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杯乡情如酒
——上党落子《第一书记》观后

2018-08-05 08:14:37
戏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上党全剧落子

王  芳

看戏的时光太快,两个半小时的上党落子《第一书记》大幕已落。刚刚还在剧情中辗转,哭了,笑了;笑了,又哭了。一眨眼便曲终人散。

散的是戏,散的是人群,不散的却是那随声腔而浸入四肢百骸的乡情。那山,那井,那辘轳,那坡,那人,那吵架声,都是小时候便印在记忆里的画图。那是我血浓于水的乡亲,一个人背起行囊走的再远,那都是我始终想着念着的乡里乡亲。

是的,我的文艺启蒙便是这既婉转又慷慨,既悲伤又缠绵的落子,父辈们叫它“闹了”。所有的人生百态,封神祭祀、婚丧嫁娶、子孙绵延都在这“闹”字中尘埃落定。

与别的看戏人相比,我,知道它的好,只觉得它的好,因为它已经长在血液里。单谈这部戏,还是要拎出两三样来说道说道。

第一好,是真实。

现在的乡村,与百年前甚至是几十年前都不一样了。大山深处的很多个乡村,日军入侵时,它是安全的,它是堡垒,而经济发展时,确实赶不上城镇发展的脚步,渐渐被遗忘了。面对工业化全球化城镇化的浪潮,我挚爱的乡村溃不成军。戏中人的状态,干旱之年,争一点水浇地,考上大学却上不起学,多少年娶不到个媳妇,染上了赌博甚至吸毒的恶习,无济于事无可奈何地去烧香拜佛,挖天掘地你不能动我的祖坟,这都是很多个乡村以及乡村人的常态,有的行为即使在富裕村或者城乡结合部也有。不管好与不好,对与错,就发生在与我们城镇同时空的乡村。我是农村的孩子,我的乡民所经历的,我都有切肤之痛。这个戏不回避这些,拿真实的乡村示人,拿真实的意识形态示人,而不是像《刘老根》一样,那是粉饰过的乡村。现在的很多影视剧走偏了,好像天下都已经小康了,其实真真正正的还有许多乡村在贫困线下,这是事实,因而才需要扶贫。乡村是真实的,乡民是真实的,甚至乡民骂人时的一句“真你娘的”,都由真而美。“真善美”,真排在第一位,真实的艺术最感人,这已成定论,无需再述。

哭一声,骂两句,生一次,死一回,活生生的,那是我断不掉的乡情。

第二好,是乡音。

剧中唱腔是我小时候便听着的老腔,我爱听的【清流水】【慢流水】【霸王鞭】都在,那板鼓一响,那丝弦一拨,便丝丝缕缕地往骨缝里钻。道白也坚持用上党方言的音,准确地说是以潞城口语为基准的音,佐以普通话的韵,浓浓的上党味便飘了出来。这么些年,这么些剧团,上党戏的道白改了又改,纯正的方言没了,改成普通话,普通话也大多是掺杂着乡音的普通话,显得不伦不类,听起来也总不是那股味儿。今天才发现,那个味儿又回来了。

我认为,这是对的。地方戏之所以为地方戏,是因为地方特色,抹去了地方特色,也就没有了自我。扩展开说,方言的消失是人类文明最大的悲哀。恢复地方话特色,是对传统文化的保全,是对地方文化的建树,是对文明被工业化社会蚕食的有效抵抗。

第三好,是音乐。

全剧的音乐从头到尾流畅自然,一气呵成,就像家乡的浊漳河一样流淌,唱腔与音乐之间衔接的,用行话说叫“无缝”。每个角色的唱腔也各归各位。伴唱也并不突兀,是剧情的衔接和铺垫。音乐的流畅性,保证了剧情的合理进展。作曲家的心里也一定流淌的是浊漳河,他知道,这河如何在山里头蜿蜒,悲怆处,起惊涛;舒缓处,唱慢歌;情深处,弦悲鸣。左右不过两个字“舒服”。

第四好,是合理。

这样的现代戏,这样的题材,难写!稍不留神,便是出力不讨好。扶贫,这贫并不好扶。这戏,好就好在细节上。第一书记到了乡村,没有资金,没有帮衬,实实在在去做事,党支部统一思想,让上不起大学的孩子上了大学,让光棍娶了媳妇,让村子通了水,寻找到中草药,指明了一条致富路。这都很合理。本来也该是这样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让人从逻辑上、从根本上接受了全剧的铺排。

全剧最好的一场便是“医院父女相见”,身患绝症病危的父亲,为采中草药险些丧命的女儿,在医院相遇。之所以让他们相遇是父亲还要交待最后的遗言,让女儿拿着父亲攒下的钱再回到乡村,那个原来与他们祖孙三代都有渊源的老圪道村。这一场要解决几个疑问,解开第一场主演手里便拿着的道具的深意,深具匠心,巧妙地用戏剧语言完成了对生活的提炼,有意趣,有哲理,是有设计感的合理,可说是极妙。

主角没有塑造成高大上,在舞台上并不咄咄逼人。配角平分秋色,各具人性的光芒,这让戏很好看,是对传统意义上设置角色的一次小颠覆,但它合适,合适了也就合理。

我说好,或许是因为偏爱。实际上,也有几处还不完美。比如说,保存有大量的样板戏身段,不好看,破坏整台戏的诗意。伴唱用的有点多,多了便像歌剧。口号用的有点多。很多东西应该化于无形,观众看了心里默然,方为最佳效果。

但,瑕不掩瑜。

虽说是乡村,虽说是扶贫,这部戏仍然被他们生生地弄成了诗意的存在。对于我,依然是那一杯浓浓乡情酿造的清香型白酒。如此的曲终人散,当浮一大白:会当须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动情、动真情。剧中的群众演员也都表演得很好,如扮演“铺盖”的青年演员岳鹏,只有两次单独站出来表演的机会,却让观众把他给记住了。如第二次站出来,他就说了一句:“嫂子,有几个门洞洞?”但他却正好应验了“功力好坏不在表演多少,只要登台,一下就能看出来”的老话。必须承认,全剧中的每一个演员不论角色大小、年龄如何都很入戏,表演得当。

猜你喜欢
上党全剧落子
《哈姆莱特(节选)》核心素养导学
上党地区战略地位嬗变之考述
创业剧《追梦》央视开播
综艺报(2020年22期)2020-12-23 04:37:09
琴(外一首)
诗选刊(2019年8期)2019-08-12 02:29:36
落子山东,意在全局
金桥(2018年4期)2018-09-26 02:24:54
看见校园霸凌
女性天地(2018年6期)2018-06-12 17:05:52
上党梅花共五朵高平独占“四朵半”
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5:32
上党棒子款款来 烟霭楼台舞翠鬟
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5:30
90后唐丹: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金色年华(2016年8期)2016-02-28 01:40:30
上党名吃
烹调知识(2004年2期)2004-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