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在《邪不压正》中,家仇遇到国恨,他手刃仇敌,为国除奸。
6月16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姜文携《邪不压正》主创压轴红毯,队伍里的彭于晏穿黑西装打小领结,在镜头前咧嘴笑个不停。第二天活动结束,彭于晏换了白T恤、白球鞋,在被工作人员挤得满满的酒店套房里,热情地跟《环球人物》记者问好。摄影机架好,彭于晏落座,脚踝处露出一截花袜子。发现记者在看,彭于晏得意地介绍起来:“我姐姐设计的袜子,品牌名叫ED WONDER,‘E指explore探索,‘D指dare挑战,wonder的意思是好奇心。这3个词,就是我人生的动力。”
如果不细算,很少有人会意识到,阳光帅气的“大男孩”彭于晏已经36岁了。记者眼前的这位“资深鲜肉”,娃娃脸、浓眉大眼、爱搞怪说笑,聊到兴奋的话题,眉毛跳动个不停。但回顾他近几年在影视作品中的形象——大胡子装扮,露出八块腹肌,荷尔蒙满满,都是与本人大相径庭的硬汉角色。这次在《邪不压正》中,彭于晏饰演会飞檐走壁、能以一挡百的民国侠士李天然。
《邪不壓正》的故事主线是一则侠义奇情的故事——太行派掌门人李天然的师傅一家遭灭门,他赴美15年后改头换面,回北平一心只为寻觅仇家。在导演姜文看来,这个喝着威士忌、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另类侠士李天然,由彭于晏出演,刚刚好。
彭于晏说自己“着手准备角色的时间记不太清了”,因为“实在是太久以前的事情了”。不过第一次与姜文合作,导演看似随意、实则较真的风格倒让彭于晏记忆犹新、感触深刻。
“李天然”是彭于晏争取来的。他得知姜文要拍新片,就毛遂自荐,那时片名还叫《侠隐》。两人第一次见面,没聊几句,彭于晏就带回了原著小说、张北海的《侠隐》。第二次碰面,姜文没让彭于晏试妆,而是琢磨起他的体态、武打招数、中英文的流利程度,看他是否和自己心目中的李天然形象相符。彭于晏的“试戏”方式别具一格,他逐字逐句朗读原著《侠隐》,姜文就坐在一旁闭着眼睛听。再往后,彭于晏见姜文时,廖凡也来了。电影里的“硬核三人组”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蓝青峰由姜文饰,反派大师兄朱潜龙由廖凡饰,加上彭于晏演的太行派传人李天然。
定角色的过程不用演戏、不考演技,彭于晏的感受是,“和我以前拍电影完全不一样,导演想让我们在这样的框框里,彼此磨合找到默契”。
“台湾出生、加拿大留学、鲜肉出道”的彭于晏要出演民国侠士,当初有不少观众替他捏了把汗,他自己却信心十足。开拍前,他找到了不少历史老照片,穿花旗袍的名媛、灰头土脸的人力车夫、面目狰狞的日本军官……希望从真实的人物照片中寻找灵感。得知姜文喜欢老舍,彭于晏又看了《骆驼祥子》《茶馆》,在戏剧里感受真实的北平。“古都风物、吃穿用度,脑海里慢慢有了概念,再换上戏服时,自然就有了代入感。”
在电影里,身怀武功的李天然身轻如燕地在屋顶飞蹿,穿梭于电线杆之间。但与金庸、古龙笔下“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大侠相比,李天然这个人物又实在接地气得多。他一边泡酒吧一边与各方势力周旋,和会功夫的裁缝巧红谈恋爱,在交际花唐凤仪的闺房里洗澡,从屋顶飞下来时还皱眉做鬼脸。“是啊,李天然也有可爱的一面。”彭于晏对《环球人物》记者说。
在彭于晏看来,这个角色的迷人之处在于“他其实很复杂”。背了15年的血仇,存了15年的怨气,回到北平时,却发现故都变了。李天然措手不及,在复仇过程中,总被各种谎言蛊惑,受到不少阻碍。直到电影结尾,李天然终于手刃仇敌。“他是侠士,也是普通人,心中有犹豫,有恐惧,有游移。”
姜文则把这个复仇的过程解读为成长。故事有两条线:外线中,李天然一心寻敌报仇,一步步从家仇走向国恨;更重要的是一条内线,也就是这个人物的内心变化。电影最后的落脚点,不是什么大仇得报,而是李天然终于找回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克服了深埋于内心的恐慌。
其实姜文觉得,改编自《侠隐》的《邪不压正》,“侠不侠的”并不重要,最重要的还是人。或许在他心中,真正的侠士是那些即使内心有恐慌,也能一直秉持信仰的人。
