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印斌
青春的热血,需要找到理想的容器,人生来来往往,只应不断向前,而不能总是折返跑。毕竟,没有人愿意通过“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高考一结束,考生和家长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紧接着就是填报志愿。与迎考相比,这后一道“工序”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每年都有青年误打误撞、懵懵懂懂地走进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大学和专业,且这种不适感会持续很长时间。这些学生的煎熬、迷惘,乃至绝望,任家长、老师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除非这个学生发生严重的心理危机,产生了显性的社会后果,否则这将永远只是学生自己的梦魇时刻。“对”的人遇上“对”的专业、“对”的大学,才可能是“对”的人生。
很多人可能会说,现在的志愿填报更人性化,也更合理。不仅家長和考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专业咨询,而且社会上也出现了很多相应的信息服务,比如今年就有机构开发出大数据分析与咨询相结合的应用软件,从职业规划、人格测评、知分填报等环节给出最合理的规划,同时对考生进行“一对一”报考指导。此外,不少大学都有了比较符合学生成长轨迹的换专业政策,如果大一成绩达标,大二时可以根据兴趣转专业。
尽管如此,能直接对应上自己喜欢的专业与大学,仍是不少家长和考生梦寐以求的。青春的热血,需要找到理想的容器,人生来来往往,只应不断向前,而不能总是折返跑。毕竟,没有人愿意通过“试错”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至于大数据填报志愿,在带给人希望的同时,也总有批评质疑的声音。这不奇怪,我们不能把所有热望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交给所谓的技术,工具理性自有其道理,但却不是万能的。好比,学生的成绩提高应来源于扎扎实实的努力,而不能总寄托于母亲或老师在高考当天穿上旗袍,以求“旗开得胜”一样。填报志愿应综合专业信息、考生分数、地区差异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尽最大可能找到最佳的选择。
这其中,当然没有捷径、神通之类的东西,但并不排除规律的存在。比如,心仪的大学历年的招录情况,本地区近年来的招录曲线,以及当年考生“前后左右”的情况等等,这些并非什么机密,也完全可以经由相关数据分析而得出一个参照数值。既然社会机构在信息并不完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大数据“填报神器”,那么,掌握着巨量招考信息的教育考试部门,完全可以有更多的作为。
诸如让考生和家长了解各高校的招生政策及专业培养特点等基本情况;公布本地高考“一分一段”分布,让考生了解分数分布情况;举办线上咨询,邀请学校有针对性地在线回答家长和考生提问;在志愿填报前举办各种形式的线下高招咨询等报考服务的基础之上,也主动用起“大数据”新工具等。
进入信息时代,我们应热情拥抱新时代、拥抱新技术。在保证信息安全和隐私安全的情况下,不妨合理运用大数据为考生助力,为社会分忧。
让我们的孩子都能依着兴趣求学,让这个社会总是呈现动态平衡,这才是理想的人生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