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其形 思其源 谋其法
—— 对一道几何最值问题解法的思考

2018-07-31 09:50浙江省三门县三门初级中学丁坚锋
中学数学杂志 2018年14期
关键词:通法共线曲柄

☉浙江省三门县三门初级中学 丁坚锋

一、缘起

2018年5月5日晚上,一位朋友发来一道数学题(见“原题呈现”)要我帮忙解决,我便画了一个图发给他,如图2,并在图下方写了“当O、E、C共线时,OC最大”.我本以为就此完事,不料,为把解法中的“理”说通,竟花去了1个小时.现将部分对话记录如下:

朋友:为什么这个位置最大?怎样证明这三点共线时,OC就最大?

朋友:E换成点D不也有这种关系吗?为什么就要取中点E?

笔者:因为AB在滑动时,OE是定值,OD是在变的.

朋友:这个我懂,但解释不了为什么E与O、C共线时,OC最大.

笔者:关键有两点:(1)找到运动中的不变量;(2)提取数学模型.

朋友:你的解释很抽象啊!我就觉得,用你的理由解决这个问题不够严谨.没有哪个定理或结论能直接用来解释这个的吧?

笔者:我猜你的困惑在于为什么选择OE而不选择OD去解决?

朋友:我就是这个问题,怎么解释当E在OC上时就达到最大,不要说OE是定值.

笔者:选择点E还是选择D与定理无关,这是一个解题策略问题,就好比选参照物.为什么不选D点,是因为OD在变,选择这个变量对解题无用,所以我不选.那么,为什么选OE就可以呢,一方面它是定值,恰好CE也是定值(三个量中有两个定值),另一方面OE、CE、OC刚好在一个三角形中,所以这个方法有可行性,然后找理论依据去证明.

朋友:懂了,还是策略问题,这是初中对付这种动态问题的一种策略.

我的这位朋友原先在初中教书,我本以为添几条辅助线,画个图就可以了,没想到的是他不上讲台讲课了,把初中的一些知识和解题经验忘得差不多了.朋友的困惑在于为什么是AB的中点而不是其他的点与O、C共线时求得最大值.我骤然想起,我们的学生是否也会有类似的困惑,随即反思教学中是否存在这样的一些现象:(1)讲题时凭教师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解题经验讲,与学生的认知和经验不能平等对接,出现学生似懂非懂、不懂装懂的现象;(2)没有讲清楚这个问题中选择点E的合理性,这类问题选中点解决是否都可行;(3)没有讲清楚问题的本质特征、类似问题的区别,没有着眼于通性通法,导致学生出现方法的负迁移.这些现象正是导致学生“做过的题会做,没做过的题不会做”的根本原因.

二、思问题解决之源

原题呈现 如图1,射线OM⊥ON,△ABC中,AB=AC=10,CD⊥AB于D,且CD=8,若△ABC的顶点A与B各自在射线OM、ON上滑动(△ABC的形状、大小不变),则点C到O的距离最大值为( ).

图1

图2

图3

图4

分析:取AB的中点E,因为∠AOB=90°,AB=10,所以OE=5,因为AC=10,CD⊥AB于D,CD=8,所以AD=6,BD=4,DE=1,所以CE=,结合OE、CE、OC所构成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OC的最大值=OE+CE=5+

这个解法的关键是抓住了运动中的不变量OE、CE,当AB在运动时,OE、CE、OC这三者处于同一个三角形中,且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通过研究它们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求出最大值.

那么,为什么就要找AB的中点呢?尤其对于解题经验不丰富的学生来说,会不会显得有点突兀?任何解法的产生都有它的缘由,而不是凭空出现的,有的是因为经验使然,有的是经过探索偶然发现的.解题的途径可能有多种,但是,解题过程中所经历的思考过程可能是相似的,波利亚在《怎样解题》一书中指出,解题时要充分分析已知条件,拟定计划,实施计划,最后找到解题的思路.他的解题四步骤具有普适性,我们可以参照他的方法进行思路起源的分析.

