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燕
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远亲不如近邻”,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最让人向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陌生人社区、空心化乡村等成为城乡社区建设的挑战。
2011年以来,民政部先后确定了83个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和48个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探索符合我国特色的城乡社区治理模式。
去年6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发布。政策发布一年之际,《民生周刊》记者专访了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司长陈越良。
民生周刊:对于城市来说,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陌生人社区已经成为主要形态,面对这一挑战,各地应该如何开展城市的社区治理工作?
陈越良: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结构加速转型、城镇化进程深化推进,人口流动性加剧,不同背景、不同职业的人聚集在同一个社区,陌生人社区已经成为不能回避的问题。推进城市社区治理工作,必须建立健全三项机制:一是诉求征集机制,畅通诉求表达渠道。二是诉求回应机制,对来自百姓的声音,及时回应,有效满足居民的需求。三是主体权利行使机制,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理念,充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建立和完善这三项机制,关键在于用好社区协商这个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实现形式,完善居民行使主体权利机制,更好地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要以居民群众需求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推动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不断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让居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
要以智慧社区建设为载体,通过社区QQ群、微信公众号、APP软件等手段,构建社区居民新型交流平台,网聚民情民意,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另外,要重视发挥社区在道德教化中的作用,通过发现和宣传社区好人好事,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发展社区志愿服务,搭建社区居民互助互动平台,构建“新熟人社会”,形成与邻为善、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
民生周刊:在加强完善城乡治理的过程中,如何引导社会力量、市场主体积极参与?
陈越良:社会力量参与是激发社区活力、实现共同治理的重要方面。在城市社区,民政部指导各地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通过简化登记手续、实行直接登记或备案管理、设立培育基金和孵化场所等方式,促进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此外,通过直接资助、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着力加强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增加社区组织、社会组织吸纳使用专业社工人才的数量。推进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三社联动”,更好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在这方面,各地也有很多创新经验做法,比如一些地方探索建立社区基金会,吸引企业、社会组织等各类主体参与社区公益事业,为社会资金投向城乡社区治理领域打造了新的平台。
在农村社区,关键要依法确定村民委员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各类经营主体的关系,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持农村社区建设的能力。同时,要积极支持各类经济组织参与农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支持专业化社会服务组织到农村社区开展服务。
民生周刊:对于农村来说,社区公共服务方面还有一些短板,还存在空心化等问题,在农村应该如何补齐短板,进而加强完善社区治理?
陈越良:由于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起步晚、起点低,目前确实存在社区服务设施短缺、社区工作队伍弱化、社区运行机制滞后、社区治理结构单一等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了“治理有效”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加强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的任务要求,为加强和完善农村社区治理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我们将建立健全城乡社区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和治理创新,依托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和地方各级实验载体,分类探索不同类型地区农村社区治理模式,切实增强农村社区治理和服务功能,确保农村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要指导推进农村社区治理机制创新,大力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创新乡贤人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群体和组织参与方式,积极构建党领导下多方参与的农村社区治理结构,探索城乡接合部农村社区、贫困地区农村社区治理模式,提升农村社区生产服务和发展功能。
要加强农村社区服务整体规划。加强国家统筹协同力度,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示范建设。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支持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责任,推动实施农村社区服务机构、设施、队伍建设等重点工程。要扩大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推动增强农村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政策出台,指导各级编制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指导目录和农村社区代办政务服务指导目录,明确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项目内容、政策依据和责任部门,为各级各部门向农村基层下沉公共服务提供规范依据。
要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能力,推进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效能,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办事难”问题。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加快农村社区服务标准化建设。
要大力推动“互联网+农村社区服务”。依托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网上服务站点,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扩大信息化在农村社区协商、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应用,促进互联网与农村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消除城乡社区“数字鸿沟”。这是非常有效的方式,网络无边界,政府部门必须善用这个手段。
特别是为应对“空心化”等问题,推进农村社区治理中要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重点发展学前教育和养老服务,培育青年志愿组织和妇女互助组织,扩大远程监控等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对农村留守人员的服务水平。现在网络视频聊天很方便,社区提供这些条件,总能解决一些问题。比如,以前孩子想妈妈见不着,现在能听到声音,看到图像。能为“三留守”人员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坚定不移一步一个脚印去做。
民生周刊:您觉得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对贫困地区脱贫、乡村振兴能起到什么作用?
