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文峰,张 洁,方成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儿科,湖北 武汉 430060)
新生儿具有免疫功能极不完善、症状缺乏特异性、并发症后遗症多等特征,易发生多种疾病,尤其是重症感染性疾病。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和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感染性疾病已逐年减少,但重症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新生儿期疾病的首位。有文献报道,发展中国家新生儿重症感染的病死率可高达30%~50%,成为新生儿生命健康的巨大威胁[1]。另有文献报道,炎症标志物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rophil ratio,NEU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SAA)等具有检测迅速、敏感性高的优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均可作为感染的早期诊断指标[2]。血小板(platelet,PLT)减少对于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意义[3]。为此,本研究拟分析上述指标在早期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中的意义。
选取2016年1—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患儿158例,其中重症感染组53例,包括新生儿败血症32例、感染性休克9例、化脓性脑膜炎8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4例;局部感染组46例,包括脓疱疮3例、脐炎4例、肠炎12例、普通呼吸道感染27例;非感染组59例,包括围产期窒息22例、黄疸24例、贫血7例、 营养不良2例、 先天畸形3例、紫癜1例。上述病例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并有相应的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证实。
158例患儿中男92例(58.2%),女66例(41.8%);剖宫产104例(65.8%),顺产54例(34.2%)。3组之间性别、分娩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平均胎龄32.92周,平均出生体重1.83 kg,平均住院时间26.89 d;局部感染组平均胎龄37.43周,平均出生体重2.87 kg,平均住院时间9.28 d;非感染组平均胎龄38.32周,平均出生体重3.09 kg,平均住院时间5.31 d。重症感染组更多见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儿(F值分别为39.86、44.68,P<0.05),其他2个组胎龄、出生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F=29.62,P<0.05)。
采集所有患儿入院后24 h内、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的静脉血。WBC、NEUT%和PLT采用XE-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日本Sysmex公司)及配套试剂检测。CRP采用i-CHROMA Reader免疫荧光分析仪(韩国Boditech MED公司)及配套试剂(免疫荧光法)检测。PCT采用PCT-Q检测卡(德国B.R.A.H.M.S公司)及配套试剂(酶联免疫荧光法)测定。SAA采用Qpad/U-touch金标数码定量分析仪(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及配套试剂(胶体金法)检测。严格按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WBC、NEUT%和PLT参考区间及阳性界值根据文献[4]确定。CRP、PCT和SAA的参考区间分别为0~8 mg/L、0~0.5 ng/mL、0~10 mg/L,以≥参考区间上限为阳性。
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q检验。呈非正态分布的数据以中位数(M)[四分位数(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项指标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价值。
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WBC、PCT、SAA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NEUT%、PL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5),而重症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感染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而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之间PCT、SA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重症感染组PLT、CRP水平明显高于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而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部感染组WBC水平高于重症感染组和非感染组(P<0.05),而重症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之间NE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各项指标阳性率的比较 [例(%)]
表2 3组各指标检测结果的比较
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 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有较高的价值,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分别为0.92(0.86~0.98)、0.91(0.85~0.97);SAA、PLT有一定的价值,AUC(95%CI)分别为0.85(0.77~0.93)、0.79(0.70~0.88);WBC、NEUT%的价值较低,AUC(95%CI)分别为0.63(0.51~0.74)、0.55(0.44~0.67)。见图1。
图1 各项指标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的ROC曲线
感染一直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病、危重病之一。新生儿重症感染的高发生率、高病死率成为临床不得不面对的重大问题。
新生儿免疫功能极不完善,感染症状缺乏特异性且并发症多。重症感染者早期诊断困难,容易被误诊,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很快进展为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障碍甚至死亡。《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指出,新生儿重症感染的临床表现早期以非特异性症状为主,如发现新生儿病例,尤其存在极低出生体重、早产、羊膜早破>12~24 h、窒息、侵袭性操作等高危因素者,出现反应低下、黄疸、肝脾肿大、出血倾向、休克及呼吸暂停、腹胀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重症感染,并尽早予以抗感染等治疗[5]。救治新生儿重症感染,每提前1 h,死亡风险将减低10%,而6 h之内的早期治疗更是将存活率提高了30%以上[6]。
随着新生儿专科的不断发展,新生儿感染救治率的不断提高,临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用于判断新生儿感染的多种检验指标得到了广泛应用。临床上,对血常规(WBC、NEUT%和PLT)、PCT、CRP、hs-CRP和SAA等感染指标的应用愈加广泛,但这些指标对于新生儿重症感染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对上述指标的水平及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WBC、NEUT%、PLT、PCT、CRP、SAA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均有意义。WBC、PCT、SAA阳性率在重症感染组、局部感染组及非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SAA水平在3组之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其可用于判断新生儿感染程度。ROC曲线分析显示,PCT、CRP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的准确性最高。另外,PLT水平升高对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有意义,但其水平对于鉴别局部感染与非感染意义不大,CRP的意义与PCT相似。NEUT%对于评判新生儿感染严重程度的意义不大。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原因,WBC、NEUT%及PLT在新生儿感染病例中可能显著升高,也可能明显降低,正常基数值也较宽,其水平波动大且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所以血常规敏感性较差,对诊断新生儿感染有明显的局限性,可能需连续多次检测才有意义[7];CRP水平的升高可见于多种非感染性疾病,同时由于新生儿期免疫系统及肝脏发育不完善,易受多因素影响,所以CRP水平单独升高对诊断新生儿感染的特异性相对不足[8]。
PCT、CRP、SAA对感染或炎症具有相对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用于诊断新生儿感染及指导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相对可靠的指标。在正常状态下,PCT是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在严重感染时甲状腺外组织也会大量产生PCT。PCT一般于感染后2 h开始升高,24 h达高峰,其对感染的早期诊断敏感性高于CRP,一般将0.5 ng/mL作为判断新生儿感染的临界值[9]。CRP产生于肝脏,在炎症等应激状态下于6 h内迅速升高,约48 h达峰值,因此CRP水平可反映炎症反应程度,诊断临界值一般取8 mg/L,对感染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其特异性较差,可能会给临床判断带来一定的影响[10]。SAA在机体发生炎症时会迅速升高,常在12 h内达峰值,其半衰期很短,炎症得到控制后会很快降至正常。SAA对于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临床上一般将10 mg/L作为判断新生儿感染的临界值[11]。更有意义的是,PCT、CRP、SAA等感染指标检测费用均相对低廉且检验结果易获得,临床应用价值颇高。
早期诊断、判断严重程度及早期治疗对于新生儿重症感染的救治意义重大。血常规、PCT、CRP、SAA等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重症感染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联合应用多项感染指标能提高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2],其中PCT、SAA对判断新生儿感染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因此,对于存在多种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应监测并认真分析上述指标,以指导重症感染新生儿的早期诊断和积极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