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马克思的科学观

2018-08-06 13:30李德宝
魅力中国 2018年23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李德宝

摘要:在现代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体系中,实践观的本质、范畴、含义及其理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众所周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理论核心,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基础。因此,全面把握实践观的合理内涵,是正确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并进一步正确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的理论根基,对于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具体来说,阐述了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

马克思讲实践,即在强调主体活动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从实践理解人,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实践的,人的本质也是实践的。实践是认识来源也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科学的实践观点是认识论和历史观基本的首要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的首要的观点。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不懂的社会实践的意义,就无法正确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马克思从实践观点出发,科学的解决了哲学史上长期悬而未决的关于什么是判断认识和理论真理性的标准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伟大命题为其科学历史观的创立找到了坚实的理论基点。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唯物主义原则才能彻底的贯彻。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更重要的是发展了实践的历史基础地位。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本质是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并不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肤浅理论,也不同于一般的西方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它不是把科学看成是单纯的“知识体系”,也不是把技术看成是单纯的“工具和规则的体系”,它从人对自然的关系这个人类历史的基本前提出发,把科学和技术都当作社会现象来考虑。认为作为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科学技术与社会环境之间应当存在着相互作用。首先,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对科学技术作用的角度来说明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科学技术本质上是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的社会活动。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自然?从根本的动机上来说,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古代科学的发生和发展就是由生产决定的。例如,天文学是为了满足农牧业定季节的需要而产生的,而数学又是为了满足天文学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力学则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和城市手工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近代科学的产生也同样如此。如果说,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那么,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尤其是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第一次达到使科学的应用成为可能和必要的那样一种规模。于是,搞科学的人为了探索科学的实际应用而互相竞争。这大大刺激了科学的发展。其次,马克思主义又从科学技术对社会作用的角度来论证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三、马克思的科学技术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朽理论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一,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原理使我们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其二,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必须协调发展的论述对于我们的改革也有指导意义。正如马克思所阐述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处于上升时期,由于社会化大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于生产。

其三,马克思关于科技是生产力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科技人员是新生产力的开拓者。要搞现代化,振兴经济,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在科技革命中尤其要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

其四,馬克思关于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新的产业部门会产生,各种旧的职业会淘汰的论述,使我们认识到这种趋势给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带来了痛苦。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新的产业部门的产生,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会造成大量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要对广大劳动者加强职业训练和专业训练,要加强业余教育,使旧的职业淘汰,新的职业产生时广大劳动者能够适应新的要求。

最后,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木的论述也使我们认识到,要使科学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必须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所以要加强应用科学的研究,但是要搞好应用科学的研究,也必须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领导人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思想,有其创立和不断发展的过程,经过历史与实践的考验,证明其有着无限的生命力。他们关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不仅对于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的理论意义。

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意义

首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有助于我们党制定正确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其次,实践的观点使我们具备批判的精神,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说都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概念的,只有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认识,才能自觉运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具备批判的精神,更好地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进一步解释:在本质上现存的一切都应该是灭亡的,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对现存的一切都具有批判精神。科学的实践观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在具体的历史的活动中,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要认识到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抓住事物变化发展的规律、特点,就必须运用实践的观点,批判的对待一切事物。

最后,在批判的同时还要作创新,发挥人们群众的首创精神。马克思的实践观告诉我们,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践,社会历史是人类不断实践的结果。有创新才会有进步,批判的目的不是为了否定和破坏,而是为了创造和发展,事件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在打破一个旧世界的同时建造一个新世界。特别是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能源的开发都需要人在实践中具有创新的精神。

从实践出发就是要从客观实践出发,在现实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创新,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今天的发展,是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分不开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十分重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新时代美好生活建构的根本旨归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论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思考巴洛克音乐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历史虚无主义的三种面向及其实质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当代审视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