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莎
摘 要:中国梦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进一步确立了全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主题,实现13亿追梦人实干兴邦的战略,我们必须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充分融合,激励广大青年学子担负起民族振兴的伟大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本文通过对中国梦背景的解读,分析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与中国梦的辩证逻辑,得出中国梦是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重塑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撑功能。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3 — 0049 — 03
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推进和发展,世界各国及地区在全球化趋势下走向一体和多元并存的格局,不同文化与思潮既相互交融,又彼此渗透或侵袭,这一过程中所产生的种种社会负效应接踵而至,进而影响到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良好形成。所谓理想信念缺失的信仰危机,正是上述现象的特殊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注入了新的精神和力量,也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正因为注入了中国梦的精神元素,促使当代大学生明确所担负的民族复兴传承者与和谐社会构建者的神圣职责,从而通过自身全面发展来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理想信念努力奋斗。
一、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梦想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承载着对未来美好愿望的达成。五代时期,王定保撰文道:“虽限山川,常怀梦想”;明朝高启在《咏隐逸·卢鸿》中也表达出:“开元始求治,贤哲劳梦想。”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从“中体西用”“百日维兴”“五四运动”至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国的建立,到现代化新中国的繁荣富强,中国人在毛泽东的那首“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诗句中逐步“梦想成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中国梦的提出正是紧扣时代发展脉博,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宏大目标,绘制亿万中国人努力追寻的梦想。正如北京大学程美东等学者认为的“中国梦的实现在于促进国家、民族、社会及个人的多维发展”。无论面临怎样的困难险阻,中国梦都激扬人们百折不挠,永不放弃,奋起战斗的勇气和决心。习总书记在寄语北大学子时,将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紧密相联,回信中写到“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希望青年大学生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由此,中国梦而成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梦:重塑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精神支撑
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就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其思想境界中奋发向上,实现目标的集中体现。美国诗人惠特曼曾经说过,“没有信仰,就没有名符其实的品行;没有信仰,甚至更不可能有名符其实的精神家园。”然而近年来,各种文化思潮汹涌而来,多元化网络信息充斥,贪腐问题成风,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他们开始对祖国发展信心不足,对社会主义前途消极懈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出现迷茫困惑、失衡甚至失落现象,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理想信念功利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汲取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袭,其中尤为突出的是计划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功利主义盛行,这给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带来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原本追求集体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却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失去了生命力。大学生按需分配工作的铁饭碗格局被打破,双向选择的背后逐步使用人单位占据主动权,指标有限条件下造成百万大军面临待岗失业;大学期间,为信仰马克思主义而入党也竟成为部分学生进入职场前的资本跳板,而缺乏理想信念的执着和真诚;甚至为学校、同学服务的大学生各种社团组织由免费义务性走向收费会员制,甚至部分大學在竞选学生会主席时,相继传闻动辄数万元竞选费。正如艾伦·布鲁姆所说的,“我们的欲望成为一种我们必须尊奉的神谕圣言……”当代大学生的崇高理想信念追求已开始迷离流失,围绕“利、权、名”谋取私利,获得地位,追逐名誉成为他们其中部分人群孜孜不倦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
二是理想信念相对化。全球化趋势使我国逐渐融入世界的同时,又必须面临多元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自由、民主、人权”成为现代社会维系民生问题和构建和谐的基本准则,与之相伴生的是西方相对主义思潮兴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和确定自己的理想,自由地追求和判断自己心中的价值”成为这一思潮最为典型特征。受此影响,当代大学生推崇西方文化,新年不如圣诞,情人节胜于七夕,端午重阳也次于感恩节,这些中国传统佳节氛围的遗失背后折射出理想信念的动摇。普遍的价值理想与终极完善生活不再是当代大学生的目标追求,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也随之逝去。崇尚个人主义,追求随心所欲,追逐个性化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追求,理想信念也转变为个人欲望的表达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人或社会仅被部分大学生当作谋取成功的工具和手段,个人的理想和信仰成为他们精神世界的主导,从而滋生了当代大学生享乐、颓废思想以及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
三是理想信念虚无化。中山大学张艳新指出,虚无主义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影响至深,因为虚无主义消解了人们终极理想价值。受限于虚无主义,“一切皆空”成为部分大学生认知的逻辑起点,由此在现实生活中失去目标和方向。然而,理想信念的虚无化不止于虚无主义,更在于理想信念教育本身的虚无性。首先,理想信念教育目标大而空,偏重社会及政治理想,而忽视个人理想,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其次,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而远离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缺少对现实问题的反思、引领及解答;再次,理想信念教育形式以说教为主的常态化,教育方法单一,注重单向灌输而忽视人文关怀;最后,理想信念教育评价表现应试模式下的考核或考试,而不关注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如此以来,让本应具有生命力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缺乏说服力,从而降低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最终导致当代大学生认知与认同的分裂,理想信念走向失落和虚无。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尚书·周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来鼓励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与信念是构筑当代大学生信仰的两个基本单元,共同致力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在奋斗目标上集中体现。如何理解中国梦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有机融合,需要分析梦想与理想信念之间的辨证关系。理想缘于梦想,是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想象,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理想与梦想既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它们都是未来的图景,并且通过一定努力,将来都有可能变为现实。而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形成的,是对理想与梦想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它是认识、情感与意志的统一体。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曾在《人民日报》上刊文,“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因为中国梦立足于“两个百年”“两重任务”,是振兴中华的探索之路,是经过社会变革和历史积淀的发展之梦。习近平总书记曾讲道,“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中国梦成为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构成自我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是理想信念的精神基础和行动力量。当代大学生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撑,就能在瞬息万变的功利社会中守住自我;就能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迷失自己,无论身处何地都能保持中华民族的崇高气节;有了这样的精神支撑,就有了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取向”和“追求遵循”。
