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锦萍
【摘 要】从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颁布“十二五”规划,提出国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到“十三五”规划提出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强调了要补科技创新进步短板,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创新活力不足,科技研发投入偏低,科技成果转化缓慢,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较小的问题。如何提升科技型企业发展,尤其推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更好的发展,就要求企业引入有效的管理举措,将内部控制与科研项目结合起来,减少不必要的投入,提升企业活力,高效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趋势 。而最近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再一次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持,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位置;要支持发展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建设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创新型国家,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来提升国家的产业发展和保证国家的财富增长。国家所有政策都体现出对科技的关注,出台的各项举措必定会引导更多的企业走上科研发展的道路。如何让这些科技型企业健康发展,引入管理是势在必行的。本文就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入手,谈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问题。
【关键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策
随着国家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推出越来越多的优惠政策,创新创业生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持续涌现,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年创业人才、创业资本与创业市场不断繁荣,创新创业文化深入人心,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和新动力基本形成。英国《自然》杂志日前以《为什么科研人员想去中国》为题撰文称,中国在2019年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研发投入国,如今,中国经济增长率趋缓,同时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劳动力减少的双重压力。中国的应对之策就是大力投入资金支持新业态。到2016年底,中国各地的企业孵化器帮助成立了超过22万家初创公司。据麦肯锡公司分析,到2025年,创新对中国GDP的贡献率将高达50%。
如何引领科技型企业长效健康发展,尤其推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更好的发展,需要我们为企业引入有效的管理举措,使企业内部控制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财务管理、仓储管理,还应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特点,把科研项目的研发一并纳入内部控制的管理范畴上来,减少不必要的研发投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活力,使企业高效发展。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机遇
1.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要建设科技强国是十八以来的国家重大目标,发展我国科技事业,不断创新,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看出,2015年,光国家高新区新增注册企业达19万家,高新科技类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2.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机遇
国家也为了推进科学进步,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在税收、融资方面都给予高新技术企业很多的优惠,这对高新技术企业是绝好的机遇,特别对于缺少资金支撑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如何利用现有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发展,是企业经营过程中,应给予关注的。2015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制订“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的提出,更说明科技的力量不容忽视,是科技型企业大展宏图的机会全面到来。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目前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的中小企业企业管理权高度集中,普遍在内部控制方面一直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问题,同样存在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中,加上中小企业资金普通匮乏的情况,如果不加强企业管理,企业将很难面临市场竞争。大多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开创者以技术人员为主,他们虽然在技术方面有卓越的能力,在经营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
1.对内部控制认识不足,没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有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足,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审计,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的事,就是通过日常财务审核、核算就可以解决的观念,认为增加内部控制只会让办事效率低下,使经营决策缺少灵活性,增加的人员岗位还得增加企业支出,这种抵触心理在一定程度下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2.研发的盲目性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缺少资金,容易对所研究的项目缺少足够的市场调研,管理者为了尽快回笼资金,对所研发的项目只追求短期效应,而对项目的长期发展缺少足够的关注,仅凭管理者自己的臆想,就开始研发。设计的产品单一,或者为短期利益,只针对单一项目进行定向开发,不能使产品的技术效用最大化;研发过程中也缺少对市场需求的关注,产品没能根据快速发展的客户需求进行改进,注定使研发项目无法产生足够地效益;而或因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研发半途而废,导致前期的投入全部浪费;有些企业采取模仿式研发,这样很可能导致产品在市场所的同质化严重,影响后期销售。当产品大量积压时,又被迫低价出售,综合投入产出比,其实真正赚得盆满钵盈企业并不多。
3.研发支出大且周期长
很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项目没有做好实施规划,没有对项目进行时时管控,没有建立研发进度表,研发进度缓慢,导致研发周期过长,不但增加时间成本、无法跟上市场快速变化,同时过长的研发周期导致人工成本也相应偏高;研发所需要的材料因其特殊性,没有纳入生产采购系统管理,没有对采购环节的进行有效控制,仅交由技术人员自行采购,使研发材料支出偏大。
4.缺少风险管控意识,内审职能弱化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往往没有独立的审计部门,没有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从而削减了员工在执行业务过程中的自觉性、积极性;资产控制不严谨,缺少对资金使用的統一规划和完善的赊销政策,不能提高资金的使用价值,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本来就资金紧张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对科研项目的开发。
三、加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
