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巩玉发 GONG Yufa 李 鑫 LI Xin
甘肃省,位于黄河的中上游,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属于过渡性文化交叉区域。由于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从东向西生态环境愈发脆弱,现在受到全球化的冲击,以及新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有特色的民居以及传统建筑工艺面临毁灭。甘肃省处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的内陆边疆地区,研究存在着太多的空白和盲区,急需寻找新的途径去建立甘肃地区多元文化融合下的特色民居新模式。
传统民居形制的成熟是当地多种文化和自然环境长期影响下的产物。笔者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将甘肃省划分为几个代表性的区域,并挑选其中典型的传统民居实例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其特有的建筑语言。“陇上江南”“北雄南秀”高度概括出甘肃东部民居地域特色,将中国南北方建筑文化融合起来是我国少见的建筑奇观[1]。吐蕃文化的传入,吐蕃土屋汲取中原砖木结构建筑衍生出西北特有的土木结构建筑形式。西晋战乱时期,五凉政权统治,“五凉文化”成为甘肃省的中心文化。同期,佛教东传,印度健陀罗文化从丝绸之路传入,对甘肃河西地区影响深远[2]。唐、宋时,穆斯林商人顺着丝绸之路来到甘肃,成为了甘肃回族的先民,伊斯兰文化自此在甘肃省生根发芽[3]。明清以后,移民戍边、驻军屯田以及丝路的畅通,更是出现了汉、回、藏、蒙多民族杂居,使得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在此共生共融。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同时存在,农牧文化体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根本性的不同,在甘肃地区,长期互相影响产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居类型(图1)。笔者猜想,外来文化传入甘肃时,起初曾沿用过本民族民居的建筑形式,由于环境的不适应,开始逐渐转变风格,不过已经无从考证。长期的不同文化交流碰撞后逐渐形成秦州体系、河州体系和河西体系三大甘肃本土建筑体系。
研究表明:多种文化影响下的民居建筑有许多共性,也有许多差异性。笔者认为,共性主要取决于自然环境和气候,而差异性决定于民族风俗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在相同的地域和环境中,人们会选择出最适宜居住的建筑形式,这是各个民族共同的选择;拥有不同信仰的民族为了文化的延续,在选址、空间划分、建造工艺以及家居装饰等方面会保留自身文化习俗。在探索和建立甘肃地域特色民居新模式中,应从共性中提炼传统民居适应本土气候的建造智慧,在差异中寻找符合当代生活方式和不同民族精神需求的建筑语言,同时,注重保护和延续多元文化影响下本土民居的特色(表1)。
图1 甘肃划分区域图
(1)古代匠人智慧束缚在有名气的古建筑保护和修复中,无法在当代民居建设中发挥自身价值,导致地域新旧民居断层,新建民居既无特色也无内涵。
(2)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使人居环境大大改善,但是在与自然和人文的结合中,出现了盲目追求高技术和新材料而忽略本土的建筑工艺和材料的问题,导致资源严重浪费和文化特色丧失殆尽。
(3)新旧技术并存,并没有经过科学的整合和系统有效的融合利用。不能从传统民居中汲取营养,延续前人的生存智慧和营建智慧。
以甘肃河西地区的武威瑞安堡传统民居为例。瑞安堡民居,建筑形体规整,减少了热损耗,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将生土制成土坯筑墙,外墙高耸,可抵御外敌和风沙,院内多以彩绘和装饰来弥补外观的不足。它适应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可以抵御恶劣气候,且施工简便,建筑材料便宜易得。但是,这种形式在建造现代传统民居中并没有被很好地吸收和采用。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多元文化融合与传承、新技术与本土工艺的结合以及延续古代匠人民居建造智慧三个角度,探讨建立现代“甘肃特色民居”的新模式。
笔者对比了不同文化影响下的单体民居,以及甘肃地区传统民居与其他文化圈内成熟民居的特征,抽象、简化以及整合其设计手法,在建立“甘肃特色民居”新模式的设计中,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表1 不同文化影响下民居建筑的共同特征与差异