三、中国梦: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实施的动力导向
理想信念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发展的动力或精神支柱,它将人们的力量凝聚在一个奋斗目标上,使其各尽所能推动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当代大学生是社会和时代的脊梁,他们理想信念的动摇与失落直接关切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早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就指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积极引导他们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2016年1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指出,“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着眼于提升师生思想政治素质,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要引导师生深刻领会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所以,理想信念教育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正是如此,中国梦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使他们更为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正如习总书记所言“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蕴含着实现中国梦的任重而道远。
(一)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事关民族复兴的传承
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无数有志青年怀揣那时的“中国梦”,用革命的斗志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书写一幕幕腥风血雨和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独立自强的历史。在那个时代,一批又一批的热血青年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这其中大学生群体成为革命的先导力量,开创起救亡图存的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建立中国共产党,掀起五四运动,传播社会改革先进思想,举起反军阀反列强的革命大旗,积极支援抗日战争,大学生成为执着坚守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忠实者和实践者,他们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去圆“国家统一,民族复兴”之梦。当代大学生既是“中国梦”的继承者,更是传承者。先前的历史赋予那时大学生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的梦想;而今的大学生又将继往开来,将革命的精神运用于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重新挑起重担,踏着改革的春风和所学的科学知识积极迎接“中国梦”新的使命,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开展小康社会建设这个宏伟目标快速前行。
(二)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和谐社会的构建
无论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功利化,还是理想信念的相对化,都流露出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的生成及负面影响。而如果忽视了理想信念教育,更有可能让大学生群体成为不和谐因素的制造者和传播者。习总书记讲,“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正是指导当前大学生要摆脱功利思想,科学理解和追求“利、权、名”可取之道。即便在人生遇到挫折与坎坷时,也不能随意放弃坚守的理想和信念,要懂得“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选择很多,关键是要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来指导自己的选择。”新时期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在弘扬和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同时,更重在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的传统美德,让他们认清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最终成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者。
(三)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事关大学生全面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涉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梦想及理想信念,这其中又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中国梦的实现利益于他们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理想信念的虚无让部分大学生失去了“舍小我顾大我”,“舍小家顧大家”的集体主义理想,那是因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空泛性和不切实际性,没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个人发展梦想与国家发展梦想辩证统一。而中国梦的提出,让当代大学生更为理想个人理想信念与社会理想信念、个人发展梦想与国家发展梦想是一脉相承,相互促进的。中国梦是每一位公民梦想的聚集与合力,需要通过不同群体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具体到当代大学生群体身上,便是成才梦,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学如弓弩,才如箭镞”。学问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头,当代大学生只有依靠扎实的知识、广博的见识才能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才智,用青春和热血更好地建设美丽的家园,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所以,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铸就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知识、锤炼高尚品格,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R〕.2016-12-04.
〔2〕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154.
〔4〕曹梦晗.试析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实践路径——学习胡锦涛主席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法制与社会,2011,(28).
〔5〕马静.十字路口的国家路径选择: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中国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人民论坛,2011,(18).
〔6〕季明.“中国梦”的价值诉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J〕.理论学习·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13,(08).
〔7〕张莹.“中国梦”的凸显与重塑——对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国家形象建构的再思考〔J〕.文艺评论,2011,(11).
〔8〕张颐武.“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9〕韩喜平,尤绪超.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中国梦”担当〔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3).
〔10〕田小平,储德武.“中国梦”报道如何做出“地方味”——从广州日报“中国梦”报道看如何做有特色的主流新闻〔J〕.新闻与写作,2013,(07).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