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如何走宜居化道路
——美丽乡村建设体系的框架与重点

2018-07-31 12:52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赵明草
城市建筑空间 2018年6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宜居设施

文/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赵明草

北京市林业种子苗木管理总站 刘欣欣

1 宜居的内涵

1.1 国外研究综述

宜居理念萌芽于19世纪,当时城市环境问题频发且引发诸多社会矛盾,英国等城市开始对城镇生活适宜性展开思考,进入以田园城市等理论为背景的城镇宜居发展时期。二次大战后宜居研究进入新阶段,随着城市规划学科发展,宜居理论逐渐在西方国家得到推广。大卫·史密斯在《宜人与城市规划》中倡导宜人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明确了宜人的概念,将其内涵定义为3层:①公共卫生层面的宜人;②舒适生活和美好环境带来的宜人;③历史建筑带来的宜人。1954年,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提出人类聚居学概念,强调对人类居住环境的综合研究,该学科诞生是宜居理论产生的标志。人类聚居学从自然界、人、社会、建筑物和联系网络5要素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研究人居环境。1961年世界卫生组织总结了满足人类基本生活要求的条件,提出居住环境质量评定原则为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居住环境建设。

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关注城市宜居性建设,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为核心来认识和评价居住区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期,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促进了宜居理论全面发展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愈加深入。1996年,第二届联合国人居大会提出“适宜居住的人类栖息地”,明确“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形成了划时代的《人居议程》。随后,国际住房联盟进一步提出“健康城市”标准,同时人居环境建设科学领域也出现了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新理论。宜居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在信息化、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逐渐成为全球性共同行动。

不同国家和地区因发展阶段及文化背景差异,对宜居的理解、认识和判断标准不同:在落后地区,基础设施、水资源等基本生活要素是否充足是判断住区宜居性的最主要因素;在发达地区,接近教育机会、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及丰富的文化生活是宜居性的核心所在。

1.2 国内研究综述

吴良镛院士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是我国现代宜居研究兴起的标志,采用分系统、分层次的研究方法从社会、经济、生态、文化艺术、技术等方面综合考察人类居住环境,创建了立足于我国实际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此外我国目前对宜居及宜居城市建设还有以下观点:任志远认为宜居城市应满足人们有其居、居得起和居得久等基本要求,即“易居、逸居、康居、安居”;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宜居城市课题组认为宜居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不单纯指居住条件适宜性和人人享有住房,而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叶立梅认为“宜居城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宜居城市不仅是设施建设的问题还是如何协调、兼顾不同群体利益需求的公共政策制定问题;董黎明认为宜居城市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市政、生活设施配套要齐全,尤其是公共交通设施;俞孔坚认为宜居城市既要具备自然条件又要具备人文条件;何永认为居住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叶文虎认为宜居城市要有好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和精神文明氛围;陈牧川则在住房保证、健康安全保障、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建设和管理等观点基础上,提出住区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等观念。

在实践领域,2004年北京市总体规划首次在国内提出建设“宜居城市”,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除继续关注社会、环境、生活、安全等方面外,还从“经济富裕度”考察城市宜居度, 反映出国内对宜居城市的考量包括了宜业。

1.3 乡村宜居的内涵

我国乡村地域广袤,经济发展不均衡,人文乡俗多样,宜居并非是固定、简单的指标判断,而需综合考虑村庄发展水平,结合国家、地区现状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力求为全国绝大部分村庄提供发展借鉴。考虑我国国情,保证农民基本生活条件是宜居的底线,重点对村庄环境进行治理,以宜居为导向建设村庄,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改善村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乡村宜居需达到以下目标:地理条件良好、生态景观和谐、人工环境优美、设施舒适齐备、经济持续繁荣、治安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稳定、乡俗人情浓郁。

2 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体系的原则

为达到美丽乡村宜居目标,需构建完善的建设体系框架,多维度、广视角、全方位地对乡村进行更新改造。从乡村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发展时间脉络和评价准则要求综合考虑,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体系需遵循以下原则。

1)通用性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对各乡村类型要有可操作性及通用的指导作用,方便不同地区乡村参照实施。避免选择特例作为整体参考原则,如有明显地方差异,可进行区分、标注以供选择。

2)完整性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涉及乡村建设发展的各方面,不仅有物质空间建设内容还有体制机制、精神文明、文化传播等方面的修补完善。在构建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时要全面考虑,涵盖乡村宜居建设所必须的内容。乡村是一个有机综合体,其发展涉及的人、事、物都对未来宜居性有深远影响,故缺一不可。

3)系统性原则 在确保框架完整的基础上,各部分还要有所联系,形成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完整系统。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从整体到局部逐步递进,不同角度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使之成为弹性灵活的指导框架。系统性原则将决策对象视为一个系统,以系统整体目标的优化为准绳,协调各分系统的相互关系,使其完整平衡。

3 美丽乡村建设体系的内容

3.1 区域层面

美丽乡村建设要考虑乡村自身区位和整体自然环境。从古至今,人类在聚居地选择上体现出独有的科学和智慧,随着农耕文明进步,水、空气、土地等各类农业生产要素,自然灾害、通行条件等区位影响因素都成为人类选择聚居地的重要标准。城镇化高速发展,交通、产业、科技等带来的积极或消级影响都对乡村宜居建设的区域层面提出了新挑战,这对乡村宜居性影响大、时间久远且难以在短期改变。

