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黑珍珠”走上融合路
——西藏林芝藏猪产业发展纪实

2018-08-03 03:28/高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8年35期
关键词:藏香黑珍珠林芝

◆ 文 /高 文 李 鹏

穿行在川藏线,经常可以看到一群群圆鼓鼓、黑茸茸的小猪崽在树林里、草地上嬉戏,如点缀在雪山森林草地清涧画境中的一粒粒黑珍珠。在西藏流传着一段传说,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请婚贡品中就有藏香猪,公主进藏后诸食不惯,独青睐“火烧藏香猪”。

藏香猪以藏为名,又以林芝为源,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因纯放养,生长缓慢、体型小,“饮山泉、食山珍”的藏香猪对西藏人民来说也是珍品,逢年过节才宰杀一两头招待贵客。也因原生态、纯天然备受消费者青睐,“一肉难求”,如黑珍珠般珍贵。

藏猪存栏数十万头、作为全国藏猪养殖核心区的林芝,在藏猪特色产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11年,原农业部将林芝市工布江达县巴河镇、朱拉乡、错高乡三个乡镇划定为国家级藏猪原种保护区,成为西藏首个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区,也是全国最大的藏猪保护区。但过去西藏农牧民散户散养、自养自用,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使得藏猪产业在林芝市的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集聚效应没有凸显。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既有宝山,就要“借宝生钱”,林芝市把产业振兴的重点聚焦在藏猪产业上。

转型升级,产业发展成规模

“作为全区七大特色产业之一,10多年的藏猪产业发展成效是显著的,但是经营主体少、产业规模小、融合程度低的问题仍然存在。乡村振兴进程中,作为特色支柱产业,藏猪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西藏农牧厅厅长杜杰说,散放散养仍是主要方式、加工率仅为5.2%、开发的“藏猪”系列产品少、品牌市场认知度低,这些都是制约藏猪产业发展的迫切问题。

为此,2004年以来,西藏自治区先后编制了《西藏自治区农牧业特色产业规划》《西藏自治区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发展规划》等,藏猪种质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去年保护区和保护场藏猪种群数量达3万多头;藏猪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全区藏猪养殖规模达40.2万头、年末存栏量25万头,林芝市藏猪养殖规模达到36.5万头、年末存栏量23.3万头,藏猪生产核心区地位凸显;科技支撑能力增强,组建藏猪新品系,出栏率缩短9个月,产仔数增加1.34头;新型经营主体日益壮大,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养殖户”模式,到2017年,全区共引进和培育藏猪产业化龙头企业9家,专业合作社73家,养殖大户350户。

“产业园规划入驻20多家藏猪企业,仓储、物流、屠宰、加工、粪污回收利用、文化博览应有尽有。将来到巴河不只是旅游、吃鱼,藏香猪才是重头戏。”巴河镇副镇长旺扎说。在国家级藏猪核心保护区的巴河镇,藏猪产业园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产业园不仅吸收了东元食品加工、沃野藏猪开发、蕃腾饲料公司等现有藏猪企业,还计划引进10多家内地龙头企业。

建设藏猪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既密切了各方利益联结,也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蕃腾饲料巴河负责人汪玉则表示:“现在公司年产饲料10万吨,按照规划根本不够,只能实行订单销售。”公司正是看准藏香猪的市场潜力,在林芝建设了近3000亩的饲料基地,还在产业园投入一亿多元,专门研发藏香猪饲料。

成活率不高、生长缓慢、环境压力大,曾经,纯散养是藏猪产出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改变藏猪传统养殖纯放养模式,既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保护的必然。为避免因发展产业而破坏生态,从错高村农牧民养殖合作社到柳四朗沃野养殖基地,再到雏鹰集团在丹娘乡的万头规模养殖基地,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放养+舍饲”的养殖模式。

