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匈奴西迁与西欧民族大迁徙

2018-08-02 10:16广喆
祖国 2018年11期

广喆

摘要:匈奴与汉朝进行数次大战,特别是具有标志性的三次大战之后,发生严重内部纷争,之后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于公元1世纪左右向汉朝称臣,彻底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在受到重创后逃向漠北,之后走上西迁的道路。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西迁,匈奴人不仅建立了强大一时的匈奴帝国,在此过程中还与阿兰人、哥特人交战,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在匈奴西迁的压力下,西欧发生民族大迁徙。本文结合史料,来浅谈匈奴西迁和世界民族史上这一波澜壮阔的民族大迁徙。

关键词:汉匈大战 上帝之鞭 民族大迁徙

匈奴与汉朝进行数次大战,特别是具有标志性的三次大战之后,发生严重内部纷争,之后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于公元1世纪左右向汉朝称臣,彻底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在受到重创后逃向漠北,之后走上西迁的道路。经过几个世纪的西迁,匈奴人不仅建立了强大一时的匈奴帝国,在此过程中还与阿兰人、哥特人交战,进而引发连锁反应。在匈奴西迁的压力下,西欧发生民族大迁徙。在这一趋势和其他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由此进入封建社会。如同那个神奇的“蝴蝶效应”一样,汉朝击败匈奴,竟然会引发这样一部史诗,这恐怕是当年中国统治者始料未及的事情。

一、秦汉之交的中原与匈奴

(一)战国时期的中原与匈奴

提到匈奴这个少数民族,我们还是得从战国开始说起。这个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和中原总是有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让人又爱又恨。恨这个民族,是因为它经常来中原劫掠,搅得中原鸡犬不宁;而爱它,又是恰恰是因为它的威胁。我们都知道,任何的威胁都有着两面性:一方面,这个民族让我们鸡犬不宁;另一方面,在这种鸡犬不宁中,中原的诸侯国们必然要进行变法,否则就得继续忍受这种无赖一般的敲诈。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这个北方强敌的威胁让部分诸侯国走向了强盛,其中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秦国和赵国。

由于匈奴的威胁,加之有统一中国的雄心,秦国进行了著名的“商鞅变法”,为之后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而另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当时的赵国受礼乐文化的影响,着汉服,这种衣服宽衣长袍,极具美感,面对窄衣紧袖的游牧民族服饰则嗤之以鼻。赵武灵王即位后,为了富国强兵,决定摒弃长期流行的汉服,进行改革。据史料记载,“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赵肥与议天下,五日而毕,遂下令易胡服,改兵制,习骑射”。这场名为“胡服骑射”的改革最终使赵国成为战国时期除秦国外最强的国家,“攘地北至燕、代”。

(二)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到“白登之围”

前221年,秦王经过数年东征西杀,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即皇帝位后,秦始皇为了巩固边防,在修筑长城的同时,派蒙恬带兵与匈奴交战,抢回了被匈奴侵吞的河套地区,“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得胡人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匈奴第一次噩梦开始了。但这种状态并没有维持很久,中原便陷入到秦末农民大起义的混乱中。而匈奴内部,冒顿单于杀掉父亲即位,趁中原陷入内乱之际,重新占领了被秦国蒙恬夺取的河套地区,并进一步侵占原秦朝北部的部分地区。冒顿单于经[1]过一系列扩张,使匈奴版图达到最大规模:东到辽河,西到葱岭,北到贝加尔湖,南到长城。中原地区当时根本无暇顾及匈奴的一系列扩张行为:前206年秦朝灭亡后,刘邦、项羽两大阵营又进行了长达四年争夺天下的楚汉相争,这也就是匈奴能在短期内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原因。

前202年,刘项垓下决战,楚汉相争以刘邦的最后胜利告终。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后,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对帮助自己打天下的异姓诸侯王进行大肆屠戮;而对待韩王信,刘邦则借口封地战略位置重要,改变了韩王信的封地。应韩王信的要求,刘邦将其封到太原以北地区,并建都马邑。如此对待韩王信为后来的白登之围埋下祸根。

