别是“流行语”中有些事较为粗俗化的语言,学生往往在课堂中脱口而出。教师如何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流行语进行理解教学内容呢?许多问题还是活生生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引起重视,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尽量少或者不要在课堂中运用流行语辅助教学。

正方和反方分别就自己的观点做了阐述,虽然两方各执的观点不同,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流行语”确实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而课堂也是学生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反观这些流行语,其实我们也可以把他们当成艺术的语言符号来看,最原始时代的美术作品不就是由一些符号图形组合而成的吗?在我们现在看来也是来自星星的语言,同样我们在看待这些流行语的时候也可以用美术的视角去对待它,把它们看成一种优美的符号。

在美术课堂当中到底能不能运用流行语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如何运用,这就需要作为教师的我们如何把握使用的“度”了。

1、“流行语”的使用和流行是在90后的学生群当中,而对于教师群体,基本上是以70、80为主,不得不承认与90后的学生是存在“语言代沟”。教师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关注网络流行语,课堂之外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教学的准备阶段,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思考在哪些教学内容或者评价环节可以使用一些较为恰当的“流行语”,尝试预见学生可能会使用哪些“流行语”来评价作品。准备工作充分的情况下,再在课堂中碰到实际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措手不及。而且流行語的运用还不能一成不变,教师如果要在课堂中运用流行语也必须与时俱进。

2、针对可能出现的较为粗俗化或是不恰当的“流行语”。教师又该采取什么措施?教师首先要给予批评,毕竟课堂是严肃、传授知识的场合,这些过于粗俗的语言不适合出现。但是在批评的同时,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其他较为合适的词汇来表达。更多地还是考验教师的智慧和对课堂的把握能力。

美术课堂相对于其他学科会显得自由、开放,在教学改革中,近几年提出了“三让助学”。“三让助学”是在美术教学方式改革试验中提出的一个新的观念。“三让”指让看、让做、让评。“助学”指帮助、扶助学生有效学习,改教为帮扶解难。这种观念的价值在于帮助、扶助学生有效学习,改教为帮扶解难。那么学生所使用的“流行语”进入课堂必将势不可挡。教师能够做的只有做好学生的指明灯,让其探索美术课堂的道路更加光明。

参考文献:

[1]陈铁梅. 美术教育的真谛—“审美人生教育”让生命绚丽成长.[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1.10

[2]吴效锋. 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

[3]百度百科http://baike.haosou.com/doc/1815794-1920370.html

猜你喜欢
流行语对话评价
流行语译成古文也有腔调
这些年我们听过的流行语
排行榜
那些“刷屏”的2016流行语,你会用古文说吗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