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 陈一言
6月28日,“阿拉伯国家能源互联网暨‘一带一路’建设论坛”在北京举行。
论坛由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和阿拉伯国家联盟联合主办,来自中国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民政部、商务部、生态环境部等政府部门,阿拉伯国家联盟、联合国西亚经社委、阿拉伯地区可再生能源与能效中心等国际组织,阿尔及利亚、阿联酋、突尼斯、埃及、科威特、利比亚、约旦、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索马里、苏丹等国驻华使馆,以及能源电力、信息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上百位代表参会。各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阿拉伯国家清洁能源开发及能源互联互通展开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
近年来,中阿政治互信进一步增强,战略合作提质升级,“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开花结果,能源合作是中阿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中国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李成文表示:“2017年,中国从阿拉伯国家进口原油1.57亿t,占原油进口总量的37%。2020年,中国原油需求将达到7.4亿t,其中5.4亿t需要进口。作为主要的油气出口方,阿拉伯国家也亟需确立稳定的能源出口市场,夯实能源出口根基,带动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同时,阿拉伯国家地处五海三洲之地,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可以说,中阿是能源领域天然合作伙伴,合作前景广阔。”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清洁为主导、以电为中心,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输送、使用的重要平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实现“两个替代”“一个提高”“一个回归”,为世界能源转型开辟了新的道路。“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能源消费实施电能替代,以电能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个回归”,即化石能源回归其基本属性,主要作为工业原料和材料使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一个提高”,即提高电气化水平,增大电力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在保障用能需求的前提下降低能源消费量。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个重大挑战,为各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刘振亚表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对实现世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新世纪以来,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成为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严重制约着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清洁发展已成为各国共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竞争力持续提升,各智能电网技术成熟,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条件已经具备。并且,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已先后被纳入了‘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2030议程框架体系和2018年的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成果,这标志着其发展迈入了共同行动的新阶段。”
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国跃在致辞时提到了3个方面,他认为:1)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能源变革转型的大方向。当前,世界能源发展面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严峻挑战,制约着全球可持续性发展,为应对这些挑战,以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为标志的新一轮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范围深入推进。比如,生产侧加速了清洁替代,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持续提升;消费侧加速了电能替代,电动车、电采暖、大规模储能等新设施广泛应用;终端用能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共建共享的现代能源体系将有效解决全球各类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接入。2)我国能源互联网引领能源可持续发展。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推动在电气化构建能源互联网,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为使命,积极推动中国能源互联网建设。3)应加强合作互利,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为世界各国加强能源电力合作创造了机遇,搭建了平台,中国国家电网公司以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为目标,与世界各国开展技术、装备、管理全方位合作,先后投资运营7个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境外工程涵盖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设巴西美丽山水电特高压直流输送工程成为中国名片。
当前,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潜力和机遇巨大。刘振亚分析说,阿拉伯国家之间已实现一定规模的跨国联盟,并且周边地区电力需求旺盛,因此,推动电力互联互通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加快构建阿拉伯国家能源互联网的总体思路是坚持区内平衡和外送并重,加快开发区内大型太阳能发电、风电基地;强化国内互联,推进跨国联网工程,建设阿拉伯与欧洲、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互联通道,形成‘区内紧密互联、跨区高效配置、多能互补互济’的能源发展新格局。”刘振亚说道。
论坛期间,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分别与阿拉伯国家联盟、阿拉伯地区可再生能源与能源效率中心签署了合作协议。此外,该组织还提出了13个重点互联工程,定位于跨洲、跨区清洁能源电力外送消纳、互补互济。
目前,中阿合作正在不断深化。今年7月,“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8届部长级会议将在北京举行。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大使马哈穆德•艾勒艾敏表示,自2004年中阿合作论坛设立至今,已经下设了12个合作机制,多领域合作不断拓展。他说:“我认为中阿合作是阿拉伯国家国际合作事务中最成功的典型之一,我期待中阿双方能够在下一阶段更深入展开合作,在即将举行的中阿合作论坛中取得更多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