被称为演艺圈“拼命三郎”的彭于晏,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没有才华,所以才用命去拼梦想”。
很多年前,青春偶像彭于晏还梳着厚刘海,露着满分笑容,因出演偶像剧《爱情白皮书》《仙剑奇侠传》,红遍海峡两岸。作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新人偶像,他被公司寄予厚望——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他却渴望转型。那段时间,他和同为新人的阮经天合作电影《六号出口》,两人在一起经常感慨:“为什么我们演《六号出口》,却总是找不到出口?”
2008年,彭于晏为了转型和公司发生合约纠纷,被“雪藏”。等了两年,心灰意冷之际,他拿到了电影《翻滚吧!阿信》的剧本,讲述的是体操运动员阿信在经历过失意和放纵后,决心不再浑浑噩噩浪费青春,重新追逐梦想的故事。第一次读剧本,彭于晏就在男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他边抹眼泪边给导演打电话,说无论片酬高低自己都想演。此后,彭于晏开启了长达8个月的体能训练,将身体脂肪含量练到了3%——体操运动员的标准。影片上映,票房大卖,阿信的励志故事令无数观众动容。
《翻滚吧!阿信》使彭于晏完成了事业的转型。在此后的演艺生涯中,他饰演了不少心中有梦想、有信仰的侠义英雄。
2013年,彭于晏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民国角色黄飞鸿。开拍前9个月,他从踢腿、拉筋、南拳练起,每天和8个武行师傅对打,就连出去参加活动,也把电影武术指导洪金宝的弟子带在身边。这种拼命劲,让电影出品人江志强颇为感动,“很多人听到要练一年武,就放弃了,但他做到了”。
关于黄飞鸿这个家喻户晓的武林高手,彭于晏最初的理解是,“就像小时候玩的电脑游戏,里面总有个超级英雄,黄飞鸿的绝招有铁线拳、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觉得他特别酷”。等正式进入拍摄,彭于晏才明白了导演所说的“我入地狱”是一种怎样的精神。“黄飞鸿和叶问一样,他们都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年代,凭武林功夫‘打倒世间恶人。为了这个梦,兄弟赴死、爱人赴死。”彭于晏恍然大悟,“哦,原来这才是黄飞鸿。”
2016年,彭于晏又在《危城》中饰演了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民国侠士。故事发生在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乱世,彭于晏饰演的大胡子马锋,是个看起来放荡不羁,却敢于在恶势力前坚守正义的江湖刀客。电影在30多摄氏度的江南拍摄,彭于晏穿着长袍,脚踩厚底靴,每天吊六七根威亚,衣服湿了又换,换了又湿。但他仍然兴奋不已,“当一回浪迹江湖的侠士,很过瘾”。
2017年国庆节期间,电影《湄公河行动》上映,彭于晏饰演以身殉职的缉毒刑警方新武。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方新武的原型正是西双版纳州公安局禁毒支队情报调研大队副队长柯占军。他是湄公河武装护航的主力,2012年在查办“2·23”特大武装贩毒案时牺牲,年仅30岁。开机前,彭于晏去前线体验缉毒情报员的真实生活,“他们时刻都在扮演别人,随时可能丢了性命,根本没有自己的生活”。在镜头前轰轰烈烈干一场的时候,彭于晏只想让观众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的人,他们为了信仰,付出了生命”。
在电影《邪不压正》中,李天然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在故事的配角中,却出现了一些真实历史人物的姓名。虚虚实实中,姜文保留了历史人物和武林世界的许多交集,比如电影里的“张将军”,就是张自忠。1937年,张自忠身陷险境,李天然在报仇后救出了他。有书评人、影评人如此评价:无论是张北海还是姜文,他们在艺术中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剖面,完成了一座城市的传记。
如果剥开艺术的外衣,真实的民国侠士到底是怎样的?