韩王信本来就对刘邦怀有二心,看到刘邦如此对待自己,更是怀恨在心。改迁封地后不久,冒顿单于大军压境,包围了韩国,韩王信请求汉军增援。汉军到来后,由于韓王信平时对匈奴就态度暧昧,刘邦派人指责韩王信对待匈奴的态度。韩王信害怕自己落个跟彭越、韩信一般的下场,干脆公开造反,并将国都拱手相让,率军攻打太原。

刘邦闻言大怒,于公元前200年冬天御驾亲征,讨伐韩王信。韩王信再次战败,被迫逃往漠北。韩王信部将拥戴赵利为王,收集韩王信的残兵败将,与匈奴一起攻打汉朝。匈奴左右贤王带领一万余人驻扎在广武以南,到达晋阳时与汉军交战失败,汉军乘胜追击到离石,再次击败。此时的冒顿单于驻扎在代谷,经历数次失败后学聪明了,将老弱病残放置到前军;而刘邦收到这样的探马来报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听取娄敬对于当前形势的正确分析就草率出征。这时冒顿单于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孤军深入,进入埋伏圈。冒顿见状。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围困在白登山。刘邦被围困达七天七夜。粮草告急,不得已依陈平之计,靠贿赂单于阏氏才化险为夷。白登之围让刘邦领教了匈奴的威力,之后西汉一直与匈奴保持着“和亲”政策。依靠这一政策,匈奴与西汉维护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和平。

二、汉匈大战与匈奴的初步西迁

(一)马邑之谋

依靠契约来维系和平从来就不是长久之计,因为这种依靠契约维系的和平本身就是不稳固的。因此,建立在“和亲”政策之上的汉匈和平必然会因为西汉实力的壮大而发生改变,只不过因为当时西汉的国力尚弱。但在汉武帝即位后,经过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西汉国力与汉高祖时期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公元前133年,发生了“马邑之谋”:大商人聂壹假借做买卖,企图将匈奴引入汉军包围圈,就在匈奴单于快要进入埋伏圈时,守卫烽火台的亭尉叛变,向单于透露了汉军的包围计划,使得匈奴军队撤退,计划失败。匈奴因此四处出兵侵扰西汉边境,以示报复。

“马邑之谋”虽然失败了,但是却表达了一个明确无误的信号:对于这一北方强敌,妥协和退让已经成为过去,西汉不再一味的避战。“马邑之谋”实际上宣告了西汉与匈奴大规模交战的开始。

(二)河南之战

作为汉匈大战中标志性的三场战役之一,河南之战成为汉匈大战进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场会战中,河南之战使得被匈奴侵占的河南地得到收復,而河南地的收复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西汉的北部边防由此推进到黄河沿岸。也因为这样,河南地才由昔日匈奴刺向西汉的利刃,迅速转变为汉军指向匈奴胸前的长戟。

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洛阳,汉军前期失利,韩安国负伤,退守壁垒不出。汉武帝命令韩安国向东移防右北平,以阻挡匈奴向东部的进一步深入;同时采取“胡骑东进,汉骑西击”的作战方针,命令卫青和李息出兵云中,突然袭击匈奴防守薄弱的河南地,后来的战绩表明,汉武帝这一战略无疑是成功的。

卫青、李息率部出塞后,从云中向西发动大规模迂回,突袭并一举击溃匈奴白羊王、楼烦王所部。河南之战以汉军完胜告终。

战争结束后,汉武帝在河南地设置五原郡和朔方郡,并听从主父偃的建议,修筑朔方城。这次战役的胜利不仅成为汉匈大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而且在这场战役中,还涌现出了一位杰出的“汉家大将”——卫青。在下一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战役中,他的外甥霍去病也将粉墨登场;而在大决战中,两人将上演舅甥并肩作战的好戏,演绎一段战争史上的壮观史诗。

