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实践特征与实现路径

2018-08-04 09:45洪浩
唯实 2018年7期
关键词:政党马克思主义制度

洪浩

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内涵反映,是我们党目标和价值追求的现实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深刻论述和重要指示,为我们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强大动力。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建设总要求、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的精神支撑力,是推进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文化生产力。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镜象特征

由于我们党的党内政治文化自身发展的特殊历程和特殊背景,其存在状态和发展特征与其他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相比,有着鲜明的个性标志。

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独立语境。党内政治文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理论基础、思维逻辑、语言风格,处处留有马克思主义的话语特征。从国际歌到国歌,从《共产党宣言》到《中国共产党章程》,从“四个自信”到“四个意识”,都深深地打上了马克思主义的烙印。建党97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中,从早年跟跑苏共到改革开放后与其他国家政党赛跑中,再到新时代领跑世界政党的历史境地中,党内话语体系在传承马克思主义基本语境的基础上,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呈现出了时代发展的璀璨与进步。这个进程,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脉相承,与党的指导思想的一次次与时俱进一脉相承。

具有以人民为中心的独有情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必然反映到党内政治文化中来。党内的思想教育、党员标准、党组织行为,时时刻刻都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基准线来运行。全党上下,从党的最高层到普通党员,都把人民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唯有人民的利益。党的行动纲领、党员的行为准则、党组织的工作轴心,归根到底,都是为人民谋幸福,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初心。

具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独特意境。党内政治文化源于革命政党的崇高理想,以革命性为基本属性之一,有着为信念奋斗、为理想献身的高尚情怀。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到“红红脸、出出汗,加加油、鼓鼓劲”,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船精神”到“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从革命英雄主义到革命乐观主义,革命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形象,也是中国共产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之道。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更加彰显。

具有不断自我修复的独创环境。在我们党自身发展的进程中,正是不断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确保党始终能够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不断发展壮大。无论是建党建国以后的整党整风,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历次主题教育活动;无论是党的十八大以前的“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创先争优活动,还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都通过自我革命的集体行动,开展学习教育、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问题、整改落实、改进提高。这些自我革命行动,一次又一次地促进了政党成员个性与党性的辩证统一,一次又一次地经受了各种风险考验,一次又一次地增强了党前进进程中的精神动力。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体系特色

党内政治文化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生存机理,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文化内涵和兴党强国的价值支撑。

以严为核心的组织体系。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有利于集中统一,有利于加强纪律性来设计的,是依靠严密的组织纪律和准则组织起来的。在组织管理上,突出教育严、管理严、执行严,构筑出贯穿组织管理始终坚持的一条主线。在干部管理上,坚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构筑出干部管理的一条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概念,并强调从严治党重点在于从严管理干部,明确管理要全面、标准要严格、环节要衔接、措施要配套、责任要分明“五个要”的要求,为深化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党的十九大对全面从严治党做出进一步部署安排,对严密组织、严肃纪律、严格规矩、严实作风等做出有力强化。

以实为中心的行为体系。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强调实事求是、忠诚老实,提倡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在行为导向上,突出实践实干实绩。毛泽东同志要求共产党员一定要有“认真实干”的精神,邓小平同志提出“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担当作为”,提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这些构成了崇实求实、务实落实的党内行为准则。

以正为重心的价值体系。把先进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体制文化”,作为党内政治文化建設的鲜明主题,注意划清与腐朽文化、落后文化、世俗文化的界限,旗帜鲜明地抵制和反对一切歪风邪气,强调党内政治生态要风清气正,致力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治生态。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三要三不要”原则,即“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新时代下,“为民、务实、清廉”“忠诚、干净、担当”已成为党内主流价值和主流文化。

以优为准心的质量体系。突出提高党的建设质量,坚持用长期执政能力、先进性、纯洁性来衡量党的建设的质量,用战斗堡垒作用来衡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质量,用先锋模范作用来衡量党员的质量。先进基层党组织之评、优秀党员之选、好干部之用、战斗堡垒之誉,既是党内政治文化的质量标准所要,也是党内政治现实的质量反映所在。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路径特点

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形成了带有独创性和规律性的实现路径。

规则性路径。通过一定的制度、纪律,来指引、约束和规范党员的行动,来统一党员的意志。党的政治制度、组织制度、宣传制度、纪律制度,都是作为一种制度文化而存在。比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比如“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对党员进行民主评议制度等,都对党内政治文化形成了制度性影响。

导向性路径。如果说构建党内政治文化,制度是一种刚性建构,那么通过树立和强化导向,则是一种柔性建构,两者在相互联系中相互影响,在相互补充中发挥作用。宣传、教育是导向,选人、用人也是导向。党内把用人问题看得至关重要,抓选人用人成为抓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全面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通过选准人、用对人,来教育人、引导人,营造向上向善的良好政治生态。

效行性路径。我们党是由先进分子组织起来的,以先进性为标志的政党。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富有成效而弥足珍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强调看齐意识,形成以上率下、上行下效的发展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政治局同志们说:“全党看这里的信号,全党以这里为标尺。”中央“八项规定”深入人心,深得人心。这种发展路径,既彰显了我们党的政治底气和制度优势,又是世界其他政党所难以企及的。

责任编辑:张 杰

猜你喜欢
政党马克思主义制度
德国《政党法》的精神内核和制度构造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某些单位的制度
国内外关于政党类型学的研究评述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