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分析

2018-07-30 10:59田源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田源

【摘要】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语文能力中其他能力的形成。通过阅读教学能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从教学过程的相关因素提出阅读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02-01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语文能力中其他能力的形成。通过阅读教学能使学生获得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的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可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实践,从教学过程的相关因素提出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认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教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论指导。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文基本字词音的学习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贯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每一阶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细目表的方式表达预期教学效果,然后根据学生教学反应作出评估。比如,对3~4年级的默读表述是:初步学会默读,不出声、不指读。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细目表的制作过程中,尽量避免出现“熟悉”“体会”等模糊的词语,而应用“识别”“分类”“合并”“修改”等明确性行为动词。

二、注重兴趣的激发,培养阅读的能力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在学生消除了心理障碍后,就需要教师精心地设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比如,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以表演帮助体会课文中的情趣、善于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学习竞赛、引导学生展开争论、师生角色互换、以教师之情激发学生之情、运用多种教学媒体,或随手画上几笔,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的良好手段。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时,可让学生读读课文,想想插图中哪些景物画得好?好在哪里?哪些画得不好?为什么?根据课文,插图中还应该有哪些景物?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增,同时,通过积极大胆的讨论,也进一步地理解了课文的意思。

2.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他们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3.利用兴趣活动培养阅读能力,实现阅读教学的长效性

(1)听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孩子们最爱听故事,这是儿童的天性。我们利用孩子这一特点,在课前两分钟,为孩子们讲小故事。故事的内容大多来自寓言、童话、成语故事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听故事,从故事中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

(2)引导孩子们看儿童刊物,提高阅读兴趣。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调动起来了,还要老师去引导。这样才能养成主动阅读的好习惯。于是,我们又开始为孩子们征订一些儿童刊物、报纸、故事书等。为学生提供阅读平台。

(3)讲故事,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前一个阶段学生是在听故事过程中获得阅读兴趣。那种兴趣是被动的。怎样让学生主动获得阅读兴趣呢?我们给了学生一些空间。如课前三分钟是由学生来讲。故事每人轮流讲,让每个学生都有施展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表达能力,采用先在小组内部讲,再到全班讲,每周评出“故事大王”。为了获得这一称号,孩子们总是利用空余时间,去读故事,再来创造故事,有了良好的阅读氛围,大家都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中。

(4)设立班级图书角,再次感受阅读兴趣。图书馆的设立,又为孩子們开辟了一个读书的天地。开学时,我们可以号召小朋友推荐自己最喜欢的书籍。登记编号,由专人小保管负责。班上的书多了,读书的兴趣也就浓了。每周我们还定期交流读书的内容。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这又是一个很好的表达机会。

三、利用课外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把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全过程。阅读教学不光要注重课前预习、课堂深入学习、课后及时巩固,更重要的是把阅读教学贯穿在学生学习阶段的全过程之中,把识字、阅读、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2.在各种阅读活动中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多次重复,进行不懈的努力。教师引导学生在课上、课后以至校外,随时随地关注阅读,加强外阅读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保证。

3.将课外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课外阅读首先要选好内容,读一本好书就是与高尚的人谈话,可以净化思想,提升修养。所以要选择思想健康,知识性强,文质兼美有利于学习的文章或书籍来读,唯有如此,学生才能成为精神富翁。其次要加强阅读练习选择一些短小但具有语言美和人文性的阅读练习来补充课内阅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注重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积累。课外阅读中进行摘录,整理归类,可以积累写作素材,读以致用。如果能把感悟写成心得,写作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因此“阅读的积累就是一个吸取与倾吐的过程,体现了语文学习读写结合的原则。”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有创意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目标”。语文阅读教学具备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教师、教学过程的不断变化和调整又使其十分生动。如何在悠闲的课堂中让学生尽可能地获取更多的阅读知识和阅读能力,并将这种效果延伸至课外,是我们一线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学君,李林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29).

[2]王春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中国教师,2017(S1).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