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晶莹
旧比于国际广告公司,本土广告公司为了争取客户,更容易垫钱。
7月12日年间,本土汽车制造商比亚迪(002594.HK)在其官方微博上公布了一则《关于李娟等人曾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该声明称,近一个月来陆续有多家广告传媒公司联系比亚迪,询问李娟事件的相关信息。但比亚迪方面表示,李娟行为系冒用比亚迪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比亚迪方面已报警。
事件很快迎来了反转。当天晚间,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下称“竞智广告”)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反驳比亚迪方面所称“李娟行为系冒用比亚遭名义进行的违法行为”。
《财经天下》周刊第—时间联系到竞智广告相关人士,其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和我们进行业务接鞋的时候.李娟都是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华东区大总的名义。而且3年内我们在全国机场都做了广告,比亚迪不可能看不到,更不可能不知道。”
该人士称,过去3年,竞智广告在负责比亚迪相关广告、活动时,合同甲方均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我们也是昨天才知道有雨鸿文化这家公司。他们公司的员工也是昨天才知道,原来自己在一个不存在的甲方工作了这么多年。”
然而,在比亚迪的声明中,李娟系。冒用比亚迪名义”,和比亚迪并无直接联系,反而和雨鸿文化的业务联系紧密。
“大部分广告公司应该知道雨鸿文化是比亚迪的广告代疆两。”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其工作模式是,比亚迪将其广告、公关宣传活动交给雨鸿文化,雨鸿文化则找其他广告公司、活动公司具体落实。
引起这一事件的导火索是李娟以及雨鸿文化高层的失联:“带钱跑了。”上述知情人士称。据悉,过去3年,雨鸿文化共和30多家广告公司有过合作。在合作过程中,广告商、活动商往往受先自己垫钱出资,等任务完成后,再等甲方汇款,补充现金流。
不过吊诡的是,雨鸿文化和比亚迪方面均表示李娟不是己方员工。
“广告界竞争激烈,比亚迪是一个大客户,我们都想争取,所以垫钱就垫钱。”竞智广告相关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说。
在汽车界,一场小活动的花费至少需要几十万元。“3年里面.30多家公司那么多场大小活动积累下来,季射门的预计是有11亿元欠款。有些企业垫钱都垫到倒闭了。当然,中间他们(雨鸿文化)也会陆陆结续拨一些款过来,每次大概几万元。”另一位业内知情人士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垫钱做活动在广告界很常见的,一般回款周期要3~4個月,但这次的数额太大了。有的广告商为了做活动,是拿自己的钱出来垫的,现在一家人都陷入了困境。”
相比于国际广告公司,本土广告公司为了争取客户,更容易垫钱。“不垫钱会影响关系,关系不好客户就换一家广告公司,所以本土公司会为了维护关系不断垫钱。”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因此,当雨鸿公司失联后,被拖欠款项的广告公司、活动公司转而向比亚迪方面寻求解释,并试图追回欠款。但比亚迪方面则发布了上述公告。
“这份公告是有逻辑错误的。”竞智广告相关人士直言,这并不是一个知名品牌处理该事件的成熟方式。
7月16日,比亚迪方面发布澄清公告称自己也是受害方,而此事涉及的供应商已经成立了自己的维权群并召开了记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