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武平
(陕西陕煤黄陵矿业有限公司,陕西 延安 727307)
黄陵县隶属于陕西省延安市,地处陕北能源重化工区与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区交汇地带,包茂高速、210国道及西延、秦七铁路横贯穿全境。店头镇位于黄陵县城以西24 km处,东西宽约17 km,南北长约29 km,总面积127.5 km2,其中耕地面积5 902亩;店头镇北壤富县寺仙乡,南连铜川市宜君县山岔乡,是延安市最大的行政建制镇和黄陵县的经济中心。煤炭储量27.3亿t,可采量24亿t,且有煤层浅、低灰、低硫、高发热量的特点,年产优质原煤1 500多万t,畅销全国并出口日本、泰国、菲律宾、孟加拉国,是陕西省“四大产煤基地”之一,素有渭北“黑腰带”之美誉。黄陵县已探明的1 000余平方公里煤炭资源面积的大多数在店头镇区域,地质储量约27亿多t。探讨黄陵煤炭企业改革,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
2013年统计,全县共有小煤矿23个,其中生产矿井12个,资源整合矿井11个;2017年统计,黄陵县有国有重点煤矿7个,国有地方煤矿5个,乡镇煤矿26个,煤矿及产能见表1、2。
由表2可以了解到,黄陵县煤炭企业年原煤生产总量为3 200万t;县属煤矿年产量350万t(实际生产能力在煤炭市场景气及生产管理部门放开的年份应在近千万t)。
表1 黄陵县现有煤矿情况
黄陵县煤炭生产矿井基本皆在店头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多时小煤矿近百余个,无序野蛮式的矿井开采和矸石排放多年,几乎遍布店头镇的沟沟岔岔。伴随煤炭市场几十年的起起落落,产业链上的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洗煤厂、储煤场、煤化工企业、火力发电企业,也依托着南、北川沮河支、干流,在店头镇的国、县道,乡镇、厂矿道路两旁生生灭灭。可以想象,周边环绕的双龙、柳芽、上畛子、桥山、建庄等几个原始林场,自北向南流淌了千年且孕育了黄陵人民的沮水河生活水源的古镇,在煤矿资源开发开采(矸石、电厂粉煤灰等)废弃物随意倾倒(洗煤煤泥水、矿井排放水、厂矿工业废水等)污、废水恶意排放入沮河情况下,加之矿区尾矿占用国家林区土地资源和因采煤随处可见的地质灾害(沉陷、塌方、耕地损毁),对店头古镇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严重,难以自行恢复。
表2 2017年省、市、县属矿井10月份煤炭生产统计
根据国家能源部相关文件规定和要求,国家现有生产矿井的寿命一般为30~100 a。如何改变黄陵区域(或者整个国内煤炭生产省份地区)这种长期的、持久的、对区域环境破坏后果难以补救的现状?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改革,也许是一条可以改变现状、补偿历史环境欠账的可行方案之一。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我国存在的混合所有制主要有3大类型:①公有制和私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可以进一步细分为2种形式,一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与外资联合而成的企业,如中外合作经营、合资经营等;二是国有经济或集体经济同国内私营经济联合组成的企业);②公有制与个人所有制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这包括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吸收本企业职工持有部分股权的企业,以及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企业中集体所有与个人所有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③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城市国有企业与农村乡镇企业或城市集体企业组成的联合体,这是公有制企业之间的联合)。
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形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其意义:首先,混合所有制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其次,混合所有制为实现政企分开创造了产权条件;最后,混合所有制为国有企业顺利转制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黄陵县区域内的煤炭生产企业既有国有省发改委、司法厅管理的煤矿;又有地区国有延安市、黄陵县管理的煤炭生产企业;也有省属陕煤集团下辖蒲白、黄陵2个矿业集团的企业;还有乡镇、村集体煤矿和私人煤矿企业。这些煤矿股权关系、管理关系复杂,有省内国有控股、参股和省外企业投资参股形式,有集体控股村民参股、私人参股和个体独资等等,涵盖了中国煤炭发展历史的各方各面和各经济发展阶段的政策导向现象。因此,混合制经济模式改革仅凭国有大中型企业一方或政府一方都是难以推行和实施完成的。所以,这项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推行和完成,应以下面2点为抓手来进行突破。
原则和方法:紧抓混合制经济的原则和方法即公有制和私有制、个人所有制、公有制内部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联合组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因此由区域地方政府主导,以区域内大中型国有煤炭企业为依托,地方煤炭生产企业和私人矿井企业参与,采取资源加资产入股、股权转让的形式,由区域煤炭生产主管和相关部门协调,对煤炭企业进行整合,达到国家资源由政府监督指导,国有企业控股主导生产和企业发展方向,私人企业和地方小型企业占股份共同管理、经营、发展的形式。
