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帅新
播音是一门语言艺术,既然称之为“艺术”,则说明播音不是对文字简单机械的认读,而是需要在读的过程中融入一定的思想情感,进而能够衍生出“美”的一种语言形式,因此人声朗读文章与机器念读文章的区别就在于,机器完成的是文字和声音的转换,即视觉信号转为听觉信号,而人对于文章的朗诵则是在实现视听觉信号转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达成了情感的传递,也就是说在播音艺术中,播音主体不仅需要掌握外部技巧,还需要内在的情感融入,而这一情感则是发自于内心的感受,那么在播音艺术中内在感受又该如何感知呢?
生活中觉知感受。感受,源自于内心,虽不可抓取,却不能泯灭它的存在,它“是受客观外界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是眼耳鼻舌身等感觉器官对外界刺激信息的反馈聚合所引发的内在情感,在《道德经》中提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外界事物对感官的刺激,会激发我们无尽追求和享受的欲望,而这种欲望的真正起因则源于我们内心对事物的感受,或满足、或幸福、亦或忧伤都是在色香声味触的影响下,通过器官的感知而获得的内心体会。“情绪是感受的制造工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不断出现一些诱发我们情绪的对象,例如对某种食物的喜好、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对阴森黑暗的恐惧、对不公现象的愤怒等等,这些都是对情绪的诱发刺激,并且由这些事物带来的外部刺激所引发的情绪,会在人的潜意识里被收集积累,特别是当类似事件反复经历后,会建立起对现实世界长期稳定的态度,而此时这种相对稳定和持续的心理活动即为感受,也就是说感受是情绪的产物,但它与短暂的、因外物而产生的情绪不同的是,感受是一种由内在产生的稳定的体验,虽然它不如情绪所带给人的内在感觉强烈,但它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因为感受是由外界刺激所引发的情绪的积累,并通过反复经历在潜意识中形成记忆)所以在播音艺术中,播音主体对于稿件的内在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情绪的调动,“艺术品是艺术家自身的情绪生活的视角表现”,那么对于播音作品来讲,在播音主体备稿时,除了技术层面的准备外,还需要调动好播稿情绪,一方面要唤起日常对相同或近似经历的思维记忆,另一方面播音主体要融入到文章内容的情境之中,以主观视角体会稿件所表达的情感,激发起播音主体的内在感受,而生活经历的情绪积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我们的感知体验,进而提升我们对稿件内容的感受力。
背景中体会感受。在播音艺术中,不仅需要播音主体具有丰富的生活体悟和情感张力,还应当在朗读稿件的过程中将这种感受发挥地恰到好处,这就要求播音主体在备稿时,深入到稿件的创作背后,融入到作品的人物之中,了解其创作阶段的情感经历,进而在播读稿件时以“感同身受”般的心理体会将听众带入到情境之中,以《朗读者》为例,这档节目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进行朗读之前的个人故事分享也同样精彩,他们所讲述的并非一段简单的过往,每段分享里都饱含了嘉宾动人的情感及深刻的内涵,语言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思想感受的传递,《朗读者》中借助嘉宾的故事铺垫,更易于带听众进入到他的生活情境之中,正如同每次主持人董卿在与嘉宾进行对话前,都会走向一扇门,进入一间相对封闭的空间一般,似乎寓意着打开大门,走进朗读者的世界,所以对朗读者经历背景的体会能够促使观众在听其后半部分朗读时感受到嘉宾内心所产生的真挚情感,从背景步入生活,从生活走近心灵,当播音主体与笔者的内心世界越贴近,彼此间的情感共鸣就会越强烈,所传达出的内心感受也就越丰富,更易在语音艺术上征服听众。
文字中寻求感受。文字符号能够记载历史、记录语言,同样也能够留存感受,文字对播音主體而言是相对直观的一种信息传递,每当我们徜徉在历史的诗篇中时,仿佛跨越时空般实现了与诗人遥隔千年的相望,例如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透过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王昌龄将他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种种向往都精炼的寄托在了这首诗中,虽来到这大漠戈壁看到的是边关冷月,想起的却是龙城飞将,吟诵的是万里长城,怀抱的满是家国情深,再比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金,千古风流人物。”
思维中融入感受。文字是感受所留下的生命印记,蕴含了深刻的生活体悟,每当人们拿起书卷进行阅读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产生与之近似的生命联想,这就是思维所引发的内在感受,播音艺术不仅是对声音近乎完美的呈现,也是对文字内容的二度创作,可以说播音是一门在实践中不断革新、不断提升、不断被创造的语言艺术,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提升、思维的转变使播音主体产生不同于之前的内在感受,即感受的“不稳定性”,通常我们会认为播音与对话是完全相异的,因为他们之间的话语状态是不同的,播音相对更为正式,但有时播音与对话又有很多近似之处,首先都要明确地表达语意内容,要让接收者清楚其表述意图,起到“达意”的作用,其次就是拥有说话对象,这一点在日常对话中相对具体比较容易理解,而在播音艺术中,传播对象相对宽泛,指向性不如在对话中那么清晰明确,这就需要播音主体在思维意识上给自己设立一种对象感,比如在《朗读者》中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都会用“谨以此篇文章献给……”仿佛隔空对话般,有时是献给一类人群,有时是献给某位崇敬的人,有时甚至是献给已故之人,但无论所朗读的文章献给谁,当有了一个明确的指向性时,观众便会自然的将他们朗读的内容与其感人经历相关联,在文章中体会他们彼此之间的感动,“感之于外,受之于心”,指向性不仅能够使朗读者在朗诵的过程中意识里形成一个明确的情感抒发对象,调动朗读情绪,还能够将听众带入其故事之中,共同感受那段情感所带来的内心触动,另外,与一对一的对话相比,播音是一种一对多的传播,这就需要播音主体在发声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感染力,而这份感染力不单纯来自于生活的体会、文字的感知,也有思维意识中对情感的激发,言发于心,对于播音主体来说,需要在意念中设定情景让自己入情入理,由衷地去演绎故事中的角色、再现人物、走进听众,以内心的情感触动听众的共鸣。
感受源自于生活中内心情绪的累积,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受到的内心感触也就有所差别,那么在播音艺术中,播音主体就需要寻求与文章作者的情感共鸣,体会其创作之初的那份触动,让无声的文字转为有声的倾诉,在还原文章意境、带去感动之中,也能给观众带来文字以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