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存在所谓的“放水几万亿”

2018-07-31 07:18连平
环球时报 2018-07-31
关键词:最低水平物价定向

连平

近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要求保持宏观政策稳定,积极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不搞大水漫灌式强刺激等。在同一天,央行开展了502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这是有史以来的单次最大规模。

有人就此算了一笔账:今年以来MLF操作6次,总计2.3万亿元。央行还有三次定向降准,一共释放了1.55万亿。两者加在一起3.85万亿元。由此得出结论说“央妈偷偷放水4万亿”“全国人民将普迎物价全面上涨”,令人不禁愕然。

事后证明,并不存在真实意义上的“4万亿投资”,那只是大力度宽松政策的代名词。人们并不能分清哪些投资是4万亿范畴的投资,哪些投资不是。2009年的4万亿投资只是一个口号,并不是实实在在安排了4万亿的投入。

今年以来,通过定向降准和MLF等公开市场操作确实向市场释放了资金,银行可用资金也因此而增加。但2018年上半年,累计新增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合计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了3.7万亿元。与此同时,6月末狭义货币M1增速为6.6%,接近历史最低水平,较上年末大幅回落5.2个百分点;广义货币M2也处在历史最低水平区域。当看到除信贷以外的社会融资出现大幅减少时,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政策要强调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流动性合理充裕了。

MLF和银行存准率下调所释放出来的资金不能与信贷画上等号,更不能等同于投资。信贷是金融机构向非金融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放款,而MLF和存准率下调释放的资金还只是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体系内。信贷会带来货币投放的多倍增长,信贷投入后在市场上有多次流转,带来新的负债和资产。MLF只是货币市场上投放的资金,投放后能不能通过金融机构融资方式流入经济主体,尚不清楚。准备金率下调,银行资金宽松了,不等于一定会投入等量的信贷。

从上半年融资大幅放缓等情况来看,货币政策适度偏松调节是有必要的。从目前的微调方式和内容来看较有针对性,亦属合理适度的。此时若不做适当的逆向调整、及时进行对冲的话,在外部风险增大情况下,下半年经济运行的压力可能会明显显现。

最后,政策适当调整对物价的影响有限。今年以来,CPI比较平稳,目前绝大部分商品都不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生活消费品要出现价格大幅上涨是很难的。因此,预计未来内生因素推动物价全面上涨的可能性很小。▲

(作者是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最低水平物价定向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双十一”销售额创新高但年增长率放缓
鸟人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