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增志
(安阳市人民医院 普外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是指多种因素引发的腹腔内肠粘连,因此导致患者肠内容物无法通过和运行。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恶心以及呕吐等。保守治疗可缓解部分患者的病情,但同时也易反复,因此临床多以手术治疗为主[1-2]。传统开腹手术虽可有效解决粘连梗阻问题,但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术后患者恢复差,且容易出现相关并发症[3-4]。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基于此,本研究就腹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粘连性肠阻梗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既往腹部手术次数<2次者;近1年内无手术史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腹胀者;有精神疾病史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存在腹腔镜手术失败者;既往腹部存在恶性肿瘤者。观察组患者43 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19~64岁,中位年龄42 岁;粘连程度:I级17例、II级15例和III级11例。对照组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20~65岁,中位年龄43岁;粘连程度:I级18例、II级16例和Ⅲ级9例。此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位,行静脉复合麻醉,于右侧腹直肌作切口入路,进入腹腔后检查梗阻情况,并根据梗阻位置及腔内具体情况行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具体为:患者取仰卧位,全身麻醉;于脐下5~6 cm进行穿刺,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为12 mmHg(1 mmHg=0.133 kPa);置入腹腔镜后对患者腔内情况进行查探,确认粘连位置后,避开粘连位置作2、3个操作孔;术中注意对腹壁及肠管进行保护,避免对其造成损伤,术后使用0.9%氯化钠冲洗腹腔,于手术创面及已损伤的肠管涂抹透明质酸钠,防止再次粘连;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腹腔;术后做抗感染处理,同时做好肠胃减压,告知患者不可进食。
①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②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半年,并统计病情复发情况;③于手术前、后取患者空腹静脉血离心处理,采用免疫比浊法测试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蛋白(prealbumin,PA)和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试剂盒由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严格按说明书进行。
应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中位年龄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对照组患者少(P <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分 别 为 4.65%(2/43)、11.63%(5/43), 均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93%(9/43)、37.21%(16/4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病情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两组患者术后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 <0.05) ;手术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PA)、降钙素原(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见表3。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手术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肠胃功能恢复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h对照组 43 71.62±9.17 68.62±7.74 9.62±1.07 6.01±0.88 45.43±9.78观察组 43 70.06±8.43 49.43±6.70 5.74±0.81 2.84±0.76 25.57±9.17 t值 0.821 12.292 18.959 17.877 9.714 P值 0.414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情复发情况比较例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C R P、P A和P C T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手术前、后血清C R P、P A和P C T水平比较(±s)
注:1)与同组治疗前比较(q =40.126,6.613,22.238;P =0.000,0.000,0.000);2)与同组治疗前比较(q =26.514,3.407,22.846;P =0.000,0.000,0.000);3)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q =11.200,6.474,25.904;P =0.000,0.000,0.000)。
组别 例数 CRP/(mg/L) PA/(mg/L) PCT/(ng/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 43 13.32±1.47 6.07±1.042) 268.23±41.42 237.71±42.122) 0.78±0.12 0.35±0.032)观察组 43 13.64±1.34 3.42±1.011)3) 269.07±40.62 210.27±42.271)3) 0.80±0.13 0.12±0.051)3)
急性粘连性肠阻梗属于肠胃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其主要是由于胆囊切除术、腹部组织炎症、结肠癌手术及阑尾切除术等引发而来[5]。常规的保守治疗方式虽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其对该病的治疗具有不彻底性,甚至会影响其治疗进程及预后[6];因此及早发现病情并进行手术治疗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方面均较对照组优,表明其可有效减少急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出血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肠胃功能恢复,帮助患者早日下床活动。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机体内的CRP含量较少,当机体出现感染后,CRP含量会明显增加。临床研究表明,CRP水平的高低与机体炎症程度有关,CRP水平越高,机体炎症反应越激烈,因此临床多将其设为机体炎症反应的应激指标[7]。一般情况下,人体内PCT水平较低,机体受到侵害时机体内的多种器官及组织会大量分泌PCT,因此机体患病状态下PCT水平会明显较高,并会持续保持较高水平,稳定性较好。机体内的PA可有效反映肝脏的蛋白合成分泌能力,在机体受到损伤时,PA水平会明显提升。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患者的CRP、PA及PCT水平较对照低,与查小应等[8]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腹腔镜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情复发率,表明了其治疗的安全性和较好预后;本研究将腹腔镜手术优势总结如下:①腹腔镜手术仅在患者腹部作3、4个切口,可借助腹腔镜保证良好术野,有助于病灶的治疗及减少出血;②腹腔镜手术全过程均在腹腔内完成,因此可有效避免腹腔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产生的交叉感染,从而减少并发症发生;③相较于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术野清晰,可准确探查病灶,减少手术器械对病变组织周边脏器产生损伤,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保证患者预后[9-10]。需要注意的是,若患者存在弥漫性腹胀或腹腔内肠管扩散,则不宜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需及时行开腹术治疗以保障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可有效减少患者出血,缩减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情复发,安全性较高,预后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