雏鹰集团丹娘乡养殖基地经理邵磊介绍:“在能繁母猪生育期舍饲,可提高崽猪成活率,在出栏期舍饲,更有利于检疫、育肥,缩短饲养周期,也减轻了草场、林地的承载压力。”错高村农牧民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次珠的“放养+舍饲”模式则是生育期纯舍饲,日常白天散养,晚上舍饲:“这样既能提高成活率,晚上追饲玉米,还缩短了饲养周期。”据杜杰介绍,通过采取“放养+舍饲”的藏猪养殖方式和现代化设施设备应用,平均养殖周期由传统的24个月缩短至12-14个月,改变了藏猪传统饲养方式对资源环境的依赖。

脱贫致富,藏猪产业见真章

产业振兴,最终落脚点是农牧民得实惠。自治区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洛桑江村曾强调,推动藏猪产业大发展、快发展,要切实把藏猪产业打造成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增长极以及产业振兴的亮丽名片。

从2004年涉足藏猪产业以来,沃野藏猪开发有限公司经过10多年探索出了公司和农牧民合作共赢的模式。在其推动下,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年出栏量达1万头。据该公司经理格桑多吉介绍,结合藏香猪产业的发展趋势,公司以保种繁育为主,目前共有3000头能繁母猪。公司无偿建设养殖场、提供崽猪,主要养殖出栏则由本地农牧民合作社或者农牧民散户负责,成猪出栏时公司统一回购。

“这种模式多结构地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有效利用了农牧民的闲置草场、林地,每头藏猪回收500元。除此之外,在养殖基地建设过程中,农牧民流转草场、林地还有租金收入。贫困户可以在基地或合作社打工,每月又有3000元的收入,增收效果显著。”格桑多吉说,近两年,仅在柳四朗村养殖基地,就带动了49户167名农牧民人均年增收1000元。

筑巢引凤,鼓足东风催马进

林芝市藏猪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由散户散养向规模化、现代化饲养转变,聚点成线、连线成片是藏猪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了“到2020年藏猪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头,2022年达到150万头”的发展目标。按照这一要求,林芝市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3亿元,扶持藏猪产业发展,要把林芝打造成“全国藏猪之乡”。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统筹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力量,明确优惠扶持政策,努力为林芝藏猪产业打通振兴之路。

在税收金融政策方面,与藏猪产业有关的各在藏企业申请用于区内项目建设、生产经营等贷款时,执行比全国贷款基准利率低两个百分点的利率政策。符合条件的扶贫龙头企业,申请贷款享受西藏扶贫贴息贷款利率政策。在产业扶持政策方面,对发展藏猪产业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大户,采取以奖代补、财政贴息、先建后补等方式给予支持;对进行农产品加工业关键技术、工艺和产品研发的企业,从科技专项中予以支持;对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市场前景好的新兴服务业企业,可申请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对承担相应扶贫责任的企业,由市地统筹安排脱贫致富产业发展资金予以支持,并享受财政贴息优惠政策。在土地政策方面,藏猪产业相关企业发展用地上,享受不低于《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70%、50%的优惠和分期缴纳等政策。允许农村集体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前提下,利用村镇建设用地,采取租赁、作价入股等方式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此外,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给予缴纳社会保险补贴、岗前培训补贴和就业吸纳奖励。对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给予工种培训、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就业吸纳奖励。对企业相关业务办理,实行“只进一扇门,一次办到底”服务机制,开办企业时间缩短至8.5天。对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所有者,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进藏企业职工子女涉及在西藏参加高考的,享受特殊优惠政策。

筑巢引凤、活水养鱼,各种产业推动措施和政策、资金、人才等力量不断在向藏猪产业倾斜,高原“黑珍珠”的璀璨未来值得期待。

猜你喜欢
藏香黑珍珠林芝
环山抱湖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高原明星”藏香猪
林芝桃花香
稳定传输4K/60p/12bit高规格画面 Palic(柏力)黑珍珠1000
藏香猪的生物学特性及饲养管理
藏香
黑珍珠
A new species of the genus Amolops (Amphibia: Ranidae) from southeastern Tibet, China
藏香治疗失眠的理论源流和依据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