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师林
“进博会”的召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是虹桥商务区发展的重大契机,如何依托大虹桥,以“进博会”为抓手,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虹桥商务区必须全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即将在上海虹桥商务区举办,“进博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和战略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着力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大举措,有利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有利于改善供给结构、引领国内区域创新发展,推动主要城市群开放型经济发展。
6月1日,“以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为主题的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会议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地区一体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了丰硕成果,吹响了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集结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虹桥商务区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地位,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明确虹桥商务区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应当发挥更大作用,更好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进博会”的召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快推进,是虹桥商务区发展的重大契机,如何依托大虹桥,以“进博会”为抓手,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是虹桥商务区必须全力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古人云,“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举办“进博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离不开坚强的组织领导和密切的协调配合,整合方力量,共同承接好“进博会”溢出效应,共同做好“进博会”的舆论宣传引导。把“进博会”作为长三角合作交流的中心内容之一,与打造世界级长三角城市群以及上海“四大品牌”的目标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综合规划,全方位地形成合作共赢的利益目标。与苏浙皖共同策划和参与“进博会”的延伸和配套相关活动,梳理长三角城市群现有会展,尽可能与“进博会”形成互相支持和呼应,并加快深化细化系列展会、常年展和分论坛活动,形成支撑平台和项目清单。凝聚长三角城市,形成强大合力,利用各种途径和方式,引导各界全面深入主动参与“进博会”及其常年展各项工作。
发展才是硬道理,吨位决定地位。“吸积理论”告诉我们,宇宙中星体依靠自身的引力,吸引周围物体向自己靠拢并进而与之合为一体以增大自己的体积质量,城市经济、区域经济也是如此。当前,虹桥商务区正充分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大力吸引总部企业、外资企业和一批长三角知名企业入驻。据统计,目前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已累积入驻企业2300家,外资企业100余家,企业总部70余家。包括世界500强和行业领先企业梅塞尔、罗氏、壳牌、安博物流、格兰富等,区域性总部和地区总部科施博格、永恒力、贺尔碧克、台达、冠捷等,以及长三角知名企業阿里巴巴、好孩子、鱼跃医疗、报业集团、神马电力、卧龙电气等纷纷进驻办公。
“进博会”在虹桥商务区召开,万国聚集、万商云集,虹桥将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和海内外企业关注的焦点,迎来新一轮投资和创业的高潮。虹桥商务区必须抓住这个契机,充分发挥吸积效应,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经济体量。利用“进博会”进一步加强功能打造和贸易服务能级、开放能级提升,将虹桥商务区的吸积效应发挥到最大,加快现代服务业和企业集聚、创新集成是提升自身经济能级的必由路径,只有一个做强做大的商务区,才能更好辐射长三角,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虹桥商务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西部,是连接上海中心城区和西部区域的关键节点,更是上海连接长三角的重要枢纽,这种战略制高点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整合上海、辐射长三角的不二之选。近年来,随着商务区的不断发展,“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的三大功能定位和发展特色进一步深化,这些功能优势和后发潜能使虹桥商务区成为经济诸要素快速集聚和辐射的重要载体和经济单元。上述因素决定了虹桥商务区具有打造合作性功能平台的充要条件,打造成多功能平台中心成为虹桥商务区发展的强力的内在驱动。
