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阳,连亦田
(保定第七医院心内科,河北 保定 072150)
冠心病是心内科的常见病。此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壁出现硬化斑块所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及阻塞。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1-2]。本文对保定第七医院收治11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分析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选取保定第七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阿司匹林组55例患者中有女性22例,男性33例;其年龄为45~82岁,平均年龄(62.5±3.3)岁;其病程为2~19年,平均病程(9.9±0.8)年。氯吡格雷组55例患者中有女性23例,男性32例;其年龄为46~83岁,平均年龄(62.6±3.4)岁;其病程为3~19年,平均病程(9.8±0.7)年。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
1.2.1 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 1)精神状态正常。2)肝肾功能正常。
1.2.2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2)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3)合并有血小板减少症。
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检查和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为阿司匹林组患者应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阿司匹林的用法是:每天服1次,每次服100 mg,连续用药1个月。为氯吡格雷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氯吡格雷的用法是:每天服1次,每次服75 mg,连续用药1个月。
1)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疗效分级标准是:(1)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降低>80%,其各项心电图指标恢复正常。(2)好转。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降低50%~80%。(3)无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降低<50%。2)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皮疹、恶心、腹泻、消化道出血等)的发生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分析本文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后,氯吡格雷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4例,为好转的患者有29例,为无效的患者有2例,其治疗的有效率为96.4%;阿司匹林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20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其治疗的有效率为81.8%。氯吡格雷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患者(χ²=5.986,P=0.014)。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在用药期间,氯吡格雷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头晕、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5%;阿司匹林组患者中有7例患者发生头晕、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1.8%。氯吡格雷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患者(χ²=6.253,P=0.012)。
治疗前,氯吡格雷组患者和阿司匹林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53.78±3.59)%、(54.09±2.9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3,P=0.623)。治疗后,氯吡格雷组患者和阿司匹林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25.24±1.42)%、(34.19±2.5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38,P=0.000)。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此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血管壁硬化斑块所致的冠状动脉狭窄及阻塞。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心绞痛、心律失常等[3]。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冠心病的发生与患者存在血小板过度聚集有关,治疗此病应从防止血小板过度聚集方面着手[4]。阿司匹林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血小板药,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血栓的形成。但有研究指出,长时间服用此药易引发皮疹、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近年来,氯吡格雷在治疗冠心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药经肝脏代谢后可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5]。相关的药理学研究证实,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受体与ADP、纤维蛋白与糖蛋白受体的结合,从而可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同时,氯吡格雷还能抑制肾上腺素、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时,应注意控制用药量和用药的时间,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6]。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