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的雄心与愚公的实践

2018-08-03 12:13央视书画频道江苏中心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王屋女娃精卫填海

央视书画频道江苏中心 黄 强

路是人走出来的,古代社会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出一条道路,远比现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要困难得多,现在的人大概难以想象。夸父逐日,化身为林,造福人类,其梦想在精卫填海与愚公移山中得到体现。

《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精卫填海的故事固然说的是坚忍不拔、矢志不渝的伟大奉献精神,但是从交通方面说,则是填河造路、遇水搭桥的壮举。一条河流阻碍了人们行走,走在湍急的河流中,危险时刻存在,女娃溺水而亡的悲剧时常发生,然而心有怨恨的女孩化身为精卫鸟,用树枝与石块,希望能够填平海河,铺设出一条道路,方便人们出行。这里的精卫精神并非自不量力,而是用微小的力量践行宏伟愿望,也正是中华民族不折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与自然环境拼搏,改变生存环境,走出大山,走出河流,寻找更为适合人类居住、发展的地方。

愚公移山则是因为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在房屋前,无路可行。北山愚公年已90岁,挖山辟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的壮举,感动了天地,命夸娥二神搬走了大山,天堑变通途。

对于今人来说,愚公有些愚笨,其实这就是远古时期的状况。那时候先民居住的环境恶劣,劳动工具落后,大山阻隔,风雨侵袭,无法抗衡。精卫与愚公,面对无路可走的情况,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主动出击,他们有了辟路的构想,尽管只能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挖土取石,但是既然做了,经过一天天的劳作,一天天的努力,就会有路通的那一天。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的哪里是天神,而是愚公的壮举,挖山不止、年复一日,路在锄头下诞生,路在脚下延伸。

20世纪的河南林县红旗渠,河南辉县郭亮村的挂壁公路,不也是人们一锤一钎凿出来的吗?路的构思在脑中,路的延伸在脚下。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反映的是上古时期先民开山辟路、遇水搭桥的梦想与实践。

猜你喜欢
王屋女娃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龙门县永汉官田王屋村“抢炮头”活动引客来
点 炮
点炮
对说唱艺术发展中现存问题的理性思考
——《王屋琴书》论
女儿们的永生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
精卫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