事实上,我们通过分析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1)△AOB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去联系直角三角形相关的性质(斜边中线性质),当AB在滑动时,OE的大小不变,如图2;(2)注意到∠AOB=90°,所以想到以AB为直径的圆,当AB在滑动时,这个圆的大小不变,如图3;(3)由OE的大小不变,想到E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如图4.从解题经验来看:(1)中点往往是解题的关键点,尤其当遇到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时,自然地联想到与中点相关的定理;(2)两点间的距离最小值问题有关的数学模型有“两点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曲柄连杆模型”等.然后,通过把从已知分析得到的结论与经验积累的解题策略相联系,逐步消除与目标问题的差距,就能找到解题的途经.图2、图3、图4中的方法都可以归纳为利用“曲柄连杆模型”进行解释.“曲柄连杆模型”如图5~7,图5为曲柄连杆实物图.如图6,当N位于OM上时,OM最大;如图7,当O位于MN上时,OM最小.这个模型的特征是“曲柄”中的两条线段ON和MN是定长的,其中ON绕点O旋转.

图5

图6

图7

所以,选择AB的中点去解决这个问题是基于图形本身的特征和性质,结合相关数学模型,经过尝试性探究后,得到的一种可行的方法.那么,这是一种通法吗?对于这类题来说,不是.

三、谋解决问题之法

笔者初步了解,这类题在中考中最早出现在2012年济南市中考数学试题中,如例1,以后各地对此问题进行变式,如例2、例3.例2与例1在条件结构上极其相似,解法上具有通性(找AB的中点),学生利用例1获得的解题经验便能很快地解决;倘若例3中仍找AB的中点可能就解释不通了,尽管当OC最大时,O、E(AB的中点)、C共线,但是其原理与例1是不一样的.

例1 如图8,∠MON=90°,矩形ABCD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矩形ABCD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运动过程中,点D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

解:略.

图8

图9

例2 如图9,∠MON=90°,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ABC的顶点A、B分别在边OM、ON上,当B在边ON上运动时,A随之在边OM上运动,等边三角形的形状保持不变,运动过程中,点C到点O的最大距离为( ).

解:此略.

例3 如图10,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A从点O开始沿着x轴的正方向移动,点B在∠xOy的平分线上移动,则点C到原点的最大距离是( ).

图10

图11

图12

分析:如图10,若取AB的中点E,当AB在滑动时,OE的长度在变,OC≤OE+CE=OE+,只有当OE最大时,OC才能达到最大,但当E落在OC上时,从几何直观上看并不能确定此时的OE就是最大的.对比“曲柄连杆模型”的特征,我们应先找到“曲柄”中哪一条柄在旋转,即找出这个定圆,联系相关点O、A、B,确定△ABO的外接圆,如图11,P是圆心,因为∠APB=2∠AOB=90°,所以OP=PB=PA=,PC=1+,所以当AB在滑动时,圆P位置改变,大小不变,OP、PC就是“曲柄”中的两条“柄”,问题便可解决.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找到“曲柄连杆模型”中的两条“柄”.进一步变式,如图12,将例3中的△ABC改为普通三角形,其分析的原理是一样的.我们注意到,当OC最大时,OC并不经过AB的中点.

那么,为什么例1例2中当O、E(AB的中点)、C共线时能得到OC最大值呢?这是因为∠AOB=90°,△ABO的外接圆圆心恰好是点E,这是一个特例.所以,仅仅告诉学生取中点,并没有从问题根源来思考,容易被学生误解成只要取中点就能解决问题,导致方法的负迁移.在教学中,应该抓住问题的本质,先进行一般性方法的探究,掌握通性通法后,再去关注特例,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思维的养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四、反思

中点往往是一类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利用中点有关的性质去探寻解决问题思路是值得尝试的方法,但是,利用中点不是生硬的套用,而是从图形特征出发,充分分析已知条件后自然产生的知识应用.如在上述问题中,取AB的中点仅在特殊情况下可行,但并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通法.教学中,要把隐含在特例背后的依据讲清楚,才不会使学生产生错觉,才能知一题会一类.

数学解题能力的养成离不开经验的积累,经验中既有学习方法方面的,也有解题技巧方面的,教学中不能过分强调技巧,否则会固化学生思维,被经验所左右,在遇到新问题时,可能会因为“技”不对题,想不到技巧而一筹莫展.在解题教学中,使学生逐步养成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其联系出发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正道.所以,教会学生分析问题,重视解决问题的通法才是培养能力之根本.

猜你喜欢
通法共线曲柄
向量的共线
一种新型抽油机曲柄销螺母上紧装置设计
平面几何中三点共线的常见解法
共线向量题型例析
揭示思维过程 寻找通法通则
游梁式抽油机曲柄销损坏因素分析与解决对策
曲柄摇杆行星系取苗机构参数匹配与优化
从特殊化、极限化到一般通法的思考
不只硬 还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