(1)功能空间划分:依据不同宗教生活方式的不同,伊斯兰教民居会在“西炕”旁边设置“净房”;藏传佛教的佛堂也是必不可少的功能空间。
(2)檐下装饰:外简内繁、内外有别、装饰突出。保留木雕和砖雕传统技艺,尤其是花板代拱的地域特色,雕刻内容应符合不同民族宗教。
(3)屋顶形式:在陇中和河西地区等干旱少雨等地,可延续平缓的屋顶形式,在天水、陇东雨量相对充沛的地方采用缓坡的屋顶形式。屋顶用草泥抹面。
(4)平面布局:延续合院式、小柱网、土墙结构,满足内向性的精神需求,不讲究中轴对称,增加建造的灵活度。房间进深不宜大于3m,布局紧凑,院落的长宽比随地域分布,自东向西逐渐增大,以抵御强烈的风沙和日晒(表2)。
(5)院墙改造:保持建筑材料本身颜色和肌理特点。利用新的生土绿色建材技术进行改造,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同时减少封闭感。
(6)庭院造景:尺度宜小不宜大,降低外墙的高度,吸取天水民居适宜的庭院尺度和造景手法来协调景观。
(7)加设暖廊:甘肃民居普遍都设有外廊(图2),结合现代太阳能一体化技术,实现传统民居新模式的创造,将西北太阳能源充分利用在民居建设中(图3)。
民居建筑是人最根本的生活需要,最能反映自然环境主导下的物质文化,信仰不同但是对生存舒适度的体验是相同的。长期形成了独具地域特色的本土技术:协调的人地关系,“夯土建造技术”;绿色节能可循环的火炕技艺;独具特色的边境文化影响下的“寨堡”建造技艺。
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新型夯土别墅,采用新型夯土材料,分析黏土、泥土以及细沙等配比,每一个模块经过科学实验,使土坯砌块的承压能力发挥到最大,是国外夯土建筑中较为成功的典范。奥地利的Martin Rauch住宅,建造者是陶艺工匠出身,对夯土有绝对的话语权。他创新性地在典型的夯土层中插入黏土砖,使得传统夯土墙仿佛有了骨架一样,也增加了夯土建筑立面的纹理和阴影效果。
受国外先进的乡土住宅改造技术方法的启发,融合新旧建造技术的方法如下。
(1)大力研发可循环再生的夯土建筑,改进生土建筑的结构和材料力学性能,发扬夯土材料导热系数小、热惰性好的优点,并开发与“夯土建造技术”配套的施工设备。利用传统的土坯制作技术和混凝土相结合的生态复合墙技术(图4),改进墙体抗震差、厚度过厚的缺点。
(2)提升火炕技艺,改进燃料的热效率,推广节能炕房技术,可有效降低居民的采暖成本。
(3)发挥甘肃太阳能能源优势,融合新技术,采用太阳能、沼气池、牲畜所和厕所一体化设计,提高能源利用率。
表2 院落长宽比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列表
图2 改造前民居外廊
图3 改造后民居外廊
(4)引入新材料开发技术,变废为宝,开发秸秆复合建筑材料(图5)。
在建立“甘肃特色民居”的新模式中,应将适应当代建筑理念的传统营建智慧继续延续和发展下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延续适应本土气候的建筑布局形式。传统民居中“虎抱头”和“钥匙头”形的平面可有效抵御西北地区的风沙,所以应当继承下去。此外,对其内部的功能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把储物、交通等空间布置在北侧,形成对外界热环境的温度阻尼区,大大改善室内的微气候条件。
图4 生态复合墙体
图5 秸秆复合建筑材料
(2)改进地方建筑材料的运用水准。本土有对应木材变形的一套方法,选用杨木、柏木、榆木等,经过多次湿润后再晒干的循环,再使用时木材不易变形。特色民居建设应重视本土材料的发展潜力,利用高技术在当地对本土建筑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性价比更高的新型建材。
(3)以节约土地和务实为原则进行空间布局,“按需而建”。吸收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营建方法,进行并联式和院落式的改进设计,在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节约和突出地域建筑特性的目的。
按照上述民居新模式的建设方式,设计出三种适应不同民族的民居平面布局形式(图6)。
图6 甘肃新式民居平面图
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对建立甘肃地区民居新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首先,要尊重各个民族文化信仰的不同精神需求,延续传统的功能空间、庭院以及装饰设计,融入现代技术,改造院墙、加设暖廊和厕所等来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其次,创造符合甘肃地区环境的节能可持续夯土建筑建造技术,生态复合墙以及夯土建筑的配套设备的开发;最后,延续甘肃地区传统建造智慧,建筑平面布局、本土特色材料以及务实的院落布局形式。只有建立起这种与本土文化协调共生的民居建筑新模式,才能经得住时间的洗礼。希望本文能够给甘肃地区特色民居的建造设计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