陈越良:乡村的治理能力、治理体系如果是滞后的,或者是不适应的,乡村振兴就没有可靠的社会支撑机制。所以乡村振兴,要治理有效,就要更科学更高效地解决农村的问题。比如这次我们去贵州,开展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给群众赋权,让他们主动参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工作,带有互动性,比单靠政府号召效果要好。治理就是让村民愿意干,只有大家愿意干,脱贫攻坚以后的路就好走了。
民生周刊:民政部先后确认了83个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及48个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主要有哪些经验或者创新值得全国推广?实验区的创建在社区治理中起到什么作用?
陈越良:各实验区先行先试,形成了一批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比如:北京市朝阳区建立“居民提案”机制,由居民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社区治理内外互动、良性循环的良好局面;浙江省德清县积极培育发展乡贤参事会,探索以村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组织为基础、乡村精英为骨干、村民广泛参与的共同治理新模式,营造良好的协商议事、决事、处事氛围。
2017年出台的《意见》就是在充分提炼和升华地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破解城乡社区治理瓶颈问题指明了路径。
民生周刊:《意见》出台一年来,民政部推出了哪些措施来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成效如何?
陈越良:《意见》出台后,民政部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意见》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我们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莅临视察军门社区的工作经验,形成“军门社区工作法”,并在此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开展优秀社区工作法征集展示活动。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推动全国社区治理水平整体提升。
我们总结推广上海、浙江等地城乡社区治理典型经验,组织开展2017年度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征集活动,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我们推动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特别法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赋码工作,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提高城乡社区治理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我们推动出台了《志愿服务条例》,进一步规范城乡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完善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政策体系,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我们指导各地推进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在扩大社区服务有效供给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城乡社区服务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农村社区服务基本要求、农村社区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标准。
民生周刊:目前城乡社区治理还面临哪些问题?下一步将如何解决?
陈越良:我国城乡社区治理目前仍然存在社区自治不足,服务功能不强,基层群众自治活动的内容和载体相对单一,社区治理参与机制还不健全,政府部门包办过多,社会力量、市场主体的参与缺乏长效机制,社区居民的参与缺乏组织化渠道等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意见》,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从四个方面着手,持续推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一是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有效发挥基层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基础作用,统筹发挥社会力量协同作用,推动形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政府主导的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做好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工作。
二是增强城乡社区治理能力。着力加强社区居民参与能力、社区服务供给能力等“六大能力建设”。
三是补齐城乡社区治理短板。对准制约城乡社区治理的短板,从改善社区人居环境、改进社区物业服务管理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下大力气破解瓶颈问题。
四是强化城乡社区治理组织保障。完善城乡社区治理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协调机制,创新城乡社区治理资金筹集和使用机制,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强化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和激励宣传。
民生周刊:在社区工作队伍建设、社区工作人才培养方面,民政部有些什么具体措施吗?
陈越良:民政部高度重视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打造了两个“讲堂”,一个是大力培养训練城市社区工作者的“社区工作大讲堂”,另一个是提高农村社区工作者能力的“村官大讲堂”,下一步还将举办全国农村社区治理讲习班。另一方面,加强与相关部门合作,2017年起,我们与中宣部宣教局成功联合主办了10期全国社区工作者培训班,培训学员1800名。2018年,我们将再次联合主办15期培训班,培训覆盖面会进一步扩大到3000名,提升全国社区工作者推进新时代社区治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