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英昆 沈庆洲 李维国
(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 河北 秦皇岛 060003)
海洋科学类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坚实的海洋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全面的海洋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和海洋技术基本技能,能在企业及科研部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海洋技术开发和海洋管理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
通过7个学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毕业论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在第8学期,共6周,计6学分,占到毕业要求总学分的1/10,是最后一个富有创新性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高校本科教学的重要实践环节,它在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综合考察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其质量优劣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1,2]。在论文管理过程中,学院分别在论文的开题、中期、答辩及论文审查阶段组织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保障了毕业论文的质量[3,4]。
我国学者对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研究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本科毕业论文管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步。主要包括对毕业论文进行形式、内容和答辩的管理;对论文撰写过程的管理;综合考虑论文的结果和撰写过程的全面管理。2008年至今,国内对财经类、管理类、法学、医学、英语等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制的改革有所研究,2012年后涌现出大量学术论文。
本文主要针对海洋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全国海洋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1 组织管理方面。毕业论文从选题到答辩结束,常历时一个学期。尽管高校都设置了自己的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但普遍缺乏具体的操作规程和实施细则。从选题、方案设计、试验材料、技术路线、文献查阅、资料收集、论文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定稿、PPT制作到答辩等环节,大多没有十分明确的执行标准与考核指标,造成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个别教师指导稍显形式化。
2.2 教师指导方面。由于高校扩招和学校专业数目增加,使得部分院校出现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师生比有些高达1∶15,部分教师除了承担本科教学工作外,还要兼顾科研项目以及其他社会工作,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下滑[5]。部分年轻教师水平有限,缺乏生产实践经验,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此外,个别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从选题立项到学生交稿答辩,很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只依靠其他方式进行指导,如电话或网络,使得毕业论文在质量上无法保证[6]。
2.3 学生实施方面。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文献阅读和整合能力、分析能力、观点提炼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等各方面比较弱。另外,受到就业压力影响,第7学期末到第8学期学生面临着考研、就业的选择,势必投入较大的精力,因此影响了投入到毕业论文中的时间[7]。有调查研究显示,大部分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对其抱有“只有不做的,没有不过的”的思想,有些学生甚至只花一天时间就将毕业论文拼凑出来;甚至还有个别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转嫁给指导教师,认为毕业论文是指导教师的责任[8]。
为了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河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将海洋科学类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划分为交流平台建立、指导学生人数分配、选题立项、安排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组织开题、实验指导、论文写作指导、答辩及成绩评定等阶段,并将每个环节进行细化,根据学校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细则和实施规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系(见图1)。各部门各司其职,开展各项工作。
图1 海洋科学类本科毕业论文组织管理体系
3.1 交流平台建设。毕业论文工作是由学校、学院、系、教师、学生共同完成的一项教学任务,因此,信息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海洋科学类专业建立的QQ交流群,以“××届毕业论文交流群”命名,成员由学院领导、系主任、教学秘书、指导教师和学生构成。一方面对新的通知要求能够及时下达给师生,一方面方便师生进行交流。
3.2 指导学生人数分配。河北农业大学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所指导学生人数并没有明确要求,因此,会出现有的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超过10人。常常采用的人数分配方法为:先由教师确定预计指导学生的人数,再由学生进行选择,最后系里统筹,确定分配结果。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选择指导教师扎堆的现象时常发生,有时甚至出现教师指导学生人数超出自身能力范围的情况。因此,此方法无法科学的实现学生人数分配。制定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价标准》,系里根据评价标准,对本系教师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指导学生人数。避免由于教师时间精力、科研能力、责任意识等原因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3.3 选题立项。恰当的选题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前提。毕业论文应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接触学科前沿,进行理论探讨,或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迫切任务,联系实际进行选题。在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中对选题做出了如下要求: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具有科学性;注重应用性,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切忌脱离实际的为研究而研究的选题;注意工作量和时间的限制,学生在积极努力的条件下有较充分的时间对研究结果作认真的分析,完成毕业论文。但对选题的具体管理审核措施未提出明确要求。制定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规范》,建立毕业论文题目库,执行双向选择。第7学期18~20周,由学院监督,系里组织,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根据研究方向和学科前沿研究,结合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将本年度的毕业论文题目输入进库,学院专家组根据规范对题目进行审核,这个环节既可以保障题目质量,又可以避免题目过于相似,最终,专家组对审核未通过的题目进行删除,并于第7学期20周前将更新的题目库上传至交流平台。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或考研、工作方向进行选择。选择结果上传至交流平台,指导教师根据名额进行筛选,对于未招满或者超标的,系里负责统筹安排。可避免由于选题问题造成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3.4 实验指导。毕业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全面负责。根据学校 《关于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补充规定》要求,指导教师应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参加过一定科学研究工作的教师担任,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以保证毕业论文环节的正常进行。要求指导教师应为人师表,坚持教书育人,对学生既要在业务上严格要求,认真指导,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思想。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写作或设计的能力,以启发引导为主,不包办代替,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安排充足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对每位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指导和检查。海洋科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在学校要求的基础上,制定了 《本科毕业论文师生联络登记表》,要求毕业论文指导期间,每周师生要进行至少两次沟通和交流,并把交流时间、地点、主题记录在登记表中,师生共同签字。此表也作为学生成绩中的参考标准之一,若发现由于指导教师不作为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差的,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指导老师,并在下一年不得申报指导教师。
3.5 毕业论文材料规范化。根据河北农业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要求毕业论文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实事求是、撰写规范、文笔通顺,使用计算机排版、打印,具体书写格式应依照 《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和 《本科毕业论文排版范例》的要求。海洋科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制作程序包括选题及填写任务书、开题及填写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指导教师评阅、答辩和成绩评定等环节。对材料的要求和规范多为文字性描述,难免增加了师生的阅读和理解时间,为了能更好的统一规范格式,更快的应用于师生,制作了带标注说明的模板,上传至交流平台。
3.6 成绩评定。根据我校 《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定》,毕业论文成绩采用百分制,优秀(90~100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60分以下)。成绩分别由指导教师、答辩委员会评定,总评成绩比例为:指导教师评分占50%,答辩委员会评分占50%。以学校下发的 《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参考标准》作为毕业论文答辩评分标准,是答辩成绩评定的依据。然而对于指导教师评分却没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易受主观因素干扰。将总评成绩分成三部分:指导教师评分40%,交叉评分占20%,答辩委员会评分占40%。指导教师评分要细化量化,从选题意义、实验方案、实验实施以及论文完成情况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交叉评分,采用相近学科间非指导教师评分,评分标准依据 《毕业论文质量评定参考标准》,这样可减少“人情分”的出现。答辩委员会评分参照学校现有的标准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