(三)河西之战

公元前121年,骠骑军进军河西,打击匈奴,河西之战爆发。这场战役共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战役时,汉武帝命令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西进,此时的霍去病年仅19岁。年轻的霍去病骁勇善战,六天转战千余里,踏破匈奴五国,将河西小王国纷纷击溃。紧接着,霍去病继续在河西纵横,在焉支山南北杀了一个来回。在皋兰山,霍去病率领汉军与匈奴短兵相接,发生交战。大战之后,匈奴三王被斩杀,重要官员被俘虏,精锐部队全军覆没,而汉军损失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次战役胜利之后,为了保证作战的突然性,同年夏天,汉武帝命令霍去病第二次发动进攻。由于发生变故,预定与公孙敖会合的汉军未能会合。霍去病在遇到如此情况后,仍按预定计划发起进攻。霍去病率军越过居延海,攻到祁连山,匈奴军损失惨重。

尽管河西之战霍去病部大获全胜,但攻击左贤王部的汉军却出师不利。尽管此军以老将李广为先锋,但张骞率领的主力未按预定时间出击,致使李广部遭到左贤王部围困,后因张骞主力赶到才得以解围。

虽然战役因为李广的失败而出现了一点小小的瑕疵,但战役的意义却是巨大的。西汉在河西战役的大获全胜,导致匈奴内部发生第一次分裂。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发生变乱的关头被迫率部斩杀变乱者,才稳定了局势,得以率领4万多人向汉朝投降。

河西战役后,西汉政府在河西设立张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河西四郡”。从此,汉朝控制了河西走廊,由此打开了通西域的通道。而匈奴人只能在“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蓄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悲歌中,走向下一场“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漠北战役。

(四)漠北战役

发生于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战役,是汉军在距离中原最远的战场进行的一场规模最大的战役,同时也是任务最为艰巨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成为汉武帝对匈奴战略进攻的顶点,更是匈奴伊稚斜单于与西汉“毕其功于一役”的战略大决战。漠北战役之后,匈奴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大举南下,被迫逐步开始西迁之路。

河南、河西战役之后,匈奴虽然遭受损失,但并未损失元气;匈奴单于虽率部向北迁徙到漠北,但仍然对西汉北部的临近郡县进行骚扰。单于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企图以局部的侵扰吸引汉军注意力,引诱汉军越过大漠,以逸待劳从而与汉军进行战略大决战,进而进而歼灭汉军。汉武帝为了彻底击溃匈奴,决定深入漠北反击匈奴。

这场最后的战略决战不仅成为汉匈的战略决战,同时也成为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双雄会”。两位汉家大将——霍去病与卫青同台共进,为世界战争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公元前119年,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十万骑兵,分东西两路发起进军。两人各带领五万骑兵及数万步兵,深入漠北,力求彻底歼灭匈奴主力。

针对匈奴贵族认为汉军不能远征的错误判断,汉军采取了奔袭追击的战术。卫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溪翻越大漠,北进千余里,对匈奴大军进行包围。经过激战,匈奴单于率百余骑突围远逃,其主力全部被歼,汉军乘胜追击至赵信城;霍去病的东路军从代郡出发,深入两千余里,跨过大沙漠,同匈奴左贤王交手,大败对手并凯旋而归。

漠北之战的胜利,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左右贤王部主力损失殆尽,危害汉朝百余年的匈奴边患已被彻底解除,匈奴的势力已经无法与冒顿单于时期相比了。由于失去了南部的大片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迁到北部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亚地区,面对更大的生存压力,数年后分裂为数个小部落。

(五)陈汤灭郅支单于与匈奴的开始西迁

汉武帝对匈奴的三次大反击,使得匈奴元气大伤,内部混乱不堪。西汉晚期,匈奴内部再次发生分裂,呼韩邪单于率部归顺西汉;作为“老大难”问题的北匈奴郅支单于,最终由于自己的愚蠢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公元前44年,康居王因为数次被乌孙所困,想要联合北匈奴抗击乌孙。郅支单于于是带领北匈奴到康居东部筑城而居。到达目的地后,郅支单于数次对乌孙到康居东部筑城而居。到达目的地后,郅支单于数次对乌孙发动进攻,并勒索大宛等国。由于这一系列行动已经威胁到汉朝对西域的控制,留下“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名言的陈汤矫诏接西域各国,率兵4万分6路打击郅支单于。一番恶战后,郅支单于被陈汤斩杀,历时百余年的汉匈大战宣告结束。

