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渔业推广中心 侯同玉 李庆勇 朱德兴/文图
长吻鮠(Leriocassis Longirostris),隶属于鲇形目,鮠科,鮠属,又名鮰鱼、江团、肥沱、肥王鱼等。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长吻鮠外形与珠江流域的名贵品种斑鳠(俗称魽鱼)颇为相似。属肉食性底层鱼类,喜夜晚捕食。雄鱼比雌鱼个体大,每年4~6月产卵。对溶氧的要求较高,一旦缺氧浮头,容易造成死亡。对硫酸铜等药物比较敏感,不能按常规用药。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孵化的鱼苗,到年底可长到400~500g,第二年年底可长到1500g。在天然水体中,长吻鮠以小鱼小虾为饵料,人工饲养条件下可完全摄食人工饲料。我中心于2015年引进该鱼进行养殖试验,目前该鱼个体规格普遍在500~800g之间。现将池塘养殖技术和方法综合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灰白,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长吻鮠喜生活于江河底层较清澈的水中,冬季栖息于岩石或有乱石的深水处,喜阴畏光,夜间则到水体中上层活动觅食。属温水性鱼类,生存适温0~38℃,生长适温是25~28℃,最佳溶氧为5~7mg/L,当溶氧降低到2.5mg/L时则出现浮头现象,适宜pH值为7~8.5。长吻鮠是温和的肉食性鱼类,鱼苗鱼种期以枝角类、桡足类、水蚯蚓、摇蚊幼虫、陆生蚯蚓和其他水生昆虫为食;成鱼主食各种小型鱼、虾、泥鳅及蚯蚓、螺蚌肉。经过驯化,也喜食人工配制的颗粒饲料。性成熟年龄一般为4龄,个体怀卵量为1.7~10万粒。成熟卵具有黏性、无色透明。亲鱼有护卵特性。
要求水质清新,溶氧较高,pH值为7~8.5。池塘应选在靠近水源,排灌水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为3~10亩为宜,水深1.5~2m,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壁用砖石或水泥硬化,池底淤泥不超过10cm,每口塘配备适当数量的增氧机。塘中可放养一些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以适合长吻鮠喜暗避光的特点。
主养长吻鮠时每亩投放规格为5cm以上的鱼种3000~5000尾,并适当搭配一些鲢、鳙鱼以控制水质。鱼种放养前用3%浓度的盐水或5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15min,进行鱼体消毒。长吻鮠作为搭养品种时,可同鳗鱼、鳜鱼、加州鲈等混养,每亩放种200尾,但不宜与鲶鱼、罗非鱼、白鲳、鲤、鲫等同是底层鱼混养,避免抢食饲料。
为使长吻鮠生长更为迅速,缩短养殖周期,可选用人工驯化培育的,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一冬龄鱼种。一般每亩放规格为70~100g鱼种800~1200尾,搭配规格为150~200g的白鲢250~300尾、鳙鱼75~100尾,另放5尾鳜鱼或鲈鱼控制池内野杂鱼,不能放鲤鱼、草鱼、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鱼种放养一般在3月初为好。在鱼种放养前10d,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用量为100~150kg/亩,7d后放水至要求水位。鱼种放养前,用浓度为15~20mg/L高锰酸钾溶液或3%~5%食盐水浸洗鱼体15min,杀灭病原体和敌害生物。
饲料投喂开始以鳗鱼饲料为主,逐渐驯喂其它饲料,当长至8~10cm以上改投配合饲料。经过苗种阶段转食驯化后,长吻鮠以配合饲料为主,饲料粗蛋白含量要达到40%~45%。在池塘一边搭建饲料台,投饲要做到定点、定时、定量。鱼种放养后进行驯化,先在饲料台处用声音训练,使池鱼形成条件反射,然后采用手撒慢慢投饲,每天投喂2次,时间为上午8时和下午8时,上午和下午投饲量比例为4∶6,每次操作要细心,直到鱼群吃饱离去为止,日投饲量一般为1.5%~3%。
长吻鮠喜爱水质清新、溶氧较高的池水,平时应加强水质管理,坚持经常加注新水,及时开动增氧机,合理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6~9月是长吻鮠生长旺季,应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为池水的1/4。尽量增加增氧设备,适时开动增氧机,按照晴天中午开、阴天清晨开、连绵阴雨半夜开,傍晚不开、浮头早开、生长旺季天天开的规律,运转时间为中午短、半夜长,凉爽短、闷热长,负荷大、时间长,负荷小、时间短。定期施用光合细菌,用量为10~20g/m3。定期泼洒生石灰水,一般在养殖期间每半个月左右泼洒一次,每亩用量为5~10kg。始终保持池水溶氧不低于5mg/L,pH值为7.2~8.2,水体透明度为30~40cm为宜,但要根据季节和池塘水质肥度灵活掌握,水质不宜过于清瘦,应以中等肥度偏淡为好。如果水源充沛,温度适宜,也可用微流水辅以定时冲水的方法。
巡塘要勤,坚持每天上、下午巡塘,清除残饲、污物和清洗料台,观察池鱼有无浮头现象,酷暑季节、天气突变还要增加夜间巡塘次数或安排夜班管理。早开食,鱼种放养后第二天开始投饲驯化。结合巡塘,每天看天气、看水色、看鱼的吃食情况。每15d随机抽查鱼体,检查鱼的摄食、肥瘦情况并通过称重,计数,推算鱼的生长速度,塘鱼的总量与饲料的效价,确定下一阶段的投饲量。
要及时做好鱼病防治工作,长吻鮠成鱼养殖期间的疾病不多,常见的有烂鳃、肠炎、锚头鳋等,采取“无病先防、有病早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预防措施。主要预防措施是做好放养鱼种前的彻底清塘和鱼种放养时的鱼体药浴,并放养体质壮、无伤病的优质鱼种,按照科学的“四看”、“四定”方法进行投喂并不投喂变质饲料,定期施用生石灰、含氯制剂等进行消毒。长吻鮠的烂鳃、肠炎、腐皮等细菌性疾病可用含氯制剂连续全池泼洒2~3次,用量按说明要求使用的方法加以治疗。肠炎病可同时用大蒜泥均匀拌饵内服,每次连服5~6d;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可用0.5mg/kg的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隔1周后再泼洒1次。因长吻鮠用药量通常比家鱼少,所以在泼洒治虫药物后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鱼体乱窜、不适应症状要立即加注新水。
在饲养管理中,随时注意观察鱼群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反应或病鱼,应尽早对症下药治疗。鱼种放养前10d~15d,要对养殖池进行严格清淤消毒,按0.1kg/m2~0.2kg/m2生石灰溶化后全池泼洒,或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养殖过程及时清理草梗等青饲料残渣,及时捞除病死鱼。在鱼病流行季节,每15d用生石灰20~25g/m3水体全池泼洒;或用含氯消毒剂泼洒消毒。鱼种放养前还可以用草鱼出血病及细菌性肠炎病、烂鳃病、赤皮病灭活疫苗进行胸鳍基部肌肉注射,注射剂量为每尾0.3~0.5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