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沫
一位在国外待了很久的友人回到国内,满脸困惑地跟我讲:现在怎么回事?我认识的很多人都在想创业,见面就谈能合作点儿什么事,大家做事的热情好高啊!
我笑着回答:的确是这样。
这种热火朝天的“气象”,曾一度让我这个习惯置身事外的人,也感受到了空气中某种不安的氛围。
正巧,看到一篇小文,文中提到一位不错的理发师,在这个人人都有多重身份的年代,他也想突破一下,转行当“滴滴”专车司机……
在时代大潮下,身边人似乎都坐立不安,辞职创业的,转行改行的,不改变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了一种罪过、一种不求上进的标志。可是,人人都求变,人人都跨界,整个时代就显得动荡不安,人人自危了。一个安宁的社会,不是人人都该有自己的样子吗?生意人的样子,读书人的样子,播音员的样子,老师的样子,记者的样子,钢琴家的样子,作家的样子,手艺人的样子……很多行业的专业手艺,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积累才能炉火纯青的。
可是,现在讲“立即变现”的人多了,愿意潜移默化进行漫长积累的人少了。连读书都变得功利起来,有用的励志文章满天飞,转发频频,细水长流有滋养的文字却没人有闲心去读了。
有一次,我无意中对一位朋友说,有空多读读源头读物吧,文字大概是这世上少有的不能立即变现的东西。但友人轻轻一笑,马上转了话题,我知道自己的观点落伍了。
学者齐邦媛曾说过一句话:我希望人们记得我读书人的样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业,没有贵贱之分,安于本分,无限深入,只做一件小事。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小津,曾这样解释过为何自己只拍一种风格的影片:“我是做豆腐的,只卖豆腐,怎么会做咖喱饭?”
有一位朋友说,看一场演出,发现弹钢琴的人在弹琴时最好看最有味儿。我很想对这位朋友说,写字的人,写字时也最好看,可惜你没看到。这里说的就是投入或者专业吧,一个人大抵只有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时,才能全身心地投入,表情才可能陶醉和安寧,远离焦虑。
我最近正看一本小说,主人公的父亲是电力公司的抄表员,他总喜欢在抄电表时带着儿子走街串巷。儿子说:“父亲临终前,手都是敲门的姿势。那不是喜不喜欢的问题,对于我父亲来说,那是他最拿手的东西,这种活法在某种意义上,也许是正确的。虽然他从事的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职业,但他默默地活在自己的最拿手里,一生不变。”
故事家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