东汉初年,匈奴内部的反汉势力的再次抬头,直接导致了匈奴的第三次分裂。南匈奴再次归顺汉朝,而北匈奴则坚持与汉为敌由于北匈奴的顽固立场已使自己成为南匈奴和东汉的共同敌人,双方的兵戎相见已经不可避免。公元73——91年,东汉联合南匈奴。对北匈奴发动数次连续性的大规模打击。至此,北匈奴已无法在漠北继续再呆下去,只能退出蒙古高原向西逃窜。北匈奴从此在中国史籍中彻底消失。

北匈奴的西迁,从北匈奴退出蒙古高原开始,到阿提拉去世匈奴帝国瓦解为止,是世界民族史上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退出蒙古高原后,匈奴人的铁骑首先進入了今天新疆的伊犁河流域,历时数世纪的匈奴西迁进入第二步。在这里,北匈奴与汉军两次交手,均成汉军手下败将。北匈奴残部再次向西撤退,进入锡尔河流域。

锡尔河是中亚的内陆河,当时这里属于康居国。北匈奴由于在伊犁河地区受到汉军反击,无法立足。一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留守;另一部分继续西迁,进入康居。由于史料缺乏记载,在此不做论述。

匈奴人向伊犁河和锡尔河的西征,仅仅只是整个匈奴西迁的开始。进入顿河和里海平原地区后,匈奴人将击败两大强敌——阿兰人和哥特人,从而由此活跃在世界历史的舞台,欧洲民族历史上的巨大灾难开始了。

三、从乌尔丁大单于到“上帝之鞭”

(一)匈奴人的“顿河之旅”和首战阿兰

阿兰人是生活在顿河流域的游牧民族,在中国的史书典籍中被称为奄蔡。这个民族被顿河分割为东西两部分,虽同属同一民族,但东西两部分却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东部以黄种人为主,而西部以白种人为主。尽管人种不同,东西两部分的居民还是称自己为阿兰人。依靠着统一的民族认同,阿兰人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据苏联史学家古米廖夫考证,公元前2世纪下半叶到3世纪时,大草原发生了特大旱灾。这次规模空前的大旱灾使草原被生生的变成了半荒漠。受此影响,匈奴人不得已再次开始向西迁徙。当到达顿河平原时,他们与生活在这里的阿兰人遭遇了。公元350年,匈奴的骑兵与阿兰人的劲旅在顿河平原进行决战。由于匈奴骑兵的各方面要比阿兰人的马拉战车优越,本来很有战斗力的阿兰人就这样在374年被匈奴灭国,大部分阿兰人投降并加入匈奴人的军队。

(二)二战哥特人及乌尔丁大单于的活动

事实证明,阿兰人所生活的顿河平原很适合休整和补给,匈奴人很快便恢复了元气。374年,匈奴人在单于的带领下,渡过顿河,向东哥特人发动进攻,东哥特人不敌,向西逃窜,逃到西哥特人势力范围,匈奴人尾随其后,追击到西哥特人居住地。

西哥特人计划在德涅斯特河摆下军阵,和匈奴进行决战。而匈奴人居然趁夜晚在德涅斯特河上游渡河,从西哥特军队背后发起偷袭。西哥特人惨败,向西逃窜至多瑙河。

匈奴人首战阿兰,再战哥特,两次大战均获得胜利。由此开始,匈奴这个民族开始活跃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被匈奴人击败的哥特人在匈奴人压境的情况下,于376年渡过多瑙河,从而揭开“民族大迁徙”的序幕。面对如潮水般蜂拥而至的蛮族,罗马帝国皇帝被迫允许蛮族进入罗马帝国疆域。从此,多瑙河再也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西欧民族大迁徙的方向被彻底改变,而蛮族的大规模进入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埋下祸根。

