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红梅
摘要:数学是一门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有着很高要求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很大程度上而言就是对于教学质量的保证。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会有效的带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也能够有效的建立起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来。本文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现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关于如何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培养意义 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是学生数学学习生涯的开端,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要有效的传授学生数学基础知识,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打下一个的知识基础。同时也要注重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而言,相当于指路的明灯,也相当于维持其前行的动力源泉。
在良好思维能力的陪伴之下,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会变得更加的开阔,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建立起良好的数学学习自信心来。
所谓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横向思维能力等等,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数学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采取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
一、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谓直觉思维是指学生在基于一定的数据、信息以及相关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产生的一种下意识的判断和反应。从人的思维习惯而言,直觉思维是人在面对问题和事物的时候首先会产生的一种思维方式,是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等过程的基本前提。
而直觉思维的准确程度往往反映着学生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反映着学生的数学感知能力,就像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感知力一样。同时对于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会有效的促进学生夯实数学知识基础,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经验。
而对于直觉思维的培养教师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针对于具体的数学问题,学生首先要细致的观察问题之中所包含的条件、概念知识、定律等等,然后才会根据既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产生一定的联想,在脑海之中寻找类似的问题,從而快速的形成问题的解决方式和途径,以及相应的结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专项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能够透过复杂的问题表象来发现数学问题之中隐含的关键性的条件,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联想的习惯,有效的借鉴既有的知识经验和解题经验,大胆的将既有知识基础和知识经验应用到实际的问题解决过程之中。
其次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假设,鼓励学生敢于猜想,点燃自己思维之中的火花。这一点不仅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就是在数学研究时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如费马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等等,这些都是数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是数学进步的关键。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的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要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同时也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引导工作,让学生的猜想能够在正常路线上发展。
再次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思想方式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途径,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化抽象为具象,能够直观的展示数学问题里各个条件、结论等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够绕过语言的抽象性描述,从而直达问题的要害。在培养学生直觉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利用数形结合思想,传授学生用图形等直观方式翻译数学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象的直觉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能力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思维能力,从逆向的途径学生更加能够清楚的看到数学知识结果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产生更为深刻的数学知识印象,从而促进学生更好的记忆和理解数学基础知识。
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如在定理、法则、公式等等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其让学生牢牢的记住定理的内容、公式的样式,不如从反向的角度来逆向的推导定理的内容、公式的结构,让学生更为清晰的看到知识结果的形成过程。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会养成良好的逆向思维习惯,先从正向的角度去记忆和理解,然后从反向的角度去审视和剖析。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内容。
三、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也可以称为求异思维,要让学生根据既有的数学知识内容提出多种假设和猜想,以既有知识内容为出发点而辐射更多的知识内容,也可以是从多个角度和方向来探寻同一个结果。发散思维的方式更加有利于学生巩固既有知识内容,加深对于既有知识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发散思维还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和灵活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
而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学生思维的触角才真正的走得出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既定的题目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不仅从解题的角度出发进行拓展,同时也从命题的角度进行拓展,实施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等等的教学方式。卸掉学生思维之上的枷锁,鼓励学生将更多的个人情感融入到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来,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好的解放。
其次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在面对具体数学问题的时候不要急于先入为主的解决问题,而是要深刻的理解问题所要表达的含义,掌握数学问题以及知识内容的内涵,灵活的运用各种数学思想来合理的铺垫自己的解题道路,在各种方法和数学思想之间灵活的游走。
再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再具体数学问题解决之后要有意识的进行回顾和思考,总结数学问题之中所运用到的知识内容、解题方法等等。通过反思更好的理解问题的初衷和内涵,把握数学知识的思想内涵。不仅如此,通过有效的反思,学生还能够更好的修正错误,固化既有的数学基础知识内容,如在面对一题多解时,有效的反思能够让学生认真的对比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发现不同解题方法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在对比分析之中更好的掌握具体数学问题的实质性内涵。
四、横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横向思维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相类似,但是却并不完全相同,横向思维能力更多的指的是学生在数学知识内部联系方面的表现。因为数学知识体系内部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也可以说数学知识自身很成体系,许多教师发现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时之所以出错并不是因为学生对于具体数学知识的掌握存在着问题,而是在不同部分知识内容的联系方面有所欠缺,尤其是在面对跨越性很大的具体数学问题时,错误的频率更高。
这主要是因为既往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思維能力的培养过程没有注重对于学生横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呈现岛状分布,每一部分的知识内容掌握的都没什么问题,但是彼此之间缺乏联系。而这种相对松散的知识体系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既有数学知识内容的灵活运用。
因此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更为有效的方式来展示数学知识体系内的密切联系。如采用多媒体视频的方式,利用其灵活多变的特点,让学生清晰的看到每部分数学知识内容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形成一张网状的思维体系,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数学知识内容。
五、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抽象思维能力也称逻辑思维能力,可以说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为关键的一项能力,是学生在面对具体问题时,分析隐含条件,把握问题实质的一项重要思维能力。而高度的抽象性又是数学这门学科的主要特点之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知识内容,虽然抽象性并不是太高,但是相对于学生的总体思维能力而言还是不容小觑。
因此教师可以在概念教学过程中以及公式、定理、法则等基础知识内容的教学之中,重点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如在概念教学之中,概念的描述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呈现数学的思想,这需要学生透过语言的表象而体会其中的数学思想。为了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性语言与实质性的数学思想完美的结合起来,教师可以通过实际例证的方式来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蔓延,运用学生既有的知识经验为过渡,引导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做到深入浅出的引导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之中,作为教师而言要充分的认识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注重自身教学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如保持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课堂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更高,并且注重细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针对具体的思维能力方面采用适当的培养方式,切实有效的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成长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周秀兰.试论形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4,(28).
[2]黄礼容.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未来英才,2015,(04).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北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