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仕美
【摘要】数学知识体系相对庞大,涉及范围广,单靠教师教学难以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育,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学习技能,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自主性与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日后学习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117-01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力教育比知识教育更重要。数学作为一项基础性学科,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育,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而且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中我们要树立长远的发展理念,关注学生的综合学习技能教育。
一、结合学生学习生活
生活是数学教学的天然素材库,《数学课程标准》设计理念中强调: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运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对于自身学习生活、对于提升自己实践技能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积极性,不断凸显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提升科目的教学效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通过趣味数学知识的渗透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来制作礼品盒,还可以通过出行租车的形式让学生计算用车的数量,通过盒子余数不能进1和用车余数要进1的对比来加深他们对于商、余数的综合理解,还能够活跃他们的课堂学习氛围,提升他们的学习参与热情,强化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自主理解。
二、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都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习的过程不能简单的闭门造车,认识要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学会解决问题,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教学乘加乘减时,板书设计有意识地把用原有方法(加、减法)解决问题的板书在左边,把用乘加乘减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在右边,便于突出本节课的新方法——乘加乘减,与学生一起归纳出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及运算顺序,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的张扬。
另外我们也要鼓励学生进行课下的小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身边的实例中学会提出问题,学习从多个角度观察,用多种方式描述问题。新课程倡导在数学中,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熟悉的,事物来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地观察,自主地搜集信息,发现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学年月日知识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兴趣小组的学生在日历上标注自己的生日、家人的生日,看有没有年月同日出生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把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调动起来,把学生带入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从有目的的复习回顾旧知顺势引出新问题,注意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多角度观察,获取有用的数学信息,并在脑海里对事情的变化发展形成条理,鼓励他们用言语表述,自然而合理,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吸引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提出和学习中,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所以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习惯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方法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现象、善于运用数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养成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具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练习设计应有层次性、针对性,形式丰富多样。注意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模拟联谊会的轻松、愉快情景,既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又带有一定趣味性,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乘加乘减练习安排:对应练习——实际操作——辨析练习——提速练习——应用深化等,有利于学生对乘加乘减运算顺序的巩固和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批判性,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想象力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养成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体会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另外教学中我们也要鼓励学生善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跟随教师的教学步骤进行学习,学生缺乏自身的自主思维,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不少学生往往是“滥竽充数”,随大流,缺乏自身的思维认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知不深刻,效率较低。新时期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指出教师的不足,对于数学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思考。比如在教学位置和方向知识的时候,针对“太阳从西边出来”这句不可能实现的古话,有学生就说自己从科普读物上看到金星是自东向西转,所以金星上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这样的质疑思维习惯符合新时期教学的要求,也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善于从对立面发现事物、善于开展思辨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俗话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新时期的“生本教学理念”也认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潜能无限,是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借助于学生的本能力量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方式和动力机制。而教学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获得更多情感上的升华与认知上的提升。比如通过宇宙星辰的方位知识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通过国土面积知识感受祖国的辽阔,通过年月日知识感受时间的珍贵……此外教学中我们也要以激励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以赞许性的语言、鼓励性的示意对待学生学习的表现,以平等的态度和学生展开学习问题的交流。关注教师情感的渗透运用,通过热情的鼓励、耐心的等待、情感的共鸣,使孩子们从中獲得成功的体验,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不断提升他们对于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技能。
综上所述,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技能与方法,为他们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