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友苗
摘 要 本文以“读书月”主题活动为例,从主题内容的确定、主题活动的形式以及主题活动中的师幼关系等多方面实践与探索。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幼儿,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善于捕捉幼儿活动的兴趣,使活动主题及时生成;创设有利于幼儿自由探索的环境,使活动形式更注重操作性和游戏性;在主题活动中建立合作探究和民主化的师生关系,做幼儿活动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并充分发掘家长和社区资源,使幼儿自主地探索研究,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 教师 幼儿 家长 主题内容
总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儿童发展的核心是儿童主体性的发展。在幼儿期的幼儿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主体意识不强、主体性发展程度低,但幼儿期的主体性发展却幼儿成长的基础,我们应创造条件去发展它。
1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在实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主题活动要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教师首先要相信幼儿,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比如,在选择教材内容时适当地让幼儿参与,组织幼儿讨论,了解幼儿的喜好,有的放矢地选择教材的内容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更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
2创设适宜的环境及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
在开展主题教学的时候,我们要注重形式的开放性,尤其是注重操作性和游戏性。
2.1创设适宜的环境,促进幼儿主动参与
首先,发动幼儿和家长收集或者准备相关的材料。如在开展“读书月”主题中需要家长和幼儿准备故事及故事表演需要的道具。正是因为有了家长和孩子的积极参与,我们的“图书漂流”活动才能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不仅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己也在这活动中感受到了亲子共读的乐趣呢!
其次,准备多种工具性材料。教师应该有长远的目光,站在幼儿的角度想幼儿所想,提供更多的工具性材料,一步步地引导幼儿深入主题,探究主题。例如:在“读书月”活动中,幼儿在见识了多种多样的书籍后,提出想制作属于自己的图书。
2.2活动形式注重游戏性和趣味性,促进幼儿自主学习
2.2.1自主选择合作伙伴
在“读书月”主题活动的“图书漂流”小主题中,每天都有一个环节是让幼儿拿着自己的书袋自由地和其他幼儿交换的。每到这时候,幼儿都非常兴奋,拿着自己的书袋去推销,每天都找不同的幼儿进行交换。一方面,这锻炼了幼儿的社交、口头表达能力和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还让幼儿体验到了成功推销的成就感。
2.2.2自主选择内容
在小主题“小书制作”中,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玥说:“要不我们制作一本《我们班是动物园》的吧,上次老师和我们分享了《我家是动物园》这本书,我觉得好有趣哦!”珊珊马上表态:“我有一个好主意,我们都很熟悉水果,如果把水果变成是会说话的,会运动的水果精灵,那不是很好玩吗?”老师及时地肯定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并让他们自由组队,共同进行小书的制作。在整个过程中,幼儿兴致可浓了。当然,教师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必要的帮助。
2.2.3自主选择形式
在小主题“故事大王”中,教师组织幼儿讨论故事会的形式,有的幼儿提议像往年一样教师给幼儿排练几个故事进行表演。但很多的幼儿表示反对,有的说:“故事大王比赛应该请爸爸妈妈来观看”,有的说:“我们布置一个舞台吧,这样更好看”,有的说:“我们请爸爸妈妈来,我们还要给他们制作门票和邀请函呢!我喝喜酒的时候看过邀请函”;有的说:“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椅子给爸爸妈妈坐呀,怎么办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教师不停地做记录,偶尔也发表下自己的意见,最后一起制定了故事會的方案。
2.2.4自主选择“工作”
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喜欢称自己在“工作”,在讨论出故事会开展的形式后,幼儿对当天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工。如:懿懿、瑶瑶、珊珊、阳阳等几个女孩子当接待员,能说会道的楠楠、霖霖等负责起检票员的工作,其他的幼儿也都自主选择了相应的“工作”,看着他们忙碌而快乐的身影,就知道他们非常享受自由选择的“工作”了!
2.2.5自主讲评
从幼儿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选择主题的内容和方式,甚至按兴趣去选择“工作”,到自由地评价。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幼儿都是在一种非常自由的氛围下有序地快乐地完成主题内容。而正是教师把大部分的决策权交到幼儿手上,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而又正是他们觉得自己是活动的主人,就更加积极地发挥能动性。这些活动于他们不再是负担,而是充满挑战性、趣味性的游戏,所以他们都乐在其中,每天都期待着“什么时候可以开工了……”
3与幼儿建立合作探究和民主化的师幼关系
主题活动开展得成功与否,师生关系尤其重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小主题“故事大王”中,幼儿问到:“我们要开展故事会,怎样通知爸爸妈妈,或者怎样让更多的人知道呢?”,我们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办,而是启发他们通过讨论或者从生活经验中归纳各种方法。在这里,教师成了幼儿的协作者,支持者。
在幼儿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不应急着告诉他们答案,而应该参与到活动中去,和他们一起想办法,一起探究。这样,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幼儿,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体验。另外,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双向的,师生互动的,应建立一种师生互相反馈,亲密合作的关系,使他们敢于大胆探索、发表意见,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家庭、幼儿园、社区三结合,促进幼儿的主体性发展
在开展“读书月”主题的时候,由于需要一些图书、挂图等,家长的配合与社区的协作对幼儿的主体性发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4.1物质材料上的支持
家长们有不同的职业,可以动员他们利用职业的特点和便利条件,为幼儿收集各种主题活动的相关图片、VCD和资料,让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各种为主题的成果展示阶段需要的安全、卫生和意义的废旧材料,促进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与参与意识。如在“小书制作”过程中,让家长收集旧挂历,废旧宣传册等,作为小书制作的材料。
4.2人力资源的挖掘
一方面,可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如在“读书月”主题中,为了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图书及阅读文化,我们联系了社区图书馆,带领幼儿去参观了图书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家长参与幼儿园助教活动的积极性,如在“读书月“主题开展后期,进入了故事大王比赛阶段,我们邀请了家长来园助教讲故事。通过这些活动,让家长学会当一个协助者、支持者,而且在参与过程中,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引导幼儿,发展了幼儿的主动性。
总之,在探索性主题活动中,教师要相信幼儿,确立幼儿的主体地位,善于捕捉幼儿活动的兴趣,使活动主题及时生成,从而有效地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南京:江苏出版社,2002.
[2]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3.
[3] 朱家雄.上海二期课改的载体——上海市《幼儿园教师参考用书》[J].幼儿教育,2005(05).
[4] 苏霍姆林斯基.我把心给了孩子们[M].新疆青少年出版,2004.
[5] 张纯.论幼儿主体性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2(02).
[6] 吴小琴.在生成性主题活动中发展幼儿主体性[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