378年,罗马皇帝率领的罗马军团与哥特人在亚德里亚堡发生激战,近4万罗马军队被歼,罗马皇帝也在战斗中阵亡。亚德里亚堡之战,敲响了罗马帝国的丧钟。此时的匈奴则因为占领了南俄草原而暂时稳定下来。

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此时的匈奴正处在乌尔丁大单于的统治之下。这位大单于野心极大,曾直言不讳的对色雷斯总督声称“凡是太阳所照到的地方,只要我愿意,我都能征服”。公元400年,匈奴人在乌尔丁大单于的带领之下,又开始向西入侵,并一举夺取多瑙河盆地,甚至一度攻入意大利。这一事件引发了严重后果:多瑙河流域的蛮族部落不得已向西罗马帝国腹地进军。

408年,乌尔丁率军骚扰东罗马帝国,在抢劫大量财物准备撤退时,遭遇埋伏,野心勃勃的大单于就这样战死沙场。

伴随着大规模入侵,匈奴人的疆域也在不断扩大,而在一过程中,以匈牙利平原为核心的匈奴帝国也基本建立。以布达佩斯为都城的匈奴帝国成为东、西罗马帝国的最大威胁。422年和426年,东罗马帝国色雷斯和马其顿遭到匈奴帝国的蹂躏。这次蹂躏为匈奴人带来巨大的利益,他们不仅逼迫东罗马帝国开放互市以求边境安宁。更为重要的是,先后数次败在中国人手下的匈奴人终于在对东方的一系列战争中找回了匈奴的荣耀。

匈奴内部在这一阶段发生内部纷争,不过很快在混乱之中,阿提拉——这位乱世枭雄登上匈奴大单于之位。阿提拉将带领他的匈奴铁骑,给欧洲带来一场噩梦。

(三)“上帝之鞭”与匈奴帝国

阿提拉在欧洲历史上基本属于噩梦一般的存在,时至今日欧洲人提起这位乱世枭雄时仍不免心惊胆战。他和他的匈奴铁骑“让日耳曼人丧胆,让罗马人蒙羞”,以至于这支无坚不摧的雄狮劲旅和它的统帅被当时的西欧人称为“上帝之鞭”。在他的带领之下,匈奴帝国达到全盛。

上面已经提到,在阿提拉夺位前,匈奴内部曾有一段短暂的内乱时期。阿提拉很快便解决了这一切,成功上位。这位刚刚夺位成功的大单于还没坐热自己的位置,便迫不及待的发动大规模战争,战争矛头直指北欧和东欧。为躲避匈奴铁骑,属于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不得已逃向英伦三岛;许多日耳曼部落和斯拉夫人部落战败,向匈奴投降。

东方大本营和北方得到巩固后,阿提拉于447年向东罗马帝国大举进犯,东罗马帝国军队接连战败。由于达达尼尔海峡和希腊温泉关的失守,东罗马帝国首都已受到匈奴军队的直接威胁,东罗马帝国被迫缔结城下之盟。450年,阿提拉又向西罗马帝国发动进攻,妄想马踏高卢。但在451年的“卡洛温会战”中,阿提拉率领的50万匈奴大军被西哥特人、法兰克人和罗马人组成的联军击败,阿提拉不得已退回到莱茵河地区休整。

这次兵败,对开战以来几乎所向披靡的阿提拉来讲无异于一次巨大的羞辱。阿提拉经过休整后,随即向整个西罗马帝国展开报复,令西欧人闻风丧胆的“上帝之鞭”犹如加足了油的战争机器一般,对西罗马帝国进行“讨伐”:452年,阿提拉率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攻入意大利。意大利北部遭到匈奴人的疯狂进攻,北部城市被全部摧毁。此后匈奴人攻占了北部重镇阿奎莱亚,挥师直捣罗马。西罗马帝国皇帝被迫于匈奴人议和。在要求得到满足后,匈奴人撤军,意大利北部沦为一片废墟。

