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同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2018-08-01 06:05韦卫甲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不稳定性髓内螺钉

韦卫甲

(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 广西 来宾 546100)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类型。该病患者多为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可分为稳定性和不稳定性两类,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包括有小转子骨折、大转子后方骨折等。有研究表明,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髓内固定术是现阶段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术式。为了对比使用上述两种术式治疗不稳定性转子间骨折的效果,笔者对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广西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1)患者的病情经MRI、CT扫描或X线摄片检查被确诊为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2)未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的患者。3)未发生其他部位骨折的患者。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13例;其年龄为52~84岁,平均年龄为(71.5±2.9)岁;对其骨折情况进行AO分型,为A1型骨折的患者有2例,为A2型骨折的患者有23例,为A3型骨折的患者有5例;为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有14例,为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有16例;其受伤的平均时间为(2.2±1.0)d;其受伤的原因为跌倒摔伤的患者有20例,为发生车祸受伤的患者有8例,为坠落受伤的患者有2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9例,女性11例;其年龄为54~82岁,平均年龄为(71.2±2.6)岁;对其骨折情况进行AO分型,为A1型骨折的患者有3例,为A2型骨折的患者有21例,为A3型骨折的患者有6例;为左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有12例,为右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有18例;其受伤的平均时间(2.1±1.2)d;其受伤的原因为跌倒摔伤的患者有21例,为发生车祸受伤的患者有5例,为坠落受伤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并进行全身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适当垫高患者的患侧下肢,使其髋关节外展并固定。在患者患肢的髋关节外侧、股骨大粗隆顶点处做一切口,充分暴露其股骨近端及股骨粗隆。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对患者的骨折进行牵引复位。2)在患者的股骨大粗隆顶端处内侧做一切口,透视下由切口向骨折近端的髓腔内逆行置入一枚导针。使用扩髓器在患者患肢的股骨粗隆近端做扩髓处理。选取适宜的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在导针侧位方向的股骨颈中央区域和正位方向的股骨颈下1/3区域,顺导针方向依次锤入,取出导针。3)在透视下观察患者骨折处复位良好后,对患者的术区进行清理并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的方法是:1)进行术前准备和骨折复位的方法同上。2)在患者患肢大转子前后缘中央、股骨颈中下1/3处各置入1枚克氏针,在透视下精确地调整置入克氏针的角度、深度等,使之分别与股骨干和股骨颈中轴线方向保持平行。依据克氏针所在的位置,在股骨颈中置入导针。在导针的引导下,将动力髋螺钉由股骨头皮质处拧入,钉头拧入的深度控制在股骨头软骨下0.8~1 cm之间,取出导针,安装钢板,对动力髋螺钉进行加压处理,在侧方钢板处安装尾帽,并用皮质骨螺钉固定钢板。3)在C型臂X线机的透视下观察患者骨折复位效果理想且固定较为牢固后,对患者的术区进行清理并放置引流管,缝合手术切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术后6个月Harris的评分。用Harris对患者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其髋关节功能恢复的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将本次研究的数据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的对比()

组别 例数 手术的时间(min) 术中的出血量(ml) 住院的时间(d) 骨折愈合的时间(周)观察组 30 86.2±11.4 153.2±10.7 18.3±5.4 12.8±0.7对照组 30 136.3±27.2 392.6±10.7 19.0±4.6 13.0±0.4 t值 9.304 86.653 0.504 1.359 P值 0.000 0.000 0.591 0.179

2.2 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的对比

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Harris的平均评分为(84.9±4.2)分,对照组患者Harris的平均评分为(71.6±8.4)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的平均评分更高(t=7.756,P<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观察组的30例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有1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在对照组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的患者有2例,发生髋内翻的患者有2例,发生患肢短缩的患者有1例,发生螺钉断裂的患者有2例,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x2=5.192,P<0.05)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又被称为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固定术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骨科内固定术式。在开展内固定前,可在透视下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骨折处进行较为精准的闭合复位,且术中各项操作步骤相对简便,切口较小,可有效预防手术对相关软组织血运的破坏[4-6]。有研究表明,相对于髓外固定术,髓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短、术中的出血量少[7-8]。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患者所使用的防旋髓内钉,其末端为螺旋状刀片,可有效压入股骨头周围的骨质中,比普通螺钉的抗压性、防旋性更强,稳定性更好,可有效防止髋内翻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次研究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6个月随访Harris的评分更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骨折愈合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与使用动力髋螺钉髓外固定术进行治疗的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相比,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髓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更少、髋关节功能恢复得更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

猜你喜欢
不稳定性髓内螺钉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可压缩Navier-Stokes方程平面Couette-Poiseuille流的线性不稳定性
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中医辩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
前列地尔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26例下胫腓螺钉断钉取出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