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忍
摘要:小学生的情感特点突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弦乐情感采取适当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情感,以更好地理解本文,揭示情感的共鸣。
关键词:语文 情感 方法
教學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强调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语文教育必须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情感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与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情感的潮流,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情感教育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入境生情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情感教育是一种艺术,只有调动学生内心的体验才能引发他们的行为。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造一种意境和气韵。让学生在入情入理,如理入境中激发想象与联想,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陶冶心灵。如教师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播放音乐腾格尔的《天堂》,学生边听边欣赏草原的优美画面,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草地,洁白的羊群,蔚蓝的天空……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完全陶醉在草原优美的风光中,教师趁势引导,同学们想不想到草原去看一看呢今天咱们就跟随老舍先生一起到美丽的草原去走一走。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由动情到晓理,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
二、把握基调,以情激情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人与自然关系的文章,也有的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在学习课文时教师需要在阅读中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作者的情感是否能被读者感受,进而得到自我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深刻地把作者的感情波澜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高层次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象。教师要想让文章中的情感能打动学生,自己必须深刻理解课本,把握文章的情感,充分理解文章的“动情点”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产生共鸣。
比如《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作者用真挚的语言写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故事。老人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海鸥,当老人去世的时候,海鸥像亲人一样为老人送行。文章是对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种赞美,也反映了作者对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牢牢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让学生反复品味。再如袁鹰的《白杨》这篇课文,作者用借物喻人的手法描写了茫茫大戈壁上傲然挺立的白杨,赞美了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决心。作者牢牢抓住白杨的特点,在没有山没水的环境下,它是“那么高,那么直。不软弱,不动摇”使我们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正是这普通而又平凡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大戈壁的无尽的遐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的感情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感情上的爆发,这深深埋藏着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所寄予的无限崇敬之情。
三、含英咀华,品悟真情
有人说语文是姓“语”的。作者的情感都蕴藏在一词一句中,对语言的分析是学习语文重要的内容也是理解文章的重要途径。在引导学生学习课文时,需挖掘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情感是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的。在品词析句时,教师要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在文字间含英咀华,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中,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从鸥群中拿开的时候,“海鸥像炸了营似的向我们扑过来”,在这句话中“炸了营似的”、“扑”等词,充分反映了海鸥对老人去世的内心极度悲痛。在学习课文时,要组织学生对这样的词句反复咀嚼体会。
四、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学语言如果没有情感的血液在流动,就会苍白无力,索然寡味,学生对知识的感触就是迟钝。”教师面对一个个活泼好动,反应敏感的孩子,在讲课时让他们听懂,愿意听是一个起码的条件,还需要运用充满情感色彩的语言,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声音的感召下,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生动的教学语言,是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也是教师高超的朗读能力,更是教师激起学生情感的点拨。生动的语言,似一根根灵巧的手指,能拨动学生心灵的心弦,更似一支支神奇的画笔,在学生心灵的画布上点缀着最优美的风景。它具有一种吸引力,既可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和教师、教材的内容形成共鸣的状态,达到和谐的程度,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更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如 《桃花心木》一文采用象征手法,借物喻人。作者写了种树人奇怪的种树方法:他种树时浇水的时间不固定,有时是上午有时是下午;浇水的量也不固定,有时多有时少;并且每次来时都带着一些树苗来补种……原来种树人这么做有良苦的用心,他在模仿老天下雨,在锻炼树木自己寻找水源的能力,从而适应未来不确定的生活。作者有树及人,人也是一样,也应该有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当学生沉浸在树和人的思考中时,教师总结:是啊,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生存的桃花心木,学会了寻找水源,拼命扎根,终于可以与苍天一比高低。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也经常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而懦弱的人只会退缩,在困难面前俯首称臣;只有意志坚强的人,独立自主的人,才会在困难面前傲然地昂起头,勇敢地向困难宣战!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颗独立自主的心,以不可战胜的姿态,踏上我们的人生旅途,描绘精彩的人生画卷吧!教师用激昂的语言,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了共鸣。
总之,情感是人类的基本特征,在人类的学习活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情感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充分了解,在尊重学生和学生沟通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情感素质。情感教育在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践证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而较好地达到文、理、情相通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梅仕文.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3,(11).
[2]王立新.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07).
[3]吴文广.小学语文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J].读与写,2015,(10).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安居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