3.2 建设层面

完善物质生活条件和建设各项设施是美丽乡村宜居建设的重点,也是最易着手和落地的建设内容。新时代,国家对乡村建设十分关注,从政策到资金都给予了大力支持。但因尚在摸索中前进,全国范围内的乡村建设难以采用同一标准,若一刀切进行改造建设,将造成农村不像农村、不同经济区域差异巨大等问题,乡村特有属性和文化价值将被磨灭。在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应集中力量办大事,将有限建设资金因地制宜地分配到乡村设施建设中,以人为本、弹性考量设施的建设规模和标准。乡村宜居建设可从空间布局、农房院落、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考虑,涵盖乡村物质建设最主要的内容,这对乡村生活的舒适程度、居住条件等都有巨大影响。

3.3 经济层面

乡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广大农村地区居民的宜居水准,故美丽乡村建设也要考虑经济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及农民收入提升可增强乡村地区活力和可持续发展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繁荣,产业结构发生巨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下降,故需优化其内部结构以获取可持续发展动力。目前,农产品总量还无法满足工业化需求,农产品加工尚在初级阶段,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应通过创新产业发展、优化劳动力分配、增加科技含量等进行改进提升。

3.4 制度层面

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关乎所有乡村管理者和乡村居住者,对人行为的约束和引导需完善制度。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完善的组织机构、公平公正的选举制度和切实可行的议事制度等是凝聚群众力量、解决问题矛盾、落实政策方针的必要条件。具体的农村工作涉及多方长效机制的建立,只有树立相应的行为标准才能确保各项建设顺利实施。

3.5 文化层面

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对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从文化层面对乡村宜居进行深入思考已刻不容缓。诸多璀璨的中华文明均发源于乡村,精神传承、文化瑰宝、艺术宝库都是对我国乡村地区文化价值的诠释。空有美丽乡村的物质空间载体而不重视文化和精神的传承是不可行的。乡土性和乡村宜居建设并不冲突,只有具有清晰自我认知才能进一步凝练升华,提升文化自信,发挥地域特点和优势,补全乡村宜居性的潜在短板。

4 美丽乡村建设体系的框架与重点

4.1 框架

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体系的内容可得出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和实现乡村宜居的基本途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是达到美丽乡村宜居评价标准的基础(见图1)。

4.2 重点

目前我国乡村设施尚未完善,需从建设领域对美丽乡村进行研究。美丽乡村建设体系重点关注空间布局、农房院落配置、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这也是政府政策性资金的重点投入方向。

4.2.1 农房院落

乡村农房院落配置需通过对农村地区时态调研,分析研究社会经济、地理气候、家庭结构、生产方式等主要影响农宅设计的因素。总结既有农村住宅模式,以既有农宅户型为基础推演出户型组合设计方法,使农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住宅户型。对农村住宅室内空间分类研究,结合人体工程学理论确定宜居农宅各组成空间的尺寸。

4.2.2 公共服务设施

图1 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

乡村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应建立宜居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美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效益,从多角度评价并反映村民的需求和愿景。研究美丽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水平与要求,开展现状调研、评估及比较研究,总结既有经验并找出关键问题。针对我国地域差别大、村庄发展不均衡的现状,结合单项公共服务设施属性和配置要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均等化要求,参照单项公共服务设施特点,有针对性地灵活制定配置导则。

4.2.3 基础设施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环境卫生设施、能源设施和给排水设施的配置。

1)环境卫生设施 需通过开展美丽乡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类型确定、综合选址、评价、需求分析、趋势预测、配置模式、区域统筹及优化配置等基础性技术研究,建立美丽乡村环境卫生设施的统筹配置模型。

2)能源设施 通过研究各地区不同能源设施的分布数量,分析环境排放控制要求,确定各地区乡村的能源结构与比例构成,建立各种能源需求模型,优化乡村能源供应结构;发展乡村燃气供应技术,包括居民耗气指标、供气方式、供气系统组成及安全保障技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新能源与传统能源供应条件,研究乡村多能源互补分布式供热技术、可再生与常规能源集成的综合利用分布式能源供热系统、乡村建筑节能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3)给排水设施 通过对全国范围的乡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营、管理、雨污水工程建设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等情况进行调研,对乡村全覆盖供水工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数据统计,建立数学模型,展开理论分析,梳理调研情况并总结相关经验与问题。以宜居型乡村发展建设为总体目标,探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针对乡村污染源分散、污水量较小、污水收集困难等特点,在镇、村2个层面,针对其特点及不同建设条件,研究乡村排水系统规划原则,将排水系统起端向前延伸至农房建筑内部,从农户到终端受纳体的整个排水系统采用集成技术。

5 结语

通过对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与建设重点的研究与思考,为我国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完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着手点和侧重点,对相关政策制定和资金投入进行科学引导。可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框架的主体内容,结合当地实际,对各分项制定细化的实施标准,形成建设导则,直接指导乡村的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宜居设施
民生设施非“摆设”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宜春吟
宜居大化
北上广上榜全球宜居城市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