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集视域下构筑河南省人才高地的策略研究

2018-08-02 06:33王萍郑笑笑
河南教育·高教 2018年7期

王萍 郑笑笑

摘要:人才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整个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以人才聚集为视角,从接受高等教育人数、高层次人才数量、“人才含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动向等方面对河南省人才现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其存在“人才含量”较低、高层次人才较稀缺、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出现“人才聚集陷阱”等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构筑河南省人才高地的策略:政府强力调控,突破人才陷阱;把握高层次人才聚集特点,以人才引育人才;发挥高校的人才聚集效应.提高“人才含量”;利用产业聚集促进人才聚集.克服人才流失。

关键词:人才聚集;人才高地;人才陷阱

人才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如何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是各地政府、事业单位、高校、企业的重要课题,人才聚集是吸引人才、打造人才高地的可能路径。有学者认为,“人才聚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随着人才的流动,大量同类型或相关人才按照一定的联系,在某一地区(物理空间)或者某一行业(虚拟空间)所形成的聚类现象”。在国外的研究文献中,人才聚集的思想也较为丰富,国外一些学者认为,“不同的劳动力个体具有不同的技能水平,他们的合作将会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效益。为了创造这样的效益,地区或者企业就会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劳动力个体的集中和组合”。国内外学者的表述都凸显出人才聚集的本质,即人才聚集是人才流动中的特殊现象,是人才个体在地理空间上的聚集行为或现象,这既是人才个体寻求工作、生活最大满意度的一个过程,也是市场优化配置人才资源的结果。当前,处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排头兵地位的河南省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实现人才积聚、打造人才高地,对推进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河南省人才现状分析

(一)接受高等教育人数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河南省普通高校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高校数量的增加势必会增加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如表1所示,2012—2017年河南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

(二)高层次人才数量

高层次人才是人才金字塔的塔尖,他们直接引领领域内的创新,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被人们广泛认可的是两院院士和“千人计划”等人才。如表2所示,截至2016年,河南省拥有国家“千人计划”2人,国家“万人计划”28人,两院院士35人(不含双聘院士)。

(三)“人才含量”

“人才含量”是衡量一个地区人才丰富程度的指标,创新型人才、科技型人才、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越多,说明这个地区的人才密集度就越高,“人才含量”也就越高。“人才含量”一般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除以三次產业就业人数再乘以百分之百。如表3所示,河南省2012年人才含量为0.1613867,2016年为0.170650,纵向分析“人才含量”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动向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地是省内还是省外,也影响着河南省的人才现状。2016年年末,河南省共有在读研究生5万多人,毕业生1万多人,普通本科在校生103.42万人,毕业生24.28万人。2016年,毕业生省内就业比为82.22%,省外就业比例达17.78%。如表4所示,研究生在省外就业以北京比例最高,达到12.13%,上海为11.63%,广东省为11.06%,江苏省为9.05%。本科毕业生在省外就业情况,同样是北京就业比例最高,为12.33%,广东省为10.29%,上海为9.71%,江苏省为8.30%。由此可见,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省外就业大都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为流向。识不强。相当一部分机构、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资金、时间投入不足,而且条件相对苛刻,对人才吸引力不强。三是引进人才的政策落实不到位。河南省政府制定吸引高层次人才的一些具体政策落后于沿海地区,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虽然河南省近年也陆续制定了一些引进人才的政策,但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政策缺乏连贯性,容易导致高层次人才缺乏稳定性,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人才含量”较低

河南省“人才含量”虽然逐年提升,但“人才含量”还是低于发达地区。以2016年为例,河南省“人才含量”为0.170650,同期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人才含量”分别为0.83244,0.53348,0.85950,“人才含量”最高的广东省,其人才含量为河南

二、河南省人才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高层次人才较稀缺

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河南省人才密集度较低,高层次人才较稀缺,尤其是高精尖科技人才、高层次领军人才以及国际人才数量较少。河南省为人口大省,其高层次人才数量远远低于河南省实际需要的数量。河南省高层次人才较稀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不如北上广等地发达,地理位置受限。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河南省地处内陆,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高新技术人才的吸引力相对不足。二是一些机构、企业引进人才的意省的4.8倍。河南省“人才含量”较低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才培养机构数量有关。河南省地处中原,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第三产业与发达地区相比有一定的距离,经济相对落后,而经济基础也影响人才的聚集。同时,河南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机构不多,截至2017年,全省高等学校的数量仅占全国的5.1%,重点大学占全国的比例更低。河南省人才培养机构的数量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培养机构的数量难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人才流失比较严重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向显示,河南省培养的人才大量向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发达地区流动,这使得河南省的人才资源更加稀缺。河南省人才流失比较严重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地区较落后。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的支撑,留住人才更需要经济作为保障。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使得河南省对创新型人才、高层次人才等的吸引力不强。二是薪资待遇有待提高。一些机构、企业支付给人才的薪酬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收入不能体现个人岗位、能力和贡献的大小,或者有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人才流失成为必然。三是人才环境不够优化。政策环境不够优化,对参加高学历培训没有形成政策导向,引进人才的政策与其他地方相比没有优势。工作、生活环境不够优化,主要表现在经济待遇不高、生活配套设施尚待完善、科研资源基础条件有待提高等。

