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萍
摘 要 本文以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流失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究当前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原因,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科研事业 单位专业技术 人才流失
一、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原因
(一)薪酬体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
1.外部:工资收入不公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薪酬福利的高低对科研工作人员有重要的影响,市场上各行各业运用高薪福利激励政策等吸引了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而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人员的收入水平相较以往虽有很大的进步,但与市场上的各企业仍有很大差距。因同工不同酬,很容易打擊科研人员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丧失进取信心,致使人才大量流失。
2.内部:工资分配不合理。我国现阶段科研事业单位的薪酬体制基本由三部分构成: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岗位绩效。为激发科研人员的主官能动性与工作积极性,设置了岗位绩效考核。但考核制度不科学,考核效果并不理想,科研人员单方面地追求业绩,为了考核高评分,并不考虑社会需求,使国家拨付的大量科研经费浪费在了很多无任何实用价值的应付性科研成果上。
(二)不够人文的工作软环境
在我国的传统科研工作环境中,长期强调个体服从集体,下级服从上级,集体荣誉高于一切,工作环境僵化、沉闷,缺乏个性。但是在当下的环境中,高文化水平的新型人才更注重工作中的人文环境是否舒适,硬件水平是否先进,对自己专业素质的提升是否有帮助。但是,通过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国内的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硬件设施等科研条件跟国外相关条件比相差太远,致使我国大量优秀的科研工作人员留在国外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
(三)不够健全的科研管理体制
1.用人制度不科学。高学历是相关人员参加工作的敲门砖,高学历只能说明有过系统性的理论知识学习,但不能说明一定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但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却更重视学历,忽视其实践能力。在我国现在的薪酬和用人机制下,如果依然单纯侧重通过高学历引进人才,会流失很多有潜质的优秀实践型人才。
2.管理体制的不健全。我国科研事业单位有一定特色的优良传统,也倡导一些人本精神的理论文化。但是以人为本的科研文化并不占主导地位,有些机构单位甚至缺乏以人为本的科研文化氛围,不能满足科学工作者的精神需求。
二、防止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的对策
(一)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
科研事业单位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设置激励机制,建立科研人员个性化展示平台,满足不同科研人员的个性化需求,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其潜能,使个人价值得到发展,同时促进单位利益的提高。
1.改进现行的薪酬体制。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要引进全面的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做支撑同时又有专业技术实践能力的人才,必须调整现有的薪酬体制。首先要提高对创新成果的奖励,根据个人的工作能力调整薪酬体制,同时打破封闭的工作环境,进行多部门、多团队的广泛参与和合作,多方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其次,改革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侧重考核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工作业绩。从最直接的薪酬体系这一方面调动科研事业单位技术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能力。
2.采用柔性的激励机制。科研人员对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极高,并且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他们有着极高的精神需求和更高层次的自我价值实现的人生境界。因此,在科研事业单位中加入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解放科研人员的个性追求,尊重个人的人格权利,理解科研人员各个方面的不同特色,了解科研人员的优势,使科研人员积极地投入以后的科研工作中。
(二)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
除了外在薪酬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进行符合新世纪经济社会的调整,同时要打动科研人员的内心,吸引并留住人才。首先要改变整个工作环境,使科研人员在工作中保持舒适愉快的心情,工资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的生活质量,因此薪酬必须符合个人需求。同时劳逸结合,工作时间和其他福利待遇也要尽量与发达国家靠拢。科研事业单位中用于科研工作的硬件设施落后,也是打击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要留住人才,必须及时替换老旧的科研工作设备,引进新式先进的科研工作设备,以利于整个科研工作的发展。
(三)建立惜才用人的管理制度
要想吸引海外留学生回国工作,我国相应的政策就必须符合现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目前我国出现了留学生归国热潮,如何引进、留住高尖端人才是关键,因此要建立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制度,珍惜各行各业各种特色的人才,鼓励科研人才的创新活动。
三、结语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正处在转型阶段,因此需要大量的各行各业的科研技术人才。人才的流失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各类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要顺利实现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各项科研事业的发展,跻身世界一流行业,必须对我国现有的人才管理体制进行彻底的调整,与国际社会接轨,吸引人才的同时防止人才流失。
(作者单位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参考文献
[1] 徐毅.浅析科研事业单位人才流失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
(17).
[2] 马斌,李中斌.中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发展的思考[J].经济与管理,2011(10).
[3] 张永合,卢葱葱,姚海勤.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多样化职业发展通道的实践与思考——以中科院A研究所为例[J].管理观察,2015(36).
[4] 本刊编辑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胡锦涛亲切接见“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并发表重要讲话[J].国防科技工业,2002(08).
[5] 赖燕萍,苗水清,谢波.农业科研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工作思考[J].继续教育,2008(09).