要加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企业可以引入项目管理的方法,将先进的理念在科研管理中应用起来,应将内部控制贯穿于经营及研发的始终,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了解到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贯穿与经济业务始终的,旨在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进行,保护资产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企业应当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和财务信息管理结为一体,建立和企业匹配的财务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关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内部预算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是集系统化、战略化为一体的科学管理模式,强化业务预算、资本预算和财务预算管控,可以确保资源有效配置、有序流动。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目标和资源,通过合理预测,全面平衡,对当年或者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和资金调配、经费支出制定相应计划安排,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自己的科研项目,所以首先应从研发项目的立项抓起,严格建立项目审批制度,经过市场调研,对与项目有关的市场、资源、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和评价,从而确定是否最可行或选择最佳的实施方案后,由项目负责人出具项目可行性分析。还要关注研发成本的支出,研发成本包括研发费用和产品成本,分析要包含市场前景,研发项目的预算,研发所需要的时间,及人员的配制,项目预计收益等。
(1)建立研发项目立项审批制度
管理层结合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市场调研或者客户需求分析,技术的先进性及成果转化的可行性,站在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角度考虑,结合项目资金来源、人员安排等综合考虑,再确定项目是否实施。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由研目负责人申请,管理层逐级确认后,出具详细研发预算报告。
(2)研发项目资金及项目开发周期的预算
企业可以依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 号)的归集方式列示研发费用的预算表,便于日后的财务数据比对分析,也为便于日后对研发费用的归集。预算应包括:项目研究的专用设备、研发所需材料款、必要的测试化验等加工费、有可能支出的差旅费、专家咨询费等。研发项目立项通过以后,因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不足,应着手资金的调配,依据项目是自筹资、引入风投还是利用政府补贴的不同,分别建立不同的资金使用方案。此外还应就项目组成员的不同职责,确定资金使用过程的审批流程。
(3)建立项算实施全过程监控體系
针对研发项目预算,建立详细的项目实施计划,明确内部人员在产品规划、研发设计阶段的成本责任,明确企业与设计阶段相关人员的责、权、利关系,明确成本控制中各项记录、统计、分析、管理的程序,只有这样才能使研发成本控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达到相应的效果。依据计划所安排的时间进度,将财务预算与研发进度结合起来,细化项目预算实施进度,加强项目监督分析,动态管控研发项目的实施。分析市场需求,时刻关注所研发的项目与未来市场需求的贴合度,做到有效的研发,尽量使研发效用最大化。建立研究成果验收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独立评审和验收。
2.关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成本控制
研发项目一经立项,企业就应根据项目的研发阶段,进行成本控制。我们把研发过程分为3个阶段:研发决策阶段、产品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
(1)研发决策阶段
列出研发必需投入的专用设备及材料清单,并分别比较不同商家的产品性能参数和采购成本,成本利润率,按照各因素的影响程度,确认最终产品。
(2)产品设计阶段
该阶段是研发项目的关键点,设计的方案,直接决定以后产品的价格水平,也是人力投入最多的环节,尤其对于中小软件企业来说,人员成本也是不可忽视的地方,加上中小企业人员数量少,如果项目较多,让大量人力投入到同一项目上的话,还会影响其他项目的进展。在研发设计阶段引入成本控制是指,应对研发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进行对比、检查、监督、引导和纠正,使成本尽量控制在计划和可控范畴内。企业应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酌情考虑有无更为合适的方式代替,是否需要请其他企业代为加工部分非核心部分,或支付合理使用费引进其他企业的创新技术。
(3)试生产阶段
产品研发好后,应先进行试生产。企业可以通过试生产,充分验证产品性能、更精准的了解到产品在生产环节所需要的成本,以便测算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最佳控制点;产品质量、操作性能、外观等上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将产品少量投放市场,可以通过市场调查确定批量生产的可能性,并结合成本和市场需求定取合适的价格,然后再进行批量生产。避免未经充分测试,导致大批量生产后无市场或者成本过高的现象。
3.关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在企业的研发过程中,同样也会有相应的风险。比如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不足,导致资源闲置;营销策略与市场不符,营销失败;未能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导致产权不清晰;技术秘密外泄等。这些都要求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通过制度进行规范,在研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给予相应监督。比如制定《研发项目立项审批制度》《科研成果验收制度》《研发人员管理制度》等。
四、怎样保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
要想保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首先,应使管理者认识到内部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让企业管理者及所有员工都参与的内部控制的管辖范围内。在企业全体人员提高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树立现代企业价值理念。企业在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应当将全面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管理贯穿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从预算着手,通过明确各执行部门的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及工作协调机制,从源头避免风险的产生。
其次,建立科学的激励政策,提高不同岗位的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应该以预算目标为核心,建立考核激励机制,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做到有奖有惩、奖罚分明。考核时,应按预算初始规划,将事项分解后,再落实到各责任主体,并针对特殊事项进行分析,做到考核可控、目标一致、具有时效性。
再次,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管理体系及研发项目实施流程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可以通过建立信息系统,提高企业内部信息,甚至是与外部的交流和沟通产生的信息在相关部门间快速有效的沟通,从采购到销售、从研发立项到项目结束都能时时的监督,做到即使没有相对独立的审计部门,可以将企业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在市面上,可以很容易找到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比如用友、金蝶等都有适合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只需要根据自己的业务特点,增加适合的管理模块就可以很方便的管理了。
最后,企业应提高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企业的研发成果,及时对验收通过的研究成果,审查确定是否申请专利或非专利技术。另外要推进成果的运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五、结束语
总之,一个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管理,管理方法运用得当、管理过程合理,则管理效果事半功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只有将内部控制制度做细,对所研发项目进行持续评估,使研发内容与市场需求相契合,将管理有效的贯彻实施下去,企业才可能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丽娜,代春雷.精益企业之成本管理实战[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8:35-56.
[2]高楠,毕克如.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J].企业管理,2015.27:68-69.
[3]罗勇.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解读及案例精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17.7:153-163.
[4]周常发.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细则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7:158-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