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准时空线索,规避失分陷阱

2018-08-03 05:33杨林样万维其
求学·文科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题干时空试题

杨林样 万维其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指将所认识的史实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从近几年全国Ⅰ卷的试题来看,考查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素养的试题逐年增多,占据了大部分的历史题。以2017年全国Ⅰ卷为例,该类试题的分值就占了52分。

因此,明确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空条件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要理清时空线索,建立起清晰、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好试题题干中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抓准时空线索,充分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规避失分陷阱。

(一)对特定时间点(段)历史问题的考查

例1 (2017年全国Ⅰ卷第34题)

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義包围中仍实现工业化

C.二战期间苏联经济建设并未停滞

D.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题干中提到的历史时间概念“苏联时期”是该题的关键时间线索,即1922—1991年。漫画名称中的“斯大林格勒”是1925年由察里津改称的。而A项中的“苏俄”,存在时间为1917—1922年,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2年,故A项不正确。根据漫画内容和名称《又是斯大林格勒》可知,该漫画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苏联的经济建设成就。而苏联实现工业化,一般认为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之际,故B项不正确。二战期间,由于法西斯德国的侵略,苏联的工业和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经济受到严重破坏,故C项不正确。漫画内容反映苏联与一些国家是敌对关系,又有大型水电站开始建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推行冷战政策,但未能阻止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故D项正确。

例1所示的一类试题往往以时间观念素养为考查目标,考查学生对题中的时间点(段)所涉及的历史概念或时代特征的把握程度。在干扰项的设计上,往往用题干信息的某个细节做文章,如例1中B、C两项的设置;或者利用相近时间段的历史概念,干扰学生的判断,如例1中A项的设置。解答此类试题要在全面获取题干信息的基础上,以时间线索为准绳,以相关时代特征为依据,调动所学知识,排除干扰信息,找出正确答案。

例2 (2017年全国Ⅰ卷第29题)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解析】试题以1904年这一特定时间点为背景,以近代各省区留日学生人数的对比为依据,让考生分析造成留日人数地区分布差异巨大的原因。题干中“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这个空间信息非常重要,这些地区较早开放了通商口岸,经济文化水平较高,有利于接受外来文化,留学风气自然盛于较为封闭的内陆地区,故A项正确。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全面爆发于1911年, B项不正确。材料中未见清政府留学政策的变化内容,C项不正确。1904年,长江流域是英国的势力范围,但留日学生也占多数,因此不足以解释D项,D项不正确。

例2这类试题主要以空间差异作为命题视角,题中的空间信息是明线,时间信息及其背后的历史事件是它的暗线,同时还隐含了经济水平发展的不同导致文化教育水平的差异这一唯物史观。解答这类试题应依照唯物史观的方法,以题干所涉时段的历史特征为依据,在对空间地域状况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细致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二)对不同时段历史现象变化的比较考查

例3 (2017年全国Ⅰ卷第25题)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试题以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的数量变化为情境材料,要求考生据此判断该变化带来的历史影响。据表格数据可知,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逐渐增多,反映了中央集权逐渐加强,王国问题逐渐解决,因此不能说明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更不能反映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排除A项和D项;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数量增多体现了地方行政体制有所调整,排除B项;中央集权逐渐加强有利于增强国家实力,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故C项正确。

例3题干所描述的历史现象的变化,一般是某条历史规律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体现,如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反映了汉高帝至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解答这类试题,应抓住题干中的时间线索,结合试题所述历史现象的变化,判断出变化着的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规律,据此得出正确答案。

(三)对较长时段内中外历史联系、对比的考查

例4 (2017年全国Ⅰ卷第42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

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銀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2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通过大事年表的形式呈现14—17世纪中国和世界历史的诸多大事,要求考生提取相关的中外历史信息。这就需要考生深入分析历史史实,整合历史论述,进而建立中外历史事件的关联框架,通过比较、概括、归因等方法,得出新的历史观点。考生只有对14—17世纪这一较长时间段中外历史的特征有整体的认识,才能找出历史背后的中外联系。这一时期是中西方历史的分流期,中国逐渐走向封闭、衰落的状态,而西方则逐渐走出封建专制,迈进近代社会,对外不断扩张。根据这一历史背景,可以从中外思想文化发展演变、中国与西方的对外关系、中国与西方侵略与反侵略之间的斗争等角度自拟论题,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对较长时段内中外历史联系、对比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常见的考点,并且主要出现在后面的非选择题部分,如2014年全国Ⅰ卷第40题将牛顿和宋应星两人生平经历做对比,小视角大切口,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的认知,进而认识到时代变迁下中外历史发展方向的不同。

(四)如何建立历史时空框架

“历史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客观过程,任何过程都是通过时间和空间而存在的。”因此,抓准了时空线索就等于抓住了解题的枢纽,这既是由历史这一学科的特质所决定的,也是高考历史试题主要的立意所在。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要注重建立历史时空框架,做到将历史事件与特定的时空背景相联系,并且进一步归纳时空背景下的历史阶段特征,切不可孤立地记下某个时间点或某个历史事件。对此,可以尝试如下方法。

一是数轴法。横轴代表历史的时序发展,按照时间点或时间段确定时间节点,在横轴上标明相应的历史事件,使时间与历史事件相对应,便于发现、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和内在联系。例如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可以列数轴如下。

依此方法,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并可以对各时间节点上我国改革开放的程度和差异有更加准确的判断。在有相关考点的试题中,经常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内容设置干扰项,这也是常见的失分陷阱。因此,复习过程中,在整体把握知识线索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历史概念记忆与表述的精准,细致区分程度上的差异。

二是大事年表法。按照一定时序,整理一定时空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可以按照纵横方向,形成历史发展的整体思路,然后分析其内在联系和特征变化。

如20世纪30年代初,从横向看,世界史部分:美国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建立和进行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建设,德国逐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准备侵略扩张;中国史部分:土地革命、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从纵向看,世界史部分:美国开创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运行这种经济新模式;苏联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历史产生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逐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直到苏联解体;德国法西斯逐步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史部分:全民族抗战抵御外来侵略逐渐代替国内革命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主线,并且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紧密关联。

这样概括,我们对历史发展会形成立体的认识,也有助于养成中外联系、对比分析的历史意识和整体史观的视野。

三是思维导图法。将重大历史问题置于时空大框架下进行认识和解读,并通过思维导图实现基础知识的再现,进而归纳出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特征。这要求我们用发散思维将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关联问题编制在一张思维导图中,如复习西方人文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时,可制作如下思维导图。

此外,历史地图的空间信息也可以成为思维导图的素材,例如在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演变中,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历史地图,既可直观地展现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也可以进一步挖掘其他丰富的历史信息,这也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法。如2013年全国Ⅰ卷第41题,以汉、唐时期历史地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比分析、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论证说明历史问题的能力。

养成时空观念还需要对历史叙述中的时空信息有充分的敏感性。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在情境材料的历史叙述中,大多数时空信息是明确清晰的,如上文所举各例。但也存在对时空信息表述较为隐晦的情况,常见的方式有以历史名人、历史地名、特有历史概念等来暗含时空信息。如2017年全国Ⅰ卷第30题,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之一是陕甘宁边区政府,它存在于1937—1949年,据此就可看出其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

时空是历史这幕大剧的故事背景,抓准时空线索,便能把握“剧中”人物、事件的发展脉络和规律,进而准确看清命题人的意图,从而轻松规避失分陷阱。此即“万变不离其宗”是也!

猜你喜欢
题干时空试题
数字算式
2021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四)
镜中的时空穿梭
2019年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五)
《陈涉世家》初三复习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二)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