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庾南教学法“学材再建构”的实践研究

2018-07-31 09:21党得时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法初中数学

党得时

摘 要 数学课程正是一门以培养数学素养为宗旨的数学启蒙课程,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初中生形成数学的认知方式和数学的自然观,同时也为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搭建基础性的平台。自2001年新课改以来,从实施至今的十多年的时间里,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数学课一直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学科作用,教学质量也始终处于总体低水平状态,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还影响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偏离了原本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所以,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进一步推进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李庾南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预设教学目标,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有针对性地创设最优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在创设出的教学环境中主动地积极思考、讨论、探究、表达交流,激发思维,从而在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思维过程中达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的一种方法。李庾南教学法在很多学科中的应用都得到了良好的实效效果,结合初中数学课的学科特点及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李庾南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的教学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将李庾南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课教学并总结出了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法 李庾南教学法 初中课程

李庾南教学法提倡“以學生为主体”的理念与新课程提倡的“学生主体性”理念相一致,且也提倡重视教育者结合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对教学资源进行精心设计,以便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很多学科,如语文、英语、数学、音乐、思想与生活在教学时都应用了李庾南教学法,且在提升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教学前,教师就要明确教学目标,只有在明确了教学目标后引入的故事或提出的问题才是具有一定指向性的,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其次,在教学时要遵循“最近发展区”,要在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之上选择创设情境,只有包含的内容据有一定的梯度,才能够真正作为桥梁帮助学生把己知和未知的事物连接起来,促进学生的思维的优化发展。作为教师,尽可能不要用相同的标准束缚孩子,让学生自己从不同角度去寻求答案。将李庾南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课的教学中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数学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情境创设作为优化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帮助激发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促发受教育者积极的思维,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思维指引下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经历完整的知识构建形成过程,而且在这个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还能借由这些过程帮助发展学生诸多能力,如动手操作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也有很多,而且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灵活选择、运用情境创设类型,既可以单一针对性使用,也可以综合多种类型一块使用,只要是能有助于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师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加以创造性合理利用。在初中数学课的教学中创设情境时,一定要依托教材内容,紧扣教学内容,避免创设无意义的教学情境。同时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当认真研读课标,分析教材,明确教学任务。虽说我们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观,但这并不意味着让学生没有方向的发展,初中生有其认知方式的局限性,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探究的学习欲望,有了欲望就会产生不断的执着追求。“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曾经也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欲和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根据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对他们的教学更是应该首先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求知欲望。为此,在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数学课堂时,教师尤其要在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时遵循诱发性原则,即在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的学习情感,并且借助情境将教学内容呈现为能引起认知冲突的手段,为他们的思维制造障碍,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为其终身发展做准备。

一切教学法的使用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检验教学法应用效果的主要指标即是学生的发展反馈。检验李庾南教学法的运用效果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创设情境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熟知各个阶段的学生获得信息、处理加工信息、转化信息及信息应用等水平和能力,在这些基础之上,将创设情境作为桥梁转而到达新知识结构的彼岸。这也正如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与在他人帮助下可达到的知识经验水平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的区域,李庾南教学法就是针对发展这一区域提出的教学方法,李庾南活动指向性符合教学目标,符合学生认知结构,水平高度稍高于学生己有的水平,但是只要学生经过一定的思考探究或教师稍加引导,经过“同化”和“顺应”边便能建构到新的知识体系中来。总之,情境创设是要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都能有新的跨度发展。

参考文献

[1] 布鲁克斯(Brooks).建构主义课堂教学案例[M].范玮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4.

[2] 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3-6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

[3] 赫德,加拉赫.初中数学教育的新方向[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25-50.

[4] 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477.

[5] 李吉林.初中语文教学一情境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13-14.

[6] 何成刚.历史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08.

猜你喜欢
教学法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合唱教学法之合唱训练中的“和”与“合”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