主导企业: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导,对区域范围内的地方小型矿井和私人煤炭开采企业进行并购或收购形式的混合制模式。盘活区域资源,达到区域内行业技术、信息、政策、资源、管理模式、科技人才、循环产业链、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共享、共治、共管、共赢局面,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区域科技应用、推广力度,达到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工业文明(生产力的增加对环境破坏的更少)与农业文明(区域农业受环境影响质量更好而不是更差)均衡发展,人人安居乐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产业发展新局面。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有关负责人就《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社会上对煤炭清洁开发利用呼声问题答记者问时强调:“从生产侧而言:一是推行煤炭绿色开采;二是发展煤炭洗选加工;三是发展矿区循环经济(统筹矿区综合利用项目及相关产业建设布局,提升循环经济园区建设水平。支持煤炭企业按等容量置换原则建设洗矸煤泥综合利用电厂,发展煤矸石和粉煤灰制建材,推进矿井排水产业化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四是加强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加快推进矿区损毁土地复垦、植被恢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和新疆等地区煤田火区治理。积极构建开发式治理、市场化运作的治理新模式,加大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治理力度)。”
规范管理降低生产事故:依附和利用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成熟的标准规范管理优势,降低区域煤炭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人为因素(管理、操作、人员素质等);提升当地煤炭开采技术智能化推广和普遍利用。对黄陵县政府管理来说,煤炭生产安全压力的减轻是显而易见的成效。县煤炭局代表政府只从行政上对煤矿企业进行服务、监督管理,履行政府真正的职责和职能,从而打破计划经济时代“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社会”的陈规旧矩,响应习中书记“不以GDP论政绩”的要求。
增加税收减少浪费:以资源开采为目标而不是以当期利润为目标,会增加和提升区域煤炭的总体产能,对地方税收增加明显,对国家资源长期利用率增加成效明显;避免国有资源的继续浪费、流失和无序开采(大区域作业工作面的布置,杜绝了越界开采、采空区不明、预抽预排不达标、边角煤废弃等),减少了对区域生态环境、水土资源的继续破坏。
发挥集团优势延伸产业链:依托混改后的区域大中型煤炭企业既有的规模化的循环产业链模式,对原区域煤炭品种可以进行煤质分级集中生产,针对性的利用(坑口煤电厂、煤矸石电厂、矸石和粉煤灰建材厂、商混站等形式),使得煤炭开采和利用更加科学和便捷,区域经济效果将更明显。有利土地资源利用与恢复、保持。利用大中型矿区集团规模优势,将各类煤矿生产造成的耕地和林地沉陷区,矿井废弃闲置的风井等场地,关闭煤矿的原储煤煤场等可利用进行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将煤炭产业链延伸和环保、水土保持、灾害治理结合起来,既可增加当地失地农民的就业率,又可带动区域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作用明显。
和谐发展减少各类纠纷:减少了劳务纠纷、债务纠纷等私人煤矿通病,有效化解煤炭企业带来的社会矛盾和信访工作量。
扩大了资源量:混合体经济改制成功后,黄陵矿区产能在原有1 550万t/a规模(最大可采1 800万t/a)基础上有望提升1 000万t/a,达到2 800万t/a以上;矿区营业收入由原来的60~90亿元,达到营收超100亿元目标不再遥不可及。可以展望的5~10年内,黄陵矿业集团公司不会陷入陕西煤炭四老局(铜川、韩城、澄河、蒲白)人员随智能化开采在四对矿井的推广而富余,资源随开采能力增加而日益枯竭的被动局面,对整个陕煤集团甚至于陕西省的煤炭生产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奠定了安全高效生产的基础:为黄陵矿区煤炭巷道开拓、防治地下小矿井老窑水、采掘工作面预抽预排达标开采、智能机械化综采设备搬家导面、综合检维修等进行合理的生产安全布局,采、运、销、排长期安全生产规划,安全高效生产铺下带来时间和空间上的明显有利局面。利用煤炭开采附带的矸石资源,坑口电厂、矸石电厂发电废弃资源,将生产排弃的粉煤灰、煤矸石等未利用资源,统筹集中安排建设综合性矸石、粉煤灰利用建材基地;利用矿井生产系统抽排的井下瓦斯气体进行瓦斯发电;延伸煤炭生产企业单一的产业链,创造以煤炭生产为主,成熟大中型国有企业新的循环经济生产、运行、经营模式;丰富了单一生产、经营模式,打破了企业发展瓶颈,扩大了企业规模、竞争力和营收、税费上交能力,减少了企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
提升了智能化生产水平:黄陵区域煤炭企业混合改制成功后,可以提升整个黄陵区域煤炭采掘智能化推广效率和生产水平。同时,随着开采工作面的综合布置,将不适合运用智能机械开采的区域安排为现有成熟的综采工作面,合理解决推广智能化开采带来的大量熟练一线操作工人和一线成熟区队、班组管理人员富余现象,消除矿区发展带来的劳动纠纷和人事矛盾。让所有人员享受矿区发展、区域发展、国家发展带来的实惠。
(1)认清国内煤炭产业现状,正确解读国家推行混合制经济在煤炭行业的现实意义,积极进行老的煤炭生产企业区域性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探索。
(2)利用大中型煤炭国企区域优势,在提升工业文明的同时将区域经济、环境带动盘活,在区域地方政府与行业管理部门的协调、监管下,和当地各行各业共同发展,与区域的山山水水、各类资源和谐文明共存。
(3)依托国家混合制经济政策,为老的大中型煤炭企业的经济再次腾飞,企业职工和区域民生的幸福,区域环境和发展的和谐进步,作出国有企业应有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