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墨
人们常说,高考如同一场马拉松,跑马拉松的时候只在最后发力冲刺是不行的,高考考验的也不只是考场上的那么几个小时。
预习要动手又动脑
预习是为了提高我们的听课效率,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最常用的一种预习方法就是快速通读一遍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提前看看辅导书。但光看书还不够,我们可以在书上写下批注,圈出自己认为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毕竟老话说得好——“不动笔墨不读书”。上课的时候,当老师讲到自己标记过的地方的时候,我们就要更加专心地听讲,注意老师的逻辑推导过程,这样才能理清自己的思路,才能明白自己有什么欠缺的地方需要补充完善。
教辅书中,每一课的开头都会列出这一课的知识要点,这些要点可以作为我们预习时的知识导航地图,在预习的时候就可以把新的知识点和已学过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尝试给自己提出问题,例如:本课主要讲些什么内容?这一单元和前面的哪些内容有联系?它们的联系是什么样的?哪些内容我掌握得不太好?
如同运动员上场比赛前需要热身一样,有效地预习是我们学习的“热身体操”,能帮助我们在课堂上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比如学习数学,高三时我通过做好课前预习,听课时更加有条不紊,很好地掌握了知识点和推导过程,没有使用题海战术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复习要及时
复习的方式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侧重时效性,以理解准确并能运用知识为目的。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人类大脑对知识的遗忘速度并不是均匀的,而是最初遗忘得很快,之后逐渐减慢。二是专题复习,例如学完物理力学单元、学完历史某一断代史或学完语文古文阅读之后,就这些专题进行复习。三是综合复习,这种方式的难度与要求也最高,这是建立在前两种复习的基础之上的。
我们的复习有两个目的,一为查漏补缺,及时清除认知迷惑和障碍,填补知识漏洞和补齐没掌握的知识点;二是搭建框架,建立错题本,对试卷和考试状态进行复盘,养成定期复习的好习惯。所有的复习行为都可以围绕这两点来展开。
保持良好的状态
有的人是上午精神好思路清晰,有的同学则是下午或晚上思维活跃,而早上容易犯困。那么我們就要在自己思维清晰的时候安排难度较大的学习任务,目的是“啃下硬骨头”。在精神没有那么集中的时候,安排相对容易的学习任务。同时要注意,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状态,例如有人下午容易犯困,那么在考英语这一科目时可能会发挥得不好,这种情况我们就要早发现、早改善,我们可以专门在每天下午做英语听力训练,让自己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做题状态。
我们还要学会调节情绪和管理心态。人的情绪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如情绪很差时我们会有学不进去的感觉,而在寸时寸金的高三备考时期,任由宝贵的时间在低落情绪中流逝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我们可以主动调整自己的情绪,平时有意识地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比较良好和稳定的状态。比如听一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去室外跑一跑、跳一跳,用身体的活动帮助情绪转化,在大脑里回想一些最近高兴的、值得肯定的事情等,进行积极的心理自我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