新一届市委围绕着上海城市发展提出了全面构筑上海发展的四大战略优势,其中把“功能优势”的打造放在了首位。李强书记1月2日在虹桥商务区调研时也强调要围绕做精、做深一批功能性平台下功夫。进博会为商务区功能性平台打造注入了巨大推力,虹桥商务区主动承接“进博会”辐射和溢出效应,以“政府指导、企业主体、政策支持、市场运作”为原则,已启动推进一批功能性平台建设,包括:海外贸易中心、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虹桥国际展汇、长三角会商旅文体示范区联动平台、虹桥展览贸易窗口式服务中心、教医养长三角同城化实践中心、智慧能源与智慧商办示范平台等“10+X”平台建设。这些功能性平台所具有的开放、服务、集聚、创新功能必将成为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的增长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长联动,是世界经济强劲增长的要求。”虹桥商务区也将“联动”作为重要理念不断发展实践。“进博会”的举办,使虹桥商务区成为长三角城市乃至全国的关注焦点,要把握机遇,将自身打造成为长三角联动的示范区。
一是走出去,引进来,加强城际联动。目前虹桥商务区已与南京、苏州、宁波、无锡、金华、盐城和嘉兴等城市签订战略协议,杭州、合肥、绍兴等城市也将于近期签约,其他长三角城市对接工作正在进行中。重点在规划对接、改革联动、创新协同、设施互通、公共服务、市场开放等方面加强聚焦,开展战略合作与深度联动,为长三角各主要城市政府机构和组织提供服务平台。
二是全面深化合作对接。依托虹桥商务区平台优势支持长三角城市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优质企业在商务区设立吸引投资的平台窗口,利用枢纽和会展的国家级项目平台资源和溢出效应,提升自身发展质量和效益。鼓励和支持相关经贸部门和相关组织机构依托虹桥窗口,加强与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的战略对接、项目对接以及政策对接。
三是进一步推进会商旅文体联动,打造共同家园。通过打造会商旅文体一体化发展,以“共商、共治、共享”为指导思想,以“五联动”“五荟萃”为目标,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区域打造长三角会展之都、商务宝地、旅游胜地、文化高地、体育劲地五张名片,打响长三角国际消费之都品牌,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影响力。联手长三角城市打造示范区联动平台,荟萃长三角城市精华,共同构建公共服务和网络,推动长三角城市文化和精神上的大联动,打造共同的市场和共同的文化家园。
“进博会”把虹桥商务区推向中国建设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最前沿。要打造成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的区域示范,虹桥商务区就要不断推进贸易、货物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在贸易方面,商务区着力打造“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中心”和“长三角电商中心”,后者将逐步打造成国内领先的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区。该平台与阿里、京东、唯品会等电商巨头联合打造,将引进长三角及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电商协会(联盟)等组织,提供物流、仓储、展示、线下体验、交易、服务等有关电商业务,发挥产业集聚的聚变效应。以国内外知名电商企业、国际贸易机构和组织的集聚为抓手,线上线下联动,切实提升虹桥商务区国际贸易的能级。相关工作得到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的肯定和支持,获得“中国长三角跨境电子商务创新示范集聚区”的称号。
为推动功能落地,在政策方面,在上海海关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商务区公用型保税仓设立事宜。一方面满足现阶段86平方公里内企业对保税仓储需求,同时探索依托保税仓储开展保税展示的创新做法、进口博览会续展保税功能落地等;另一方面,通过公用型保税仓的规范经营、合规经营、技术创新监管等,为虹桥商务区未来对接自由贸易区做好技术创新及经验积累。
在人才方面,为加快人才国际流动,打造人才服务高地,虹桥商务区积极探索面向长三角的商务会展领域国际国内人才服务功能,包括国际人才引进、技术型人才标准认定等领域的创新政策试点。鼓励持永久居留身份证外籍高层次人才展业兴业,允许外籍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长三角企业就近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并在签证、工作许可证、居住证B证等方面提供便利。
高铁网络加速区域“同城内循环”。自2008年起,长三角高速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为主要节点的高速铁路网络推动区域快速融合,高铁的公交化真正凸显了“同城效应”,交通便利化推动了人员、货物的快速流动,优化了长三角城市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
目前,“同城生活”已成为虹桥商务区最显著的特色,商务区已成为上海长三角味道最浓的区域。据不完全统计,苏州、昆山、嘉兴、嘉善等地的居民每天在虹桥商务区穿梭的上班族常规通勤量突破万人。同时,虹桥商务区工作的上海人也越来越多居住于周边长三角城市。虹桥商务区内举办的各类会商旅文体活动,其参与主体已由上海本地居民逐渐转变为长三角城市的居民。
“同城生活”既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源动力,也是長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虹桥商务区要乘势而为,更要顺势而为,要把推进区域服务网络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面向长三角的居民进一步围绕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及公共资源配置等问题下功夫,加快研究措施落实,促进同城化、便利化,让长三角居民实现高品质的“同城生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虹桥商务区作为长三角合作共享的创新区、核心功能的承载区和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区,不会停下发展和探索的脚步,未来,虹桥商务区将会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全面做好“进博会”保障服务和功能辐射承接,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