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志红 编辑/苏 二
方志红女,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三批后备业务专家。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分会青年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肿瘤医学分会理事。近年来主要从事中药阻抑肿瘤侵袭转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门诊时间:周一上午、周四全天(总院)周二下午(石门路门诊部)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各类癌症榜首。近几年,肺癌治疗开启了全程管理的模式,即把肺癌当成慢性病对待,在肺癌规范化诊疗的基础上,多学科共同协作,从疾病治疗、心理康复等多个方面,帮助肺癌尤其晚期肺癌患者尽可能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肺癌的全程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肺癌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临床特征、病机特点和相应的治疗方法。2016年中医肿瘤诊疗指南协作组织制定了《恶性肿瘤中医诊疗指南》,其中对肺癌的不同分期不同阶段制定了详细的中医治则治法。我们结合中医诊疗指南,根据肺癌患者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将中医药治疗也相应分为以下三大类。
Ⅰ期肺癌术后,或者Ⅱ-ⅢA期患者在手术、放疗及化疗结束后,即西医治疗结束,进入随访观察期,这个时期是我们中医药发挥作用的关键时期。中医药治疗能改善机体内环境,减少复发、转移。
即使患者体质尚好,但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都可伤及脾胃,故应在组方中适当加入党参、黄芪、薏苡仁、白术等健脾益胃药,使气血生化充足,抗病能力增加。随着正气渐复,可考虑适当攻邪,酌加活血解毒、软坚散结等祛邪药物,如石上柏、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夏枯草、蛇六谷、山慈菇等,但仍须注意时时顾护脾胃,不可攻伐太过。
中医防护治疗适应于因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出现临床不适症状的患者,以扶正为主要治疗原则,以减轻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手段引起的不良反应,促进机体功能恢复,改善症状,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治疗目的。
化疗药物耗伤人体气血、精津,损伤脏腑功能,常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部分患者不能耐受化疗而终止。应用益肾健脾、理气和胃、补气养血、养阴温阳等以扶正为主的中药,可以减轻和改善这些不良反应,提高化疗效果。
化疗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脘不适,腹胀或腹泻,便秘,舌苔白腻或黄白腻,辨证多为脾失健运,湿毒内阻,胃失和降。治疗以健脾化湿、理气和胃为主。选用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二陈汤加减。
肾主骨生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疏泄主藏血。化疗后若发生骨髓抑制,故多从脾、肾、肝入手,治以健脾益肾、养肝补血。常用补中益气汤、当归补血汤,选用黄芪、当归、枸杞子、女贞子、何首乌、山萸肉、熟地黄、菟丝子、补骨脂、黄精、淫羊藿、鸡血藤、石韦、红枣、花生衣、仙鹤草、紫河车等。
放疗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同时也损伤正常组织,在治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常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较易出现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骨髓抑制等。中医学认为,放射线属于“热毒”,易耗伤阴液及气血,出现神疲、气短、口干、干咳、大便干结等表现。针对这些不良反应常用沙参麦冬汤、生脉饮、麦味五参汤、金水六君煎等方剂。
中医学认为,肺癌是由脏腑虚弱,气血亏虚,邪毒外侵或内生,致痰、瘀、毒、热等留滞于肺,久羁不去,凝聚而成。肺癌是因虚所致,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晚期肺癌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是以虚证为主,主要表现气虚和阴虚,同时存在邪实,主要为血瘀和痰浊交阻。针对病因病机,晚期肺癌总的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扶正以益气养阴为主,祛邪以活血理气、化痰降浊为主,方选生脉散合沙参麦冬汤,酌加瓜蒌、浙贝母、夏枯草、半枝莲、天冬、蟾皮、天南星、天龙、赤芍、莪术等。由于正气虚损是肺癌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中应始终注意扶助正气,顾护胃气,服用扶正中药时不要过用滋腻苦寒之品,以免碍胃伤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