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医生
医院病房通常来说分两种,两人间和三人间。下面的故事发生在三人标准间里。
这个房间的三个男病人都是同一种病,他们三个的诊断目前考虑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也就是“冠心病”。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这三个病人,靠门这边的这个相对年轻一点,50多岁,前几天做了冠脉造影和支架植入;中间的60岁的病人还在考虑要不要做这个检查;靠窗的年纪最大,70多岁了,老爷子打算做这个检查又心存顾虑,不知道造影是怎么回事,害怕会出什么大问题。
“如果出问题的话,我宁可不动它。”老爷子跟我们沟通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一点。
老爷子是因为“活动以后心口疼”和“有时候还觉得闷”来医院检查的。
老爷子家里人也不知道这个检查,详细询问这个检查怎么做。因为我们说这个检查“有创伤”,他们想知道到底是怎样一种创伤,如果太重就不做。
医生就说:“这个检查是这样的,我们要把你右手打个洞,放一根导丝进去,一直到心脏……
医生的话还没讲完,老爷子就很惊恐地打断了,说:“要把我心臟挖出来?”
医生一头冷汗,说:“不是,我们就看看你心脏的血管。”
老爷子将信将疑地问:“一根丝就能看到血管?这么神奇,那看完我心脏能好吗?”
医生说:“这个要看到时候的检查结果。”
老爷子一听又有些犹豫。
“要是做这个,疼吗?手不会废了吧?”
这问题很常见,医生笑着解释:“可能会有些难受,做完之后,喏,你看那个病人,他前几天做的支架,你们可以看看他的手。”
于是我就看到了下面这样的一幕。
老爷子一家六人排成一长排去找靠门的病人,问他:“我可以摸一摸你的手吗?”
靠门的这个病人愣了一下,很爽快地同意了,老爷子一家人就像参观博物馆一样,排着队,每个人仔仔细细地看那个病人做完手术的手。
然后,老爷子一家每个人都摸了摸术后病人的手臂,露出欣慰的笑容,不断重复“真好,胳膊真好”。在那个病人被摸了一刻钟以后,老爷子拍板同意做检查了。
检查非常顺利,老爷子的血管情况虽然不好,暂时也不致要植入支架,所以跟他说以后要规范服药,定期复诊。
过了几天,另一家打算做检查的人来找老爷子,说想要摸摸他的手,老爷子立刻笑了,非常爽快地拉起袖子。
于是,那一家的人排着队一个个上来又看又摸,老爷子全程微笑,安慰他们说不要害怕,手术很快的,恢复也很好,你们家人肯定也没事。那家人有了信心,也同意了检查。
第二天还是第三天的时候,老爷子就带着胜利的喜悦出院了。
在这个科室,像这种“集体轮流摸手”的情形很常见,过几天我就看到一次,可我每次看都觉得很有趣。
大家在摸的不仅仅是那一只做过手术的手,更是希望,鲜活的希望。
有时候,即使没有什么顾虑,有的病人还是会这样去看其他做过检查和手术的人,有的直接说是想要“讨点喜气”。通常那些被讨喜气的人也都会很乐意,互相祝福,互相安慰,他们真诚地向陌生人传达着生的希望和善意,就像他们得到过的那样。
我可以摸一摸你的手吗?
我可以摸一摸希望和健康的形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