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迪
摘 要 羽毛球是一项在我国开展比较普遍的项目。趣味性、娱乐性、锻炼性以及简便性是羽毛球这项运动的特点,调查中发现,在高校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这项运动的足迹,使大学生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逐渐成为高校的最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之一。
关键词 高校 羽毛球运动 现状
羽毛球运动是一项器材简单轻便易获得,同时具备较高娱乐性的运动。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羽毛球这项运动上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备受世界瞩目。在具备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上,在国际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的基础上,在拥有娱乐性、观赏性、简便性和健身性诸多特点优势的基础上,羽毛球运动是否在高校中依然保持这这些优势呢?高校中开设的羽毛球课程是否备受欢迎?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访谈等方式,对郑州市高校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选取了郑州市多个高校的456名大学生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郑州市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
1羽毛球在郑州市高校体育运动中占据重要地位
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高校体育课改为自主选课后。课程的选择更加广泛,也越来越有针对性,大学生可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对大学喜爱运动项目的调查显示,一些趣味性强、观赏性强、合作性的运动项目更易被大学生接受(见表1)。
通过对郑州市高校大学生心中喜欢的体育项目调查得知,有百分之二十三的调查者选择羽毛球,羽毛球运动位居第二,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2郑州市高校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浓厚兴趣
研究发现,有64%同学喜欢羽毛球这项运动的,只有5%的同学对羽毛这项运动不感兴趣,31%的同学的态度是一般。这些数据说明羽毛球在大学生的运动选择上还是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
3郑州市高校大学生参与羽毛球的动机较为积极
通过表3可知,兴趣爱好和强身健体是驱动大学生参加羽毛球运动的主要动机,分别占总数的33%和16%。这样的数据表明大家还是对羽毛球体育课程的开展意义持肯定态度的。到现场去陪同的学生到达了10%,这也能说明羽毛球的连带作用,将来这些都是潜在的运动人群。还有部分同学利用运动来缓解压力的现象,这也是羽毛球运动的特点。经过调查大约有22%的同学是通过羽毛球来缓解学业和就业压力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13%的同学课余时间参与到这项运动中仅仅是为了修学分,运动动机不纯。
综上所述,羽毛球运动在郑州市高校体育类课程体系中仅次于篮球运动,位居第二,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郑州市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都很喜爱羽毛球这项运动,并且对羽毛球运动持有积极的态度。
为了深入的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对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3.1羽毛球明星效应促进形成广泛学生群体基础
中国羽毛球队多次问鼎尤伯杯,夺得汤姆斯杯的冠军,苏迪曼杯的奖杯,还有许多奥运会的冠军,这足以证明我们在羽毛球这项运动上的绝对能力。在这些比赛中也涌现出了一批明星球员,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男单世界冠军林丹了,明星球员的出现可以让更多大学生投身到这些运动中。
3.2国家政策推动高校羽毛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干预下学校体育正在加强其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对他们的心理产生比较积极的影响。现在一些比较重要的政策中都將学校体育涉及到其中,教育部门正在加强学校体育的建设力度。因此,做好高校羽毛球的推广是体现高校体育工作的指标之一,这为羽毛球在高校的开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导向。
3.3经济发展促进高校羽毛球运动的推广
经济的发展使国家富裕人民安居乐业,也促进了体育的快速发展,群众体育的盛行为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羽毛球在参与人数上已经占据了非常明显的优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了。大学生是未来建设国家的栋梁,他们的终身体育意识将对我国建设体育大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3.4高速发展的媒体和网络传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高校大学生获取羽毛球知识的途径有很多,如:电视新闻、网络、老师、同学和书刊杂志及广告宣传等,这些途径使大学生更能够认识和了解羽毛球运动。媒体可以很好的使比较流行的运动让人们更加的熟知,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这项运动更好的发展。
3.5郑州市各高校逐步开展羽毛球课程
郑州市各高校已经渐渐开始开设了羽毛球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还有专门的教师来教授羽毛球的各项动作技术,使学生们能更多的了解羽毛球运动,并且更好的掌握羽毛球技术。这给学生们在课余时间自由选择进行羽毛球运动打下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郑晓霞.普通高校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体育世界学术,2009(12).
[2] 宋程.浅析高校大学生羽毛球兴趣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1(05).
[3] 周威.高校大学生羽毛球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J].百家论坛,2007.
[4] 王晓倩.高校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与措施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07).
[5] 张晓.浅谈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搏击·体育论坛,2013.
[6] 张晓昌.高校普通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发展状况调查研究[J].内江科技,2010(0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