(四)出现“人才聚集陷阱”

如果某地区经济不够发达,那么它对人才的吸引力就比较小,从而导致该地区“人才含量”低于其他地区。而“人才含量”低又使得该地区经济增长缓慢,地区经济地位进一步弱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变得更小,最终致使本地的“人才含量”也逐渐变低。这类欠发达地区的人才流动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即“人才聚集陷阱”。河南省也出现了这种问题。原因有两个:一是河南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自古以来河南省就是农业大省,经济发展增速不如沿海发达地区。河南省2016年的人均GDP为42247元,但同期北京、上海、广东的人均GDP分别是114900元、113731元、145254元,广东省的人均GDP最高,是河南省的3.4倍。二是受“羊群效应”的影响。“羊群效应”是指经济个体的“从众心理”,即人们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因为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市场制度趋于完善、工作环境优化、政府政策倾斜度高等,所以大量的人才聚集在较发达地区。河南省经济条件、地理位置、产业聚集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许多人才不愿留在河南。

三、构筑河南省人才高地的策略

(一)政府强力调控,突破人才陷阱

政府强力调控是破解人才陷阱的重要选择。首先,河南省政府应建立完善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薪酬待遇。对人才的激励,应该坚持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比如,在分配方式上探索“按智分配”的方法,对在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重大效益的优秀人才,可按规定给予重金奖励或用奖金换购等额股权,也可以采用整体薪酬吸引人才。对人才而言,薪酬并不意味着单纯的收入,他们更注重薪酬对生活的保障及享受闲暇的功能。整体薪酬除基本工资、福利外,还包括个人发展机会、晋升空间等柔性薪酬。整体薪酬具有很强的弹性,对吸引高层次的人才有重要的作用。其次,优化人才环境,以环境聚集人才。为更好地引进、培养和留住人才,政府应当加强人才生态环境建设,对经济环境、文化环境、自然环境等进行改善,有重点地优化人才生态环境,精心培育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再次,要争取到各个企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人才只有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发挥作用,而岗位和待遇是由具体的用人单位来决定的。这就需要政府调控措施,让企事业单位都积极主动地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人才。

(二)把握高层次人才聚集特点,以人才培育人才

高层次人才是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宝贵资源,每一个高层次人才都有可能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把握高层次人才聚集效应,以人才培育、吸引人才,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第一,加强与国际和周边地区高层次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扩大高层次人才的总量,提升人才的整体素质,并形成大规模的人才群体。第二,借鉴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的方法,通过虚拟聚集的方式,组建海外校友会、海外专业技术社团,促进人才聚集,实现人才聚集效应。虚拟聚集被视为一种“虚拟社区”,这种“社区”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降低活动的成本。虚拟网络中的大量学术和科研的工作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第三,河南省政府应重视这些虚拟网络的会员,制定有吸引力的政策,吸引虚拟网络的会员,建立海外“人才资源库”“人才储备库”“联络站”等,以优秀的高层次人才培育人才,把优秀的人才聚集起来,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三)发挥高校的人才聚集效应,提高“人才含量”

“人才含量”的提高,要依靠高校的力量。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是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各类专业人才的接触、交流以及思想碰撞,会形成永不枯竭的创新动力。发挥高校的聚集效应,提高“人才含量”可以从三个方面人手:第一,抓住“双一流”建设机遇,打造优质人才培养机构。河南省要顺应国家建设“双一流”大学的潮流,重点建设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省内综合性大学,积极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加快高水平大学和特色大学的建设,以发挥高校的聚集效应,提高河南省“人才含量”。第二,科学规划高校布局,打造高校园区。政府要重视高校的布局问题,制定政策,科学合理规划,打造高質量的高校园区,发挥高校之间的联动机制,优势互补。第三,积极推进创新人才基地建设工程,培养创新人才。依托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院所与河南省高校院所或行业骨干企业,共建一批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实验室,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利用产业聚集促进人才聚集,减少人才流失

没有产业作为依托,即便引进了人才,也有流失人才的可能性,所以要用产业来吸引人才,用产业聚集促进人才聚集。第一,加快产业项目集群建设,形成产业聚集。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产业,重点扶持一批龙头企业,如宇通客车、双汇食品、宛西制药等,以形成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第二,重点打造高层次产业集群,吸引高层次人才。河南省现有国家大学科技园、郑州龙子湖高科技孵化器、北斗导航产业集群等,这些产业集群能够吸引高层次人才,以产业聚集带动高层次人才聚集。第三,立足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高集群企业劳动力素质,广泛开辟“柔性流动”的绿色通道,吸引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优秀人才。

责编: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