日军压境,国难当前,芸芸众生都被时代风云卷起,曾经神秘的武林人逐渐与政局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抗战时期,确实曾有不少武林人士加入军队,担任张自忠所在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教官的“玉面虎”韩慕侠便是其一。
韩慕侠1877年生于天津,因痴迷武术,从小就四处游学,遍访名师学习拳术。学成回到天津后,他开办了一家武馆授徒传艺,分文不收。据说,韩慕侠个性好斗好胜,与人挑战几乎从来不败,而真正让他威震武林、名扬天下的,是一场与俄国大力士康泰尔的精彩对决。
這个康泰尔个头两米多,膀大腰粗,能徒手掰钢轨、断铁链,号称打遍欧美无敌手。1918年秋,他来到中国,在北京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摆擂7天,准备将此作为自己“荣归”的最后一站。韩慕侠听说此人如此嚣张,便赶来赴会。两人第一次见面,康泰尔嫌弃韩慕侠个子矮,“像个小鸡仔”,根本不屑动手。没想到,两个人在客厅第一次开战,韩慕侠一个搓步,一个虎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中了康泰尔的胃穴,撞翻了茶几、沙发,打得他吐了一地。第二天擂台赛,康泰尔一见韩慕侠来了,吓得筋酥骨软,直说“不打了,不打了”,还乖乖立下一张中俄对照的字据:“今与中国武术名家韩先生慕侠较技,甘拜下风。”台下观众掌声雷动、一片欢呼,韩慕侠替中国人狠狠出了一口恶气。
韩慕侠还用武术来训练军队,将“以武术治国”的希望寄托在军队上。年近50岁时,张学良邀请他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六军“武术团”的教官。当时武器装备匮乏,韩慕侠教士兵如何用大刀杀敌,传授“一挑一砍”的刀法,专门对付敌人的刺刀。1928年东北易帜后,这支“大刀队”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韩慕侠的刀术也被带入军中。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士兵们曾举着大刀出其不意打到了敌人后方。后来,二十九军大刀队成了赫赫有名的“敢死队”,韩慕侠被称为军队武术的“开山始祖”。
民国时的武林高手“无极刀王”李尧臣,也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教授士兵以白刃作战;“虎头少保”孙禄堂在花甲之年力挫日本“第一国手”板垣一雄;“武当剑仙”李景林奔走多年提倡“全民国术化”、洗雪“东亚病夫”之耻……
抗战胜利后,老北平的光景徐徐散尽,武林侠士的身影渐渐淡出。彭于晏还记得在小说的最后,蓝青峰站在城楼,在余晖中俯瞰北平,跟李天然感慨:“不管日本人什么时候给赶走,北平是再也回不来了……这个古都,这种日子,全要完了……”
《邪不压正》上映前,原著作者张北海接受媒体采访,说出了他在写《侠隐》时的所思所想。“小说背景中的历史人物,和我父亲同在一个年代,他们中有我父亲的朋友,是我的‘叔叔伯伯。《侠隐》出版后,曾有网络评语说,这是给老北平的一首挽歌。我也愿意这么想。这也是我给那一辈人的一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