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 旭 张守志 韩 婷
(延边大学理学院地理系 吉林 延吉 13300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体现了党对绿色生态的高度重视。将绿色、生态的内涵注入到经济发展中,是实现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战略[1]。近年来蔬菜产业既是秦皇岛市农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又是种植业中整体效益极高、发展速度极快的新兴产业。为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促使其由传统的低效益生产型产业转变为绿色生态的高效益型产业,对蔬菜产业前景进行科学的分析尤为重要。
蔬菜在秦皇岛市主要产品产量中所占比重最大(图1),蔬菜产业逐步成为了该市农业中的支柱产业。经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全市蔬菜种植面积为4.30万hm2,蔬菜总产量达308.79万 t,实现总产值57亿元。秦皇岛市主要种植大棚西红柿、黄瓜、豆角、错季食用菌、生姜、生菜等,各区县呈区域性生产,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产业格局[2],具体情况见表1。
图1 2011~2017年秦皇岛市主要产品总产量占比图
表1 秦皇岛市蔬菜生产区域性分布表
1.1 发展优势
1.1.1 自然优势。秦皇岛市地理坐标为118°33′E~ 119°51′ E,39°24′ N ~ 40°37′ N,濒临渤海,受海洋调节作用较大,形成了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3]。全年平均气温10℃~11℃,最热月一般出现在7月。全年降水量600mm左右,7、8月降水强度大。全市年日照时长2700~2900h,5、6月日照时数最长。温度、降水与太阳辐射的高值较集中,满足了一季蔬菜作物对温度、水分及热量的需求。该市水资源总量丰富,且受外界干扰影响较少,辖区内河流众多,流域覆盖面积大(流域面积30km2以上的河流达48条),市内3大水库(石河、桃林口、洋河)水质稳定[4]。从土地资源来看,一是土壤类型较多,从北向南依次分布棕壤土、褐土、潮土、滨海盐土、风沙土、水稻土等十余类[5],满足了多种蔬菜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二是土壤质地较好,该地区多轻壤土及中壤土(约占全市土壤面积的75%),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适宜培育高产的优质蔬菜。
1.1.2 市场优势。秦皇岛市东北部接壤辽宁绥中,是通往东北地区的枢纽城市,西部接壤河北承德、唐山,市区距北京280km,距天津220km。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秦皇岛市将70%的蔬菜销售至京津冀及东北地区,蔬菜流通稳定。秦皇岛市具备海洋港口,其出口贸易历史悠久,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国外市场需求量大。
1.1.3 政策优势。此阶段,全市坚持稳中求进,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发展战略,坚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做强蔬菜、畜牧、水产、林果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目标。秦皇岛市蔬菜管理中心依据 《2018年蔬菜产业发展资金使用办法(秦菜[2018]2号)》和相关会议纪要,下达了以高端设施蔬菜、蔬菜新品种新技术、蔬菜质量安全及特色产业等为主要建设内容的蔬菜产业发展资金项目计划通知。
1.2 存在的问题。尽管秦皇岛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具备以上优势条件,但近2年的数据显示,该市蔬菜的产量下降 (见 图 2), 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显著问题,具体总结为以下几方面:
图2 2011~2017年秦皇岛市蔬菜产量变化
1.2.1 蔬菜产业集约化水平低。秦皇岛市蔬菜产业中,从事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线式的龙头企业较少,其中拥有先进技术的仅占1/4,生产规模较小,缺乏科技支撑,市场竞争力弱。另外,蔬菜生产多为一家一户管理模式,即使一些生产基地已经建立合作组织,但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组织懒散不规范,基地的比较优势逐渐弱化,降低了蔬菜产业的发展质量与效益。这样的基地有马芳营的黄瓜基地、崔庄的百利西红柿基地等。
1.2.2 常规产品多,特色、绿色产品种植力度小。目前秦皇岛市蔬菜产品多为常规蔬菜,不耐储放与长途运输,多就近销售,难以适应市场大流通的需要。尽管发展了一些棚室蔬菜,但种植水平低、规模小。特色蔬菜种植力度较小,以采摘蔬菜和教育少儿为特色的观光模式基地少。绿色蔬菜品牌认证注册少,绿色优质产品所占比重低。受传统习惯影响,蔬菜产品结构不符合市场需求,导致蔬菜的供应出现临时性短缺或过剩等问题,降低了该市的蔬菜产业市场竞争力。
1.2.3 缺乏先进技术支撑,产品质量不高。纵观近年来秦皇岛市蔬菜产业的发展,不难发现蔬菜生产技术较落后,绿色无公害技术并未全面推广。菜农们长期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降低了蔬菜产品质量,并且种子的更新速度较慢,不利于高产高销。菜农沿用传统的种植观念与方法,高新技术的普及效率低、推广力度小,生态农业总体发展缓慢。从成品的包装来看,所用材料环保程度低,以抚宁区崔庄蔬菜生产基地对百利西红柿的包装为例,先用纸质保鲜托盘垫底,再装入大的纸箱中,这样的包装并没有达到理想的保鲜效果,菜农不得已将青涩未熟的西红柿进行包装,降低了产品质量的同时也出现了浪费纸箱的现象。
2.1 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形成大龙头带动、产业集群支撑的经营格局。扩大生产基地的面积与规模,优化基地经营模式与管理结构。引导和扶持基地与蔬菜生产者、加工商、经营者、销售商等紧密合作,积极进行招商引资,发展龙头企业,建立“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产业链[6],带动地区蔬菜产业化经营。积极组织菜农创建蔬菜协会、蔬菜专业合作社等,发挥其“领头雁”的作用,提高蔬菜生产的管理机制,规范蔬菜产品的市场经营,促使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市场占有率。
2.2 培育特色、绿色蔬菜,积极扩大出口。坚持扶优、扶强、扶大”原则,依托特色蔬菜开拓市场[7]。进一步做大做强青龙的食用菌、昌黎的黄瓜、抚宁的生姜,扩大区域性生产规模。除农业外,秦皇岛的旅游业也是其优势产业,应加强优势产业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围绕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发展特色、绿色蔬菜(如观光型蔬菜、采摘型蔬菜)。作为河北省蔬菜生产的优势区域,秦皇岛与唐山、沧州等滨海区域的发展目标是要重点进行出口型蔬菜生产[8]。推广种植需求量大的品种,紧跟市场的产品需求动向,发展适应京津冀和东北地区需求的品种;依靠品牌优势,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生产高质量的蔬菜,在生产、包装、运输等各个环节层层把关,发挥港口优势以拓展海外市场。
2.3 提高生产技术,强化政府支撑。一是要引进新品种,提高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生产绿色无污染产品。二是要提升农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对菜农进行蔬菜种植技术培训,使农民懂技术、会管理。三是要积极发挥政府对企业和菜农们的导向作用,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规范使用蔬菜专项资金,制定利于菜农的优惠政策,积极响应国家农业发展规划,调动菜农和企业的积极性,把蔬菜产业的发展摆在重要位置,促使菜农、企业和政府三方的协调,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
本文基于绿色生态视角,分析了秦皇岛市蔬菜产业优势与劣势并存的发展现状,针对产业、产品及技术3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形成大龙头带动、产业集群支撑的经营格局,培育特色、绿色蔬菜,积极扩大出口,提高生产技术,强化政府支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