四、西欧民族大迁徙和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匈奴帝国的瓦解和匈奴民族的消失

453年,乱世枭雄阿提拉在新婚之夜暴死。阿提拉死后,阿提拉的诸子为争夺大单于之位打起内战,强大一时的匈奴帝国瞬间土崩瓦解。匈奴帝国分崩离析后,原先的被奴役民族仿佛看到了喘息的机会,不断反抗匈奴人的统治。454年,东哥特人组成联军在匈牙利击败匈奴,匈奴人被迫再次退回南俄草原。

461年,阿提拉的一个儿子企图重建匈奴帝国,发动对多瑙河流域的东哥特人的战争,遭到惨败;468年,他又发动对东罗马帝国的战争,结果不幸战死。匈奴人从此被世界历史彻底遗忘,掩埋在了历史的滚滚黄沙中。

(二)西欧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匈奴人消失了,但迫于匈奴人西迁的压力,西欧引发了以日耳曼人为主体的民族大迁徙。上面已经提到,376年在匈奴人击败哥特人后,哥特人等日耳曼部落被迫渡过多瑙河,多瑙河作为天然屏障的作用消失,沦为摆设。而之后的历史发展也无异于证明了这一点:匈奴人的兴起改变了整个西欧民族大迁徙的方向!

按照地图上的指向来看,生活在南俄草原上的日耳曼人和其他蛮族进行迁徙是可以向东走的,根本用不着渡过多瑙河和莱茵河。当然这种情况是建立在东方没有强敌的前提之下的。当满族的背后出现匈奴人这个强大的敌人时,情况发生了改变:匈奴人在打败哥特人后,进一步向西运动,这使得匈奴人成為了一道坚固的堤坝,阻挡着蛮族原本可以向东行进的路线。受到阻挡的日耳曼人被迫改道向西,而整个西欧民族大迁徙的方向也随之发生了180度大转弯,日耳曼人纷纷向西运动,越过多瑙河和莱茵河进入西罗马帝国境内;南俄草原上从此没有了日耳曼人的踪迹。正因如此,才使得斯拉夫人的兴起成为可能。由此我们不难得出另一个结论:匈奴人的西迁不仅改变了日耳曼人迁徙的方向,也在客观上为斯拉夫等东方民族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面对日耳曼人迁徙的浪潮,一方面为了维护统治,另一方面为了扩充兵源,西罗马帝国被迫使用日耳曼人充当雇佣军,这种无异于引狼入室的做法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埋下祸根。由于日耳曼人对西罗马帝国的不断入侵,加之雇佣军内部日耳曼人首领的权力过分集中,西罗马帝国皇帝已经沦为傀儡,灭亡已经不可避免。476年,日耳曼雇佣军首领废黜西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罗慕洛·奥古斯都,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五、结语

汉朝击败了匈奴人,匈奴人为了生存被迫西迁;而匈奴的西迁使得日耳曼人越过多瑙河,不仅引发了西欧民族大迁徙,也在客观上导致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当我们回望这一切时,会发现这一切竟是如此有趣。仿佛那个著名的“蝴蝶效应”一样,匈奴西迁竟然会引发这样一连串连锁反应。难怪有人会打趣“为什么二战期间意大利人的战斗力如此之弱?”,因为“中国人击败了匈奴人,匈奴人击败了日耳曼人,日耳曼人灭亡了罗马帝国,因此意大利人是中国人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的手下败将”,当然,这是一种笑谈。但无论怎么说,匈奴西迁和之后引发的西欧民族大迁徙,都不愧为世界民族史上一幕波澜壮阔的民族史诗。从这一点上来讲,这一切都已经超出了其本身的意义。无论是被掩埋在历史滚滚红尘中的匈奴,还是击败匈奴的汉民族,或者是被日耳曼人灭亡的西罗马帝国,他们都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向全世界证明:这世界,我们曾经来过!

参考文献:

[1]K·捷格莱蒂,王立平.7 世纪前欧亚民族的大迁徙[J].世界民族,1991,(02).

[2]张五钢.日耳曼民族的大迁徙[J].殷都学刊,1998 ,(04).

[3]吴兴勇.匈奴与世界民族大迁徙[J].求索,1992,(05).

(作者单位:内蒙古集宁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