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楠
(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 贵州贵阳 550000)
某某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部分桥梁桩基在超声波检测中发现部分已施工桩基存在严重缺陷,桩基缺陷位置主要存在于桩顶及桩底区域。针对以上情况,对出现承载能力不足的桩基进行提高承载能力加固处理,对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的桩基进行补强加固处理。
经超声波检测存在严重缺陷,经验算,桩基承载能力不满足要求的共3根,桩基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1。
表1 经验算承载力不足且已施工下部结构的桩基情况统计表
经超声波检测存在严重缺陷,经验算,桩基承载能力满足要求的共4根,桩基基本情况统计表见表2。
表2 经验算承载力满足要求但存在严重缺陷的桩基情况统计表
根据验算结果对承载能力不满足需承受荷载要求的桩基采用增设桩基提高桩基承载能力。
(1)排桩桩基:对右幅12-3#桩基采用纵桥向等间距、同桩径对称增设2根1.3m直径桩基,新增桩基不考虑病害桩基参与受力,新增桩基之间桩间距满足最小桩间距要求;新增承台自桩顶以上20cm位置向下进行设置,承台尺寸6.6m×3m×2m,新增承台与原桩基、系梁连接处需进行凿毛处理,并对所有需通过原桩基、系梁的新增钢筋进行植筋连接,确保竖向荷载通过新增承台传递至新增桩基。
(2)2根病害桩基的群桩:对左9b-0#、9b-1#桩基采用中间加两侧等间距、同桩径对称增设3根1.5m直径桩基,新增桩基不考虑病害桩基参与受力,桩间距满足最小桩径桩间距要求;新增承台自原承台底面向下进行设置,承台尺寸13.7m×3m×2.5m,新增承台与原桩基连接处需进行凿毛处理,并对所有需通过原桩基的新增钢筋进行植筋连接,确保竖向荷载通过新增承台传递至新增桩基。
(1)对桩顶8m范围内缺少检测数据的桩基采用人工开挖至缺少数据最大位置,检查桩基外观情况,并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抽检混凝土缺陷。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处理;如不存在缺陷采用C30水下混凝土进行回填,如存在缺陷采用自流平混凝土进行修补处理后进行回填。
(2)对桩顶8m范围内存在严重缺陷的桩基进行开挖,采用人工开挖至缺陷位置,对缺陷区域松散结构进行凿除,采用自流平混凝土进行灌注修补,修补完成后进行回填处理,为避免对下部结构造成影响,挖除时严禁爆破。
(3)对桩身及桩底存在严重缺陷的桩基采用桩侧后压浆提高桩端承载力及桩侧摩阻力,进而提高桩基承载能力。桩侧后压浆沿桩基周围布置三个孔位,采用钻孔机械跟管钻进工艺成孔,钻孔位置距桩边缘1.1~1.85m,钻孔直径φ110mm,钻孔斜度2~4°,钻孔深度至桩底,注浆管采用φ30×5mm低压流体管,底部5m范围采用花管,压浆浆液采用水泥浆。
(1)未通过验算桩基经过维修加固后承载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通过了验算。
(2)采用对应的维修加固方案,对存在缺陷的7根桩基进行处理,最后经超声波检测均为合格桩。
对于未能及时进行桩基检测而发现的桩基缺陷问题,上述加固处理方案是有效的,但不仅增加了施工成本,也加大了施工质量管控风险。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应及时进行桩基检测,对检测存在问题的桩基进行及时处理。同时,需注重现场管理与施工工艺的把控,以确保施工质量